走出第一步,我是如何写一篇技术文章的

前言

我是个务实派,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总结方法论尤为重要,从发现客观现实到尝试思考事物本质,现实与本质没有共通性,但本质与现实的运转规律与底层逻辑存在共通性,这个规律就是方法论,它对我们日后个人的思想、行为、决策存在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论容易停留在脑海,它是凌乱与破碎的,而写文章就属于非常重要的方法论落地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觉得想写一篇文章无从下手,或者即使能写也是憋了很久才写完一篇,成本高,体验差,这种状态是很难长期稳定的保证质量文章的输出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降低写文章的成本呢,你需要一套适合你的方式方法,如果你还没有,那我愿意分享下我的写作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良性的生态

如果想长久的坚持一件事,什么最重要?

  • 肯吃苦肯努力的决心?

  • 自律的能力?

  • 坚毅的品格?

我认为,想要长久坚持,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为此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就是说付出的成本(时间、精力)、过程的风险、情绪的压力(焦虑、烦躁、厌倦)要与你的收获达成一个起码的平衡点,你不能一直十分痛苦的去长期坚持某一件事。

可能有的人有大毅力,可以忍受痛苦长期坚持下去,但是我不倡导这种自虐的方式这是第一点,其次一个非良性的系统需要你不断的投入能量(时间精力、情绪价值等)才能维系,这种系统我认为迟早有一天会崩溃。

一个良性的生态才能长期稳定的运转下去,所以当你想长期写点啥,这个流程应该是发现--记录--观察--思考--总结,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遵循这个流程它会将你的成本降到最低。

但事实上,多数人(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成熟的技术人)主要会面临以下两种情况:

  1. 有写文章的想法,但脑子里没有东西可写
  2. 有想写的某个主题,也有一些思考,但不知如何形成文字

这种问题的症结在于,你没有顺着发现--记录--观察--思考--总结这个流程,而是突然的想跳跃到最后一步直接拿到结果。

对我来讲,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的完成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idea阶段,灵光一现

虽然是技术文章,但是跟文学文章一样,不管你是老炮还是新手,日常都需要积累素材,所谓素材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想法、一个思考点都可以记录下来,组建一个素材库,在未来的某些时间,这些素材可能就是一篇完整论点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不记下来,很快就将忘记。

当你准备写一篇文章,即使你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想法的人,也不可能瞬间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逻辑完整、素材丰富、干货点满满的框架,你很容易忽略掉一些东西。就算你认真的去思考,第一你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第二有些灵光一现的想法真的不是靠你专门的思考能想到的,所以日常积累非常重要。

你可以记下你想记的任何东西:

  • 一个关键词
  • 脑海中突然出现的一个想法
  • 在文章或视频看到的有兴趣的新技术,新产品
  • 看到一些有共鸣的句子,别人说的一些话
  • 想到一个想深入了解的话题
  • 和别人讨论突然萌生的一些观点
  • 看完别人的分享或者针对一些技术的个人看法

你不可能每次出现idea的时候就马上来一通搜索调研思考总结整理,写一篇文章出来,但是放弃掉又有点可惜,那你可以记下来,有精力的时候再去继续深入挖掘。

拿我自己来讲,在我的笔记中有一篇,叫《待写作列表》,随时都可以在里面写一些关键词、句子、思考点、文章链接等等,非常随意,如下:

最重要的就是要随意记录,没有成本,没有规律,没有限制,想到时候就顺手写一下。

而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基本上最初都会来自这里,很少会有之前完全没接触思考过的东西,马上要给它写一篇文章出来的情况。这个就是一篇文章最初的形态,一个想法。

草稿阶段

有的时候,针对其中一些关键词,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或者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或者自己的思考总结,就是它不再是一个朦胧的点了,而是具体有一些东西可以写了,就可以开一篇文章去写了。

我想说你不需要准备的那么充分,留出很多时间再去开始,开始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赶紧开始!它只是一个开始,不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甚至都不一定非要有结果,你甚至可以写一半再抛弃它,没关系的。

