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个人总结】工作、AI、养娃、成长:中年的本质是耐心

【2023个人总结】工作、AI、养娃、成长:中年的本质是耐心

(一)题记

照例,在每年的新旧交替之际,对去年做总结和回顾,对来年做展望和安排。

(二)2023

工作与技术

  1. 在工作上,2023 是我到新公司的第一个整年。2022 年 8 月加入,到年末的几个月时间里,主要是 landing、做规划、写方案、搭框架、搞 BI。算是上一家公司工作的延续,将原来的经验、方法、系统搬到新工作中。2023 年是崭新的,充满了全新的挑战,我从一个原来一直做数据仓库和 BI 系统、主要用 SQL的数据工程师,变成了什么都搞的"全能工程师"。2023 工作上做过的事情,林林总总,包括🚀:

    • 使用 Python 实现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的各种模块,包括上传、下载、查询、入库、打标、挖掘等等
    • 基于 OpenAI 的 CLIP 模型和ADB 向量数据库搭建在自动驾驶场景的以文搜图、以图搜图工具
    • 使用 GPT-4V 和通义千问Qwen-VL 等模型,验证了多模态在自动驾驶数据平台中的各种应用,徐徐落地中
    • 设计、验证、落地了基于 Alluxio 的数据缓存在在算法训练中的底层优化方案
    • 优化过数据库的设计,让原本很卡的查询的效率提升 10 倍
    • 使用 Flask 、HTML、CSS、JavaScript搭建过车辆运营的可视化和数据统计的小网站
    • 和同事折腾过一段时间基于大模型的代码生成器工具
    • 用低代码工具搭建过CRUD 的内部使用小工具
    • 。。。
  2. "我们做事,就是这样。"以不拘一格、放开手脚的心态和方式来工作,感觉还蛮爽的:"我要打十个!"。一方面,符合公司在创业阶段对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有种超越打工螺丝钉的身份觉知,拥有一种自由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在原本不熟悉的领域,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后,会收获一种心底的自信😎,"老婆再也不用担心我会失业啦!"

  3. 经过这一年的锤炼,我拓展的技能包括🌲:

    • Python 开发。不仅仅是语言和库的知识,还包括多人协作、从编码到部署的生产级别的大型项目开发。更多的是基于Formater 和 Linter的代码检测、基于 Precommit 的规范落地、基于 Gitlab严格的 Code Review 和 Merge Request 。这是我之前做SQL boy 所欠缺的。
    • Alluxio 数据缓存系统。这是今年花时间最多的一个项目,从构想提出、测试验证、商务合作、到最后的部署上线。不仅仅深入了解到 Alluxio 这个系统,还顺带了解了与之相关的算法训练框架和流程,以及与部署相关的 K8s 、OpenPAI、fio等工具。其中一个重要的感悟就是:检验对一个系统是否深入掌握的基准是"能否运维它"。
    • AI 开发入门。基于 CLIP这样的多模态模型和 ADB 这样的向量数据库,将 AI 的能力引入到实际的系统中。
    • 大模型的 Prompt 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初步应用。正在探索其在标注质检等系统上的可行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领域,会加大力度。
  4. 写过 114 篇文档,超越了 80% 以上的同事🗂️。而且我写的文档以长著称,如果以字数算,我有信心打败 90% 的人。这些文档包括调研报告、系统设计、测试报告、实现文档、合作PoC等不同类型。我引以为傲的一点,是1 中做的每一个工作项目,我都会维护一个类似"实现细节""代码编写"这样的文档,其中详细记录该项目的需求背景、相关调研、设计思路、实现细节。在实现细节中,我会一边写代码,一边写文档,内容包括:开发环境(比如目录、venv 等),如何配置,与 ChatGPT 对话的Prompt 和链接,开发、调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用的各种命令和结果,如何测试和部署(包括本地和云端不同的环境)等等。我写这些文档的一个标准是"任何阅读我文档的同事能复现并继续我的工作",我将这视为是对组织的一种贡献。而其初衷是面向我的自己的,希望因为各种原因工作被中断后,能快速重启,类似各种分布式系统的 snapshot 或者 checkpoint,是高可用的保障。

  5. 今年工作上,调换过一次团队,这个切换过程因为种种原因,一开始不是太明确,导致过渡期有点长,其间心态、动作都受到一些影响,还和同事发生过冲突,好在后来主动做了调整,后半段状态非常好。它带来的启示在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主动去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应该做什么"。一旦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模糊,就要主动出击,和团队沟通,figure out🤔.

