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级负载均衡到云原生,深入解读F5

上世纪九十年代,Internet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在线网站,Web访问量迅速提升。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这个领域基本是围绕如何对Web网站进行负载均衡与优化。从1997年F5发布了BIG-IP,到快速地形成完整ADC产品线,企业级负载均衡技术成熟,再为云原生应用服务,F5为企业技术架构更好、更优、更安全的运行做出努力,一起看看吧。

2003年 Gartner 第一次定义了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ADC)概念。在早期,ADC 的定义依然主要是负载均衡技术与卸载类技术的组合,并面向Web。2006年是ADC市场成熟的标志。以F5为代表的ADC技术已经形成了领域的事实标准。而此时,同领域的几个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与市场收入上却不成比例。无论是因为缺乏投入还是因为技术路线问题,他们最终因缺乏技术竞争力而逐步退出市场,因此F5在企业级负载均衡技术上,已成为领导者的地位。

随着应用架构的发展,应用正从传统的单体应用转变为分布式或微服务。2017年左右,伴随着云原生的发展,Service Proxy 开始大量出现。围绕 Ingress Controller,Sidecar,API网关的产品层出不穷,如Linkerd,Envoy,Gloo,Mosn等等。从传统ADC到如今以服务为中心的现代轻量级解耦式Service Proxy,技术正在回归到类似面向Web的简单的负载均衡时代,客户端负载均衡或服务端负载均衡。

2017年底,F5打造基于Istio的商业服务网格解决方案产品Aspen Mesh。帮助用户更可靠的使用服务网格技术。2019年,F5收购NGINX。基于NGINX打造现代应用API网关,K8S Ingress Controller,云原生应用保护,NGINX服务网格等产品方案。2021年,F5收购初创公司Volterra,帮助企业基于K8S技术实现多云及边缘应用管理。这些产品的推出使得F5快速覆盖了云原生Service Proxy发展的三个方向,F5企业级负载均衡能力也随之显著提升。

当前,伴随着云、PaaS的发展。已到了基础架构(I&O)引导创新的阶段,企业基础架构正在变为支撑企业业务创新的核心引擎。企业应充分重视能够覆盖所有场景的软负载类产品选型,确保企业能够在统一的技术与专业服务下演进企业应用架构,避免技术风险。F5融合企业级负载均衡等多年沉淀的经验,正引领企业更好的走向云原生。

相关推荐
2302_7995257427 分钟前
【Linux】第二十一章 管理存储堆栈
linux·运维
zhang187021121631 小时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运维·自动化
GUIQU.2 小时前
【Node.js】部署与运维
运维·node.js
又逢乱世3 小时前
清除 Ubuntu 磁盘空间
linux·运维·服务器
炎码工坊3 小时前
云原生安全之PaaS:从基础到实践的技术指南
运维·安全·网络安全·云原生·运维开发
张国荣家的弟弟4 小时前
为何在VMware中清理CentOS虚拟机后,本地磁盘空间未减少的问题解决
linux·运维·centos
甘北4 小时前
docker commit除了提交容器成镜像,还能搞什么之修改cmd命令
linux·运维·docker
清寒敲代码7 小时前
LVS集群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配置
运维·服务器·lvs
ivwdcwso8 小时前
构建安全与合规的Jenkins环境:全周期审计方案详解
运维·安全·ci/cd·jenkins·devops·审计
LitchiCheng8 小时前
RISC-V 开发板 MUSE Pi Pro USB 测试(3.0 U盘,2.0 UVC摄像头)
linux·运维·ris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