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文章给读者提供的价值

最近根据之前的思考将前端开发按照场景划分为三部分:展示、交互、反馈和综合。

  • 展示:默认进入web页面、webview或特定路由呈现的特定状态
  • 交互: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元素
  • 反馈:交互后的结果
  • 综合:上述二者或三者结合的复杂场景

人吧,最近的感悟只有放下了某个执着,才会有新的角度,才会有新的发现。之前一直执着于母题概念,试图按照这个理念将前端开发重新整理和规划。为此写了几篇文章:造轮子-我的2023年度关键词,建了几个github仓库,虽然没有获得多大关注,但这个执着算是暂时放下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另一个执着:我到底给我的读者提供了什么价值?

原来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开始认真思考。我的文章一共分为四个专栏:使用知识、认识知识、职场发展和外部化工具

  1. 使用知识提供的是某个具体场景,一般是综合场景的实现
  2. 认识知识是对知识点的总结
  3. 职场发展则是自己对职业和成长的思考
  4. 外部化工具规划的是能够衡量知识的知识

暂且不论给读者提供了什么价值。在我写文章过程中,我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个人的成长,一个是给读者价值。更多时候个人成长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写了好些自认为有价值的文章,至少对自己有用的吧。

有些事情不做减法,不够纯粹,往往就四不像了。现在继续谈为读者提供价值。我觉得价值这个词还是有些大,落实到具体层面,大而化小:说读者读完有什么收获。

最直接的收获:使用知识里面的综合场景实现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虽然稀土掘金里面有很多相关的文章,但可能的是由于每个人的所处的认知阶段不同,知识背景不同,阅读习惯不同,所以可能自己写的那种实现连带着那篇文章气氛正好适合某一类读者,此为其一。

对知识点的总结、对职业和成长的那些思考,出于上面同样的考虑恰好也适合某些人,此为其二。至于其他我想就没有了。

我最近还有一个感悟:改变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很多人都大大低估了它的难度。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人生。现在明白是因为从书本到具体的实践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读书获得的道理或者指导思想,若没有改变个人的思考体系,没改变行为习惯,其实读了也无甚大用。

所以有了一句话:成年人只筛选,不去改变。

同样写的文章,读者读到了,若读者不是正好处在某个缘分状态,没有太晚也没有太早,恐怕读了也是白读。

(本文完)

相关推荐
AliciaIr3 小时前
面向 OpenAI 接口编程:多模态时代的编程
程序员
bramble3 小时前
Windows使用Trae全程提问来创建一个彩色贪吃蛇游戏,可以设置速度并查看游戏记录。
前端·程序员·trae
冰 河21 小时前
‌最新版DeepSeek保姆级安装教程:本地部署+避坑指南
人工智能·程序员·openai·deepseek·冰河大模型
我是张三1 天前
代码生成器让你告别重复枯燥的工作(一)
程序员
yaocheng的ai分身1 天前
使用 Cline 构建高级软件:结构化方法
程序员
ObjectX前端实验室1 天前
个人网站开发记录-引流公众号 & 谷歌分析 & 谷歌广告 & GTM
前端·程序员·开源
TF男孩1 天前
两年后,说AI不行的人又现身了
程序员
双鱼大猫3 天前
一句话说透Android里面的BufferQueue机制
android·程序员
双鱼大猫3 天前
一句话说透Android里面的MainThread和RenderThread区别
android·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