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杂谈(1)面向对象的底层实现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杂谈

欢迎阅读Lumin的技术杂谈,本系列文章旨在用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实现原理和设计思想给掰扯明白,但不会过分深挖细节。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那些事儿。

本系列文章总共会分为三部分:编程语言(Java)、操作系统(Linux)和云计算(Kubernetes),本文为编程语言部分的第一篇。

后续文章将会在掘金和我的个人公众号【非典型码农】同步更新,预计每周更新两篇,欢迎大家关注追更和转载,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类与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在C语言面向过程思路上的一个延展,是软件工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程序设计越来越复杂,且需要更多的协同)。

面向过程思想把计算机程序视作一系列命令的集合,程序的运行就是一组函数的顺序执行,而面向对象思想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程序的执行就是一系列消息在对象之间的互相传递。

在面向对象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类和对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模具和元件,类是用于制作对象的模具。

封装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一大重要思路是将数据和方法组合封装在对象内部,对象面向外部只暴露必要的公共接口,而将所有具体实现的细节隐藏在内部。

这种思路的目的旨在约束程序员的编码设计,要求尽可能做到对象内部行为和对外接口的切割,从而提高复杂工程下代码的可读性、可理解性以及可协同性。

封装在Java语言中的具体体现为:面向属性和方法的修饰符(private,protected,public)

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模式下实现代码复用的主要手段,继承发生在类的粒度上,当一个类继承了另一个类,对应的对象就可以直接复用父类中修饰符为protected及以上的属性、方法。

通过继承的方式实现代码复用,可以更清晰地维护"有相似行为"的代码之间的关系(在面向过程中,仅仅体现为源代码文件之间的互相引用;在面向对象中,则体现为父子类的关系)

Java中为了降低实现和理解上的复杂度,仅允许类的单继承关系,即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

如果有多继承的需求,在Java中往往通过创建一个内部类继承其他的类的方式来变相实现

多态

多态是指同一类型的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代码设计中通常体现为统一的接口(interface)和不同的实现(class),或是子类对于父类的方法重写(Override)

多态概念的引入主要是为了增加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一方面,上层使用者可以无需关心具体的实现,只通过父类引用或接口引用操作对应的对象,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在运行时动态决定具体要使用的实现,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

JVM中的类是什么?

在之前字节码的章节中,已经对类编译后的结构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在Java程序正式运行后,对应的字节码被JVM所加载,便成为运行时的class。

在运行时,JVM主要通过metaspace(1.8后)这块内存区域存储类的基本信息,使用的数据结构为Klass,这是一个C++的数据结构,在JVM中一个Klass结构唯一对应一个Class 对象,主要存储类的元信息(包括类名、父类、classLoader信息、AccessFlag等),而类定义中的方法信息(方法字节码、参数信息、局部变量表等)被存储在metaspace中另一块名为method metadata的区域中,通过Klass对象中的指针可以找到对应的方法信息;此外,类中的static变量被存储在Java的堆区。

可以说,Klass结构就是类在JVM中的具体承载方式,而在Java语言中,每一个类都对应类一个Class对象,这个Class对象其实就是对应Klass结构中的oop(Ordinary object pointer,普通对象指针)这一属性,可以认为是JVM把Klassoop映射成了Java中对应的Class对象,如此一来,普通的开发者在Java代码中也可以轻松访问到类结构的信息。

类的加载

类加载流程

从一个字节码文件(或者流)到JVM中的Class对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加载:通过一个类的完整限定名获取对应的二进制字节码(字节码的来源可以非常灵活);并最终在内存中创建出对应的Klass结构和Class对象。
  • 验证:校验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是否合法,包括格式、元数据、OpCode以及符号引用等检查
  • 准备: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初始值
  • 解析:将常量池内的符号替换为直接引用
  • 初始化:调用类的构造器方法(),对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进行初始化

完成上述步骤后,一个完整的Class对象生成完毕,可以在代码中进行使用。

Java中的类加载遵循的是惰性原则,也就是说并不会在程序运行一开始就把所有可能用到的类都加载进去,而是在具体使用到某一个类时,才进行加载。

ClassLoader

ClassLoader的职责主要是完成上述流程中的加载步骤,通过一个类的完整限定名获取对应的二进制字节码并创建出对应的Class对象,一个典型的ClassLoader实现大致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ustomClassLoaderA extends ClassLoader {

    // 重写此方法来定义加载类class文件的逻辑
    @Override
    protected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1 根据类名获取到字节码
        byte[] bytecodes = new byte[];
        // 2 调用父类defineClass方法,将这段字节码加载到JVM,并生成对应的class对象
        clazz = defineClass(name, bytecodes, 0, bytecodes.length);
        return clazz;
    }

