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反射
何为反射
在Java中,如果想动态获取一个运行时的类信息如属性、方法等,你会想到何种方法呢?
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本文想要阐述的反射 机制了。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有时在引用第三方类又或者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给外界使用时,有些属性、方法等信息在编译阶段并不能获取到,需要在运行时才能确定下来。这种机制又叫做RTTI (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运行时类型识别),而实现这个机制的过程又可以称为反射。
例如我们的JDBC,作为Java语言中用来规范客户端程序如何来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它并不知道我们想使用它来连接哪种类型的数据库,是H2还是MySQL,又或是Oracle...
只有等到运行时,我们通过Class.forName
加载具体的驱动,才能知道连接的是哪种具体类型的库。
cpp
// 连接库表
Class.forName(driver);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之前我们分析过Java的类加载机制,而反射能起作用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class类文件加载进JVM后,类信息对于JVM来说是透明的,而保存这些运行时的信息是有一个专门的Class类的,通过获取该Class类对象,我们达到获取类信息的目的 。即利用类加载器加载目标类,生成对应的Class对象,从而达到反射的目的。
cpp
Class c = Class.forName("com.company.C"); // 加载C类
Object o = c.newInstance(); // 创建实例
Method method = o.getClass().getDeclaredMethod("test"); // 获取一个叫test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 method.invoke(o, null)); // 执行
双亲委派机制
首相将一个.class类文件加载进JVM时是需要我们的类加载器 的。而类加载器再加载某个class类文件时,并不会立刻就执行,而是把它委托给上一级别的类加载器。递归上述的过程,直到顶层的BootstrapClassLoader
,如果这时还没有加载过,则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加载,不能的话就不断下沉到子加载器,递归这个操作,如果都不能加载,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
。上述机制即为双亲委派。
其作用如下:
- 防止重复加载同一个.class。
- 保证核心类不能被篡改。
打破双亲委派机制
首先,我们要要知道Java种提供如下几种类加载器:
- BootstrapClassLoader(启动类加载器)C++编写,构造ExtClassLoader和AppClassLoader。
- ExtClassLoader (标准扩展类加载器)java编写,加载扩展库。
- AppClassLoader(系统类加载器)java编写,加载程序所在的目录。
- CustomClassLoader(用户自定义类加载器)java编写,用户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可加载指定路径的class文件,
即然要打破双亲委派机制,那我们需要事先知道双亲委派机制是在哪里运行的。如下,通过分析ClassLoad源码种的loadClass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双亲委派的流程。
cpp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 First, check if the class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if (parent != null) {
// 递归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if (c == null) {
// If still not found, then invoke findClass in order
// to find the class.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c = findClass(name);
// this is the defining class loader; record the stats
sun.misc.PerfCounter.getParentDelegationTime().addTime(t1 - t0);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Time().addElapsedTimeFrom(t1);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es().increment();
}
}
if (resolve) {
resolveClass(c);
}
return c;
}
}
现在我们既然要打破双亲委派,那我们可以考虑覆盖这个方法勒!由于Java支持CustomClassLoader(用户自定义类加载器)
,那不妨写一个自定义类加载器,通过继承ClassLoader ,重写loadClass方法,将自己的目标类用自己的加载器加载,其他的则还是走双亲委派的方式。
cpp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flag) {
// 尝试加载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目标类名称".equals(name)){
c = findClass(name);
}else{
// 交由父加载器去加载
c = this.getParent().loadClass(name);
}
return c;
}
}
SPI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即服务提供发现接口。其实个人理解就是一种编码规范,在此规范之下,我们可以灵活设计一个可插拔的组件。譬如JDBC4.0之后,就支持了SPI方式来加载java.sql.Driver的实现类。
根据规范,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接口(譬如Test接口,带有一个test方法),具体的实现可以交给不同的"厂商"(它们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接着我们只需要利用ServiceLoader类进行加载,就能执行"厂商"们具体实现的方法(test)了。
而"厂商"的职责除去对接口进行实现,还需要在resources目录下新建一个 META-INF/services/目录,并创建一个以接口的全限定名为名称的文件,内容为实现类的全限定名。(发射创建具体实现对象时需要用到)
关于SPI打破双亲委派机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双亲委派机制的可见性原则:假定 A 作为 B 的 父加载器,A 加载的类 对 B 是可见的; 然而 B 加载的类 对 A 却是不可见的。
而在SPI种,却可以打破这一原则。以java.sql.Driver
为例子,java.sql.DriverManager
(启动类加载器进行加载)通过扫包的方式拿到指定的实现类(系统应用类加载器加载的实现类),完成DriverManager
的初始化。
而要做到上述这点,Java也提供了两种方式(其实双亲委派模型并非强制模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 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
而SPI中,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通过从线程上下文(ThreadContext)获取 classloader ,借助这个classloader 可以拿到实现类的 Class。
cpp
public static <S> ServiceLoader<S> load(Class<S> service) {
ClassLoader cl =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return ServiceLoader.load(service, 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