  6. 上面讲到,今年的工作内容异常丰富,走过之后,发现收获颇丰。可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处在舒适区之外,有时候离我熟悉的"数据仓库与 BI系统"领域会非常远,会出现"我是不是应该回到我的舒适区,在数据开发这个领域持续深耕"、"我知识和技能都学杂了,下一份工作还有人会要我吗?"这样的灵魂拷问。这个问题我后来得到的答案是:不要以积累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需要放弃自己"数据工程师"的角色设定,而是直接面对亟需我解决的问题。我不是什么数据工程师,是工程师;甚至也不是什么工程师,我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就像奥丁对索尔说的:难道你是"锤子之神"吗?不是的,你是雷神⚡️。

  7. 上面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的职场都基于太明确的角色分工。这种划分,实际上只是在工作面试时比较好找到候选人;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太固守这种界定,往往会出现让人恶心的各种屁股和僵化。这正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大公司病的一种病因。正好,在小公司,我们需要的是多面手,不需要太强的分工藩篱和领地意识。倒是我这种人如鱼得水的一个环境🐟。

  8. 今年能处理跨度如此大的各种工作任务的原因是:

    • 首先是心态:愿意去做各种事情。这是第一位的。
    • 然后得厚着脸皮承认自己综合能力还是蛮强的。不管是存量的技术底子,还是增量的学习能力,以及沟通合作等软技能,都比较强悍。
    • 最后,感谢 AI。特别是 ChatGPT🤖,真的是神助力,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9. 说到 AI,今年着力较多。去年 12 月初次使用 ChatGPT,当时虽然惊艳,但也是把它当成业余的消遣。而到了3月份它彻底爆发💥的时候,我开始认真对待。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 用 AI。成为 ChatGPT 的深度用户,一开始是纯体验,到后来用来学习新知识、做项目、做调研、辅助写文章等等;在工作上,使用 Github Copilot、Cursor、Codeium 等代码生成工具辅助编程;最近使用多模态模型来探索自动驾驶场景的可能应用。这一波 AI 感觉真的不一样,能在渗透到工作学习的实际事务中去。
    • 写 AI。ChatGPT 爆火后,我开始重启很久没有写的公众号,通过写作 AI 相关的文章来学习生成式 AI。今年一共写了 51 篇公众号文章,几乎都跟 AI 相关,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较疯狂的是 3~4 月份,"AI 一天,人间一年",各种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乱花迷眼🎇,我写了一段时间的"AI 日课",基本上是每一到两天写一篇文章。输入端是疯狂读技术文章、刷技术视频、听行业博客、加知识星球、买相关课程,花钱花时间;输出端是疯狂写,早上早起写、晚上晚睡写、出差宾馆写、周末陪娃少年宫上课继续写。内容包含GPT 的相关介绍、Prompt 技巧、AI 产品体验等。一度搞得极端疲惫,生病过一次。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涨了不少,从年初的 300 多涨到年末的2000 多。虽然总量还比较少,但增长我很满足。
    • 讲 AI。有感于 AI 的快速发展和神奇能力,我在公司内部做过 4 场在线分享,讲 ChatGPT 的用法、体验、技巧等等,非常受欢迎。除此之外,还和 AI 语音对谈,录了两期谈小朋友教育的播客。
  10. 2023 年是生成式 AI 或者说是 AGI 的元年,是不可多得的一波技术大浪潮🌊的开端。今年我在这方面有一些努力,还算比较主动。我原不是 AI 方面的从业者,但还是非常热烈的去拥抱了它🤗。一方面是这波 AI 比之前的更加普惠,to C的产品非常多,非常容易去体验和了解;另一方面,ChatGPT 这样带有AGI 雏形的产品,给个人以极大的赋能,能基于它去低门槛去学习新事物、了解新产品。因此,从个人态度上,主动性很强;从心理上,有 AI 加持带来的自信。所以,踏入新的领域就比较容易。

  11. 2023 的 AI 探索还比较分散、随意和表面,主要是AI 带来的浪潮太过爆炸,技术、产品、思想、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太多,如龙卷风般袭击。而且这股龙卷风🌪不只是刮了一两天,而是狠狠贯穿一整年,不带歇的,到现在也不见有丝毫的减弱,反而越刮越带劲,越久越猛烈。因此自己的注意力也会被带着这里看一下,那里搂一眼,时间精力完全跟不上好奇心,故而写出来的文章显得东一下、西一下。2024 年会继续投入,加大力度,同时也更成体系,更聚焦,有重点🎯。