很多人的现状是,我要开始写了,这几天我就要把它写完,上来就有很高的期望,花很多时间调研,苦思冥想,硬着头皮去写,素材、内容、措辞、结构一下子都要整好,过程很痛苦。不写完心里不踏实,写的又很难受。

其实大可不必,你只需要先开始就可以,什么时候写完,又没有人跟你催稿,没灵感就不要硬写,有时间了你可以先搜集搜集素材,有精力了你多思考思考,就放在那又丢不了。

最关键的是,你不需要每次只写一篇文章,虽然你的脑子是单核的,但写文章这件事上你是可以做到多并发的。

拿我举例,我笔记里会有《草稿》的文件夹,里面都是草稿阶段的文章,有些才起个开头,有些已经写的差不多了,有些已经几个月都没继续写过了。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你能持续性的输出,并且不需要每次都有那么大的心里负担。

这是我觉得非常有效的能帮助你迈出第一步的方式。

大纲阶段

大纲就是一篇文章的基本骨架,非常重要,写大纲就意味着已经不在是一些简单的词句或者零散的草稿,已经是有文章的结构。

对于写文章的基本大纲我在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停止水文!!给你一篇全能的技术文章大纲》,当我准备写一篇技术文章时会套用这个大纲,这是符合我的个人习惯的,会减少我很多思考文章结构的时间,不必恐慌文章结构不严谨,可以快速建立起一篇文章的基本架构。

技术文章我常用的固定大纲结构是:

  • 前言
  • 大纲&目录
  • 背景
  • 用法
  • 优劣
  • 对比
  • 原理
  • 源码
  • 现状/落地
  • 探索/未来
  • 文末总结
  • 参考文献

具体内容可以看这篇文章《停止水文!!给你一篇全能的技术文章大纲》

内容填充

对于我来讲,列好大纲之后,到这个阶段才算是正式开始写文章主体内容,才开始按一个完整文章的全文逻辑撰写内容。

这个过程并不会很难,因为前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草稿、和你想表达的一些核心观点,再加上现有大纲的框架,只需要思考如何去整合和与更好的表达,就可以很快填满大部分内容。

这样你的精力不会太过发散,写的时候,只需要集中思考几个主要段落的核心内容就可以了,会大大减小写作压力。

成文完善

骨架和内容都填满,基本上这篇文章已经完成80%了,接下来再重新梳理下整篇文章的表达逻辑。

  1. 首先我觉得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精简再精简,技术文章不需要隐晦的表达,直抒胸臆即可,用最短的内容表达核心观点即可。删除啰嗦冗余的废话。
  2. 梳理文章主体逻辑,不跑题,不发散,从开头的循序渐进到文末的全篇总结,段落设计、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3. 检查,措辞、排版、行文风格(严肃or活泼)
  4. 检查错别字,寻找配图(配图我一般直接谷歌关键字搜索全网图片)

到此基本一篇不错的技术文章就写完了,你可以直接发到网上,或者等几天看看会不会有新的想法。

总结

本篇文章向你介绍了,当我在写一篇技术文章时的具体方式方法,它是属于我的并不一定也适合你,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方法论是最好的。

原创声明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文章原链接 阿祖zu

相关推荐
夕水8 分钟前
这个提升效率宝藏级工具一定要收藏使用
前端·javascript·trae
会飞的鱼先生22 分钟前
vue3 内置组件KeepAlive的使用
前端·javascript·vue.js
斯~内克35 分钟前
前端浏览器窗口交互完全指南: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控制
前端
Mike_jia1 小时前
Memos:知识工作者的理想开源笔记系统
前端
前端大白话1 小时前
前端崩溃瞬间救星!10 个 JavaScript 实战技巧大揭秘
前端·javascript
loveoobaby1 小时前
Shadertoy着色器移植到Three.js经验总结
前端
L2ncE1 小时前
【LanTech】DeepWiki 101 —— 以后不用自己写README了
人工智能·程序员·github
蓝易云1 小时前
在Linux、CentOS7中设置shell脚本开机自启动服务
前端·后端·centos
浩龙不eMo1 小时前
前端获取环境变量方式区分(Vite)
前端·vite
一千柯橘1 小时前
Nestjs 解决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javascript·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