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7层架构

网络 7 层架构

什么是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用于定义并理解数据从一台计算机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在最基本的形式中,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线和连接器相互连接,在网卡的帮助下共享数据,形成一个网络,但是一台计算机基于微软的Windows系统而另一台计算机基于Mac OS系统,那么这两台计算机之间将如何相互通信?

为了完成不同计算机或网络或架构之间的成功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OSI七层模型,该模型(从上到下)包括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每一层其实际上都是一个协议包,比如说当我们要提起应用层的时候,并不仅仅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谷歌、火狐等APP),还包含了大量的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能使应用层程序在网络中够正确的运行,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OSI的七层模型。

物理层
  1. 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 1、0 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 MAC 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网络层
  1. 网络层: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IP 地址(例 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传输层
  1.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 端口 80 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 TCP 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 QQ 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在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会话层
  1. 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 IP 也可以是 MAC 或者是主机名)
表示层
  1. 表示层: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能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应用层
  1. 应用层 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TP(各种文件下载),WEB(IE浏览),QQ之类的(你就把它理解成我们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的东西.就 是终端应用)。
相关推荐
有趣的我34 分钟前
wireshark介绍和使用
网络·测试工具·wireshark
Fanmeang38 分钟前
OSPF高级特性之FRR
运维·网络·华为·ip·ospf·spf·frr
SimonKing1 小时前
拯救大文件上传:一文彻底彻底搞懂秒传、断点续传以及分片上传
java·后端·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小时前
Linux内核编程——网络驱动程序
linux·架构·操作系统
vivo互联网技术1 小时前
号码生成系统的创新实践:游戏周周乐幸运码设计
redis·后端·架构
hashiqimiya1 小时前
配置tcp的https协议证书
网络·tcp/ip·https
Java技术小馆1 小时前
POST为什么发送两次请求
java·面试·架构
百度Geek说1 小时前
搜索数据建设系列之数据架构重构
数据仓库·重构·架构·spark·dubbo
DemonAvenger1 小时前
Go内存压力测试:模拟与应对高负载的技术文章
性能优化·架构·go
DemonAvenger1 小时前
从C/C++迁移到Go:内存管理思维转变
性能优化·架构·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