}

Java中所有的Class对象都必须通过ClassLoader生成,一个Class对象的唯一性由类名、字节码和ClassLoader共同决定,也就是说,即便是完全一样的类名和字节码,通过不同的ClassLoader加载到JVM 中,也会得到两个不同的Class对象。

Java的ClassLoader按层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BootStrap ClassLoader:由C++实现,最底层的ClassLoader,主要用于加载一些JDK相关的基础类
  • Extension ClassLoader:加载jdk/ext目录下的类,用于实现JRT的能力扩展(例如swing等)
  • Application ClassLoader:常规情况下Java进程默认的ClassLoader,主要用于加载Java Class Path下的所有类
  • Custom ClassLoader:用户自定义实现的ClassLoader

除了最顶层的BootStrap ClassLoader之外,其余的所有ClassLoader都需要通过继承父ClassLoader的方式实现。

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型是Java官方提出的一种ClassLoader规范:所有ClassLoader在加载类时都应该先委托自己的父ClassLoader加载,只有当父ClassLoader无法加载的时候,才自己进行加载。

这个规范是为了尽可能维持类在JVM中的唯一性,由于Java中同一个类被不同的ClassLoader加载会得到不同的Class对象,对于JDK中的一些关键顶层类诸如Integer、String甚至是Object 等,如果被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就可能会导致JVM中同时存在多个名为String、Object的Class,这会严重混淆整个代码的运行逻辑。在双亲委派模型下,由于必须要先委托自己的父ClassLoader 加载,所以顶层的类可以保证一定是被BootStrap ClassLoader加载,且全局仅有一份。

双亲委派模型在Java代码中通常体现为,任何自定义的ClassLoader都应该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基类,且重写findClass方法。

双亲委派模型只是一种规范,而不是强制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有非常多不遵循双亲委派模型的ClassLoader实现,用于实现类加载隔离等特殊用途

延伸1:类加载的几种常见问题

Q1 同一个ClassLoader是否可以多次重复加载一个class,得到多个Class对象?

不能,JVM会抛出 Class Duplicated 异常。通常ClassLoader实现都会实现一个缓存,如果识别到类已经被加载过,就返回对应的缓存对象,而不是重复调用defineClass。(由于这个缓存机制的存在,一个类如果被多次加载,实际上使用的都是第一次加载得到的结果)

Q2 什么是ContextClassLoader?

在Java默认的ClassLoader模式下,一个ClassLoader中只能引用到自己的父ClassLoader,在双亲委派模型下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父加载器加载的类中依赖子加载器所加载的类的情况,较为常见的是Java的SPI机制,以JDBC为例,JDBC的SPI接口类定义在JDK中,以BootStrap 类加载器加载,而具体的实现类是在程序运行时以AppClassLoader动态引入的(例如MySQL Driver),而JDBC的SPI中又会通过动态绑定的方式绑定具体的实现类,即依赖了具体的实现类,这种情况下如果依旧按照双亲委派模型,是没办法加载具体的实现类的。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Java只能给双亲委派模型打上一个非常不优雅的补丁,那就是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存放/获取一个ClassLoader的引用(默认填充为AppClassLoader),这样即便是在最顶级的BootStrapClassLoader中,也可以获取和使用到下层的AppClassLoader。

总而言之,ContextClassLoader本质上只是一个存储和传递ClassLoader引用的工具,通常用于解决父加载器需要使用子加载器的问题,具体的用法仍然由ClassLoader的代码实现决定,并不存在"优先使用ContextClassLoader"之类的默认机制

Q3 当被加载的类A中引用了其他类B时,被引用的类会被如何加载

一定会调用类A的类加载器加载,但具体类A的加载器会如何加载类B,要看加载器的具体实现(比如有可能委托给父加载器加载,也有可能用ContextClassLoader加载)。

延伸2:类隔离机制-打破双亲委派模型

大多数情况下的ClassLoader都会遵循双亲委派模型,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场景需要打破双亲委派模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场景就是实现类隔离。

case1 实现多容器隔离并存

第一种类隔离的用法是通过特定的ClassLoader实现在一个JVM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工程应用,典型例子是tomcat。在tomcat中用户可以在一个JVM进程下,同时部署多个应用(war包),每个应用都可以独立引入自己的工程依赖而不会互相冲突。

