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二)

如前面的文章我们说了,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是服务端发现模式。它有一个服务注册中心,使用DNS作为服务的注册表。每个集群都会运行一个DNS服务,默认是CoreDNS服务。每个服务都会在这个DNS中注册。注册的大致过程:

1、向kube-apiserver提交一个新服务对象的定义

2、创建服务对象,并分配它一个ClusterIP,保存服务对象数据到etcd中

3、DNS服务监听kube-apiserver,一旦有新服务对象创建就创建一个从服务对象名称映射到ClusterIP的域名记录。服务就是不需要主动去DNS中注册,靠DNS的控制器就能完成服务的自动注册。

一旦注册完成后,服务对象后面的Pod列表就会被更新。服务对象中的label selector字段与选择器中定义的标签相匹配的Pod就会纳入当前服务对象的Pod列表中。服务对象的选择控制器会持续扫描和服务对象的标签相匹配的Pod,然后更新到EndPoint对象中。

在kubernetes中,Pod列表对应一个EndPoint对象,这个对象负责保存一个和服务标签选择器相配匹的Pod列表。

每个Pod都要知道集群DNS服务地址,Pod容器的/etc/resolv.conf文件都被配置为使用集群的DNS进行解析。

在kubernetes中的DNS服务查询过程如下:

1、调用者向DNS服务发起域名(服务名称)查询,如果本地没有缓存就会被提交到DNS服务,DNS服务返回对应的ClusterIP。ClusterIP是服务对象的IP地址,并不是具体提供服务的Pod的IP地址。

2、通过返回的ClusterIP访问对应的Pod。kubernetes的每个节点(Node)上都有一个kube-proxy代理服务,这个代理会通过服务对象和Pod的对应关系创建iptables或IPVS路由规则,节点Node会基于这些规则将请求转发到具体的Pod上。

顺便提一下服务网格中边车代理(sidecar proxy),流量会首先被这个代理劫持,这是通过修改iptables路由规则来做到这一点的。其次服务网格也会监听集群内服务对象的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最的服务地址。最后一点是关于负载均衡,服务网络是基于服务对象而不是基于Pod的。它给服务对象前加上一层负载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基于服务层面的流量管理。

相关推荐
秋千码途1 小时前
小架构step系列08:logback.xml的配置
xml·java·logback
飞翔的佩奇1 小时前
Java项目:基于SSM框架实现的旅游协会管理系统【ssm+B/S架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
java·数据库·mysql·毕业设计·ssm·旅游·jsp
时来天地皆同力.2 小时前
Java面试基础:概念
java·开发语言·jvm
找不到、了2 小时前
Spring的Bean原型模式下的使用
java·spring·原型模式
阿华的代码王国2 小时前
【Android】搭配安卓环境及设备连接
android·java
YuTaoShao3 小时前
【LeetCode 热题 100】141. 环形链表——快慢指针
java·算法·leetcode·链表
铲子Zzz3 小时前
Java使用接口AES进行加密+微信小程序接收解密
java·开发语言·微信小程序
2401_836836593 小时前
k8s配置管理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一切顺势而行3 小时前
k8s 使用docker 安装教程
docker·容器·kubernetes
霖檬ing3 小时前
K8s——配置管理(1)
java·贪心算法·kubern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