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_多线程

1. 概述

1.1 并发

  • Concurrent(并发): 程序不同的部分之间独立执行
  • Parallel(并行): 程序不同部分同时运行

Rust允许我们编写没有细微Bug的代码,并在不引入新bug的情况下易于重构。本文中的"并发"泛指concurrent和Parallel。

1.2 进程与线程

在大部分OS里,代码运行在进程(process)中,OS同时管理多个进程。

在你的程序里,各个独立的部分可以同时运行,运行这些独立的部分就是线程(thread)。由于多个线程是可以同时运行的,所以我们通常把程序的计算拆分为多个线程同时来运行。这样的好处在于提升程序的性能表现,但也增加了复杂性,无法保证各程序的执行顺序,因为我们无法保证各个线程之间的顺序。

1.3 多线程可导致的问题

  • 竞争状态,线程以不一致的顺序访问数据或资源
  • 死锁,两个线程彼此等待对方使用完持有的资源,导致线程无法继续
  • 出现只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的bug,而且很难可靠地复现和修复

1.4 实现线程的方式

第一种:通过调用OS的API来创建线程,这就是所谓的1:1模型,即一个操作的线程对应一个编程语言的线程,优点是需要较小的运行时。

第二种:编程语言实现自己的线程(绿色线程),这就是所谓的M:N模型,即M个绿色线程对应N个系统线程,但是需要比较大的运行时。

Rust标准库仅提供1:1的线程支持,但是由于rust拥有良好的底层抽象能力,所以在社区里也涌现出了很多M:N线程模型的第三方包。

2. 多线程的使用

2.1 使用spawn创建新线程

rust通过thread::spawn函数可以创建新线程,参数为一个闭包,在新线程将运行闭包的代码。如下示例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thread::{self, Thread};
use std::time::Duration;

fn main() {
    thread::spawn(||{
        for i in 1..10 {
            println!("hi number {} from the spawnd thread!", i);
            thread::sleep(Duration::from_millis(1));
        }
    });

    for i in 1..5 {
        println!("hi number {} from the main thread!", i);
        thread::sleep(Duration::from_millis(1));
    }
}

我们将在程序中看到交替打印主线程和子线程的输出内容,不过当主线运行程结束后,整个程序运行结束。但实际上我们希望子线程能完整地执行所有逻辑。

2.2 通过join handle来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thread::spawn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JoinHandleJoinHandle持有值的所有权,通过调用其join方法,可以等待对应的其他线程的完成。调用JoinHandlejoin方法会阻止当前运行线程的执行,直到handle所表示的这些线程结束。我们可以修改"2.1"中的代码如下,以保证子线程能完整地执行所有逻辑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thread::{self, Thread};
use std::time::Duration;

fn main() {
    let handle = thread::spawn(||{
        for i in 1..10 {
            println!("hi number {} from the spawnd thread!", i);
            thread::sleep(Duration::from_millis(1));
        }
    });

    for i in 1..5 {
        println!("hi number {} from the main thread!", i);
        thread::sleep(Duration::from_millis(1));
    }

    handle.join().unwrap();
}

2.3 使用move闭包

move闭包通常和thread::spawn函数一起使用,它允许你使用其他线程的数据。也就是说,在创建线程的时候,把值的所有权从一个线程转移到另一个线程。我们先来看一个错误的示例代码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v = vec![1, 2, 3];
    let handle = thread::spawn(|| {
        println!("Here's a vector: {:?}", v);
    });

    drop(v);

    handle.join().unwrap();
}

以上代码之所以会报错,是因为子线程借用了v,但是v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比子线程短。所以rust不允许编译通过,此时我们只需要加上move关键字转移v的所有权到子线程,但是加了move关键字之后在主线程中不能再调用drop(v)。如下示例代码

rust 复制代码
use std::thread;

fn main() {
    let v = vec![1, 2, 3];
    let 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println!("Here's a vector: {:?}", v);
    });

    handle.join().unwrap();
}
相关推荐
程序猿阿伟1 小时前
《首屏加载优化手册:Vue3+Element Plus项目提速的技术细节》
前端·javascript·vue.js
编码追梦人2 小时前
深耕 Rust:核心技术解析、生态实践与高性能开发指南
开发语言·后端·rust
fruge3 小时前
Vue Pinia 状态管理实战指南
前端·vue.js·ubuntu
蒙娜丽宁3 小时前
Rust 并发编程进阶:线程模型、通道通信与异步任务对比分析
开发语言·网络·rust
sean3 小时前
开发一个自己的 claude code
前端·后端·ai编程
用户21411832636023 小时前
dify案例分享-用 Dify 一键生成教学动画 HTML!AI 助力,3 分钟搞定专业级课件
前端
太过平凡的小蚂蚁5 小时前
Kotlin 协程中常见的异步返回与控制方式(速览)
开发语言·前端·kotlin
咖啡の猫6 小时前
Vue初始化脚手架
前端·javascript·vue.js
晨枫阳6 小时前
uniapp兼容问题处理总结
前端·vue.js·uni-app
liusheng7 小时前
腾讯地图 SDK 接入到 uniapp 的多端解决方案
前端·uni-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