实现原理是通过自定义ClassLoader而不是AppClassLoader去加载应用代码,并且为每个应用都独立创建一个ClassLoader的实例,由于JVM中一个类是由字节码和类加载器共同决定,只要两个应用的ClassLoader不是同一个实例,那就可以实现互相之间的类隔离(比如应用A使用Spring 2.0版本,应用B使用Spring 3.0版本,互不冲突)

tomcat的WebAppClassloader就通过打破双亲委派模型来实现了上述效果,除了jdk基类和一些tomcat本身的lib依赖会向上委托父ClassLoader加载外,一个App内其他的类都会由对应的WebAppClassLoader实例自行加载,如此便可保证加载出的类的唯一性,和其他App中的类实现隔离。

case2 保护核心类版本不受干扰

另一种类隔离的用法是为了保证特定类的版本不被项目引入的其他依赖所污染,通常用于中间件的加载,典型做法是将中间件相关的依赖都提前打包放置在特定目录下,程序启动时使用自定义的ClassLoader加载类,一旦识别到要加载的类属于中间件相关的包,就直接自行加载,否则再向上委托给AppClassLoader加载。这样可以保证最终运行时的中间件相关类都是提前预置好的版本,而不会被用户引入的其他版本依赖所干扰。

JVM中的对象是什么?

在JVM中,对象对应的数据结构由JMM模型来表述,具体分为4个部分:

  1. MarkWord:主要用于存储一系列的标记位,包括对象锁标记等
  2. ClassPointer:指向对象所属的Class对象(也就是Klass的oop mirror)
  3. 对象的实例数据(成员变量):注意这里不包括所属于类的static变量
  4. 内存对齐填充

通过jol工具可以查看一个类的实例对象在内存中的真实布局

java 复制代码
class Pojo {
  public int a;
  public String b;
  public int c;
  public boolean d;
  private long e; // e设置为私有的,后面讲解为什么
  public Object f;
  Pojo() { e = 1024L;}
}

例如,上面这个类的对象,用jol工具计算得出的内存布局如下:

css 复制代码
 OFFSET  SIZE               TYPE DESCRIPTION                               VALUE
      0    12                    (object header)                           N/A
     12     4                int Pojo.a                                    N/A
     16     8               long Pojo.e                                    N/A
     24     4                int Pojo.c                                    N/A
     28     1            boolean Pojo.d                                    N/A
     29     3                    (alignment/padding gap)                  
     32     4   java.lang.String Pojo.b                                    N/A
     36     4   java.lang.Object Pojo.f                                    N/A

注意其中的offset部分,可以看出成员变量在内存中分配并不一定会按照实际声明的顺序进行。

反射机制

反射机制是Java为开发者提供的一套运行时工具,以实现在程序执行期间对类和对象的信息获取,甚至是调用和修改。反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机制,通过反射可以在运行期间操作几乎任意的类和对象,实现很多原本只有在编译期才能实现的效果,有点类似于Java官方为程序员提供的一个"上帝模式"。

反射的几种常见使用情景:

  1. 在运行时期间动态创建对象(可用于实现动态代理)
java 复制代码
String className = "com.test.MyClass";
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lassName);
Object obj = clazz.newInstance();
  1. 在外部获取对象的私有属性,或是调用对象的私有方法,甚至可以动态修改属性的可见范围
ini 复制代码
// 获取类对象
Class<?> clazz = MyClass.class;

// 获取私有属性
Field privateField = clazz.getDeclaredField("privateField");
privateField.setAccessible(true);

// 获取私有方法
Method privateMethod = clazz.getDeclaredMethod("privateMethod");
privateMethod.setAccessible(true);

// 创建实例对象
MyClass myObj = new MyClass();

// 获取私有属性值
String privateFieldValue = (String) privateField.get(myObj);
System.out.println("privateField value: " + privateFieldValue);

// 调用私有方法
privateMethod.invoke(myObj);

反射机制通常用于Java的各种框架和插件中,可以大幅提高代码灵活性,但对应的代价是会降低运行效率:通过反射机制进行的代码调用等操作,会比静态编译下慢许多。

相关推荐
程序员阿鹏几秒前
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的区别?
java·开发语言·后端·eclipse·intellij-idea
18你磊哥2 分钟前
java重点学习-JVM类加载器+垃圾回收
java·jvm
聂 可 以4 分钟前
在SpringBoot项目中利用Redission实现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的应用场景、布隆过滤器误判的情况、与位图相关的操作)
java·spring boot·redis
长安初雪14 分钟前
Java客户端SpringDataRedis(RedisTemplate使用)
java·redis
aloha_78939 分钟前
B站宋红康JAVA基础视频教程(chapter14数据结构与集合源码)
java·数据结构·spring boot·算法·spring cloud·mybatis
尘浮生1 小时前
Java项目实战II基于Java+Spring Boot+MySQL的洗衣店订单管理系统(开发文档+源码+数据库)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spring boot·mysql·maven·intellij-idea
java_heartLake1 小时前
微服务中间件之Nacos
后端·中间件·nacos·架构
猿饵块1 小时前
cmake--get_filename_component
java·前端·c++
编程小白煎堆1 小时前
C语言:枚举类型
java·开发语言
王哈哈嘻嘻噜噜1 小时前
c语言中“函数指针”
java·c语言·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