生活与个人

  1. 在生活上,最大的变化是女儿上一年级🎒。我和老婆在此之前没有太多的准备,觉得应该和上幼儿园差不多,加上听说对口的学校在教育上还算是轻松不卷的,因此思想上比较松懈。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差很大。一方面是学校的教育有挺卷的一面,比如每天会安排口算、拼音等作业,有的时候还会在家校群里给出一些排名,这些动作搞得家长很有压力;另一方面,小朋友从幼儿园那种尊重孩子天性发展的环境,进入有一些竞争压力和课业负担的环境,一开始会有比较强的不适应,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幼儿园时光的强烈怀恋,时常嚷嚷着要回去幼儿园看看、不想长大,还会抹眼泪儿。
  2. 我面对这些变化,比较佛系,觉得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大家来适应;我老婆会比较急切,想要强力的干预。她觉得我不作为;我觉得她太没耐心。冲突不可避免,局势非常焦灼🆚。好在矛盾的双方有比较好的沟通机制,也有深厚的信任基础。总算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是经过多轮的磋商和谈判,最终大家都往中间靠了靠。我会更多关注女儿的作业;老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小朋友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现阶段基本上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3. 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大人小孩都在成长👣。其核心挑战在于父母的教育理念是什么,这会影响到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会觉得学校教育是女儿成长体系的一部分,学校学习只是她终身学习的一小部分。现阶段,父母是她成长的负责人,因此老师的反馈只是一种输入,让我们了解小朋友状态的一种渠道。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与小朋友自己的对话,她的状态、观感、情绪是更加直观的反馈。
  4. 还有就是父母的耐心。学校的教育系统是面向"平均值"去设计的,而自己的小盆友不可能完全吻合平均值的设定,而是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比如她的数学看上去要拉一点,但语文表现还不错;在课外班上,报课之前对啦啦操非常心心念念,但实际上课之后却意兴阑珊,反而是之前没有感觉的竹笛课非常得劲。不过即便是同一门课,也不能以"优良中差"这样简单的字眼来概括,她数学看上去有点"拉",但实际上只是口算这种重复性强的题目上容易分神(动作慢但准确率高,说明她有自己的方法去解决,但只是不喜欢重复的投入),而对于综合性的题目(有阅读、有理解、有推理、有计算),她的表现挺好。她的语文学习挺不错,不过拼音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吃音调、前后鼻音不分、双音节老是出错等)。我们允许各种问题出现,允许偏离平均值的波动,给小朋友以面对问题、绕过问题的空间。这是一种耐心的表现。养育就是牵着蜗牛🐌在散步,她要慢慢爬,你不能太拽她;有时候,不是要我要带着她,让她带着你反而更好更顺畅。🧘‍♂️
  5. 走过这半年,经过一年级的上学期,亲子关系没有变得紧张,反而更加亲密;夫妻之间也没有矛盾重重,反而在跟孩子一起成长,认知也在不断拉齐。挺好的!我们还是秉持着"亲子关系"中"建立和孩子亲密的关系"的重点来开展教育工作。在她搞砸事情的时候鼓励她;在她跨越边界的时候批评她;在她坐在小电驴后面的时候跟她一人一句地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会抠门地拒绝她的无理要求,也会偶尔慷慨地搞点意外的奖赏。希望到最后,不管她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就如何,我们都是一对"关系很好"的父女,其标准就是谈得了心、聊得了天💖。
  6. 孩子总是会给你惊喜🥹。她会跟你讲很多她在学校的事情。和同学之间的如何相互合作、幼儿园老友之间如何互起外号、老师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了她、今天因为什么被老师批评了、学校的伙食怎么样、喜欢谁的课、讨厌谁的课、口袋里塞满到处搞来的各种小玩意儿、有时会跟她妈下命令买这买那。。。回想起来还挺感动的,就像自己也回到童年。
  7. 更让人激动和欣喜的是,你能看到一个个体的成长🌲:从一开始的呱呱坠地,到后来嗷嗷待哺、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进而嘻戏打闹、唱歌跳舞、画画手工、看图读书、数学逻辑,还有听故事、看电视、打游戏、上台表演、写出句子、使用成语、表达情绪、顶嘴逗乐,也会撒泼打滚、讲理懂事、呛你两句、弄虚作假、偷懒混弄、卖萌撒娇、专心致志。。。这个过程,父母会遇到人生的各种美好和欢乐,也会经历无数的挑战与糟心。也许可以体味生命的某些真谛,也许只是单纯的一种陪伴🤝。
  8. 除了小朋友,家里还有二老。爸妈年纪都不小了,我爸年近八十,老妈也七十出头。二老身体大病没有,小病倒也不少。老爸精神矍铄,身体素质非常好,常年坚持每天早上早起(真的早起,5 点左右)外出锻炼🏃;但冬季也会出现眩晕症,这两年的发病频率比前些年明显升高。老妈身体体质要差不少,各种小毛病不断,行动和外出非常受限。有段时间是家里老老少少,加上老婆,轮流生病。那个时候,我压力会增大。不过整体还好,能够掌控。
  9. 父母虽然一生历经劫波,但天性乐观豁达,所以日子其乐融融。爸爸前两年写完了一本几万字的回忆录,我花了挺多时间将其从手写的笔记本上整理出来变成电子版,是大家庭的重大精神财富;妈妈这两年一直在认字读书,弥补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的终生遗憾。她今年已经可以比较通畅阅读微信群的大部分消息了,进步很大。老太太决心很大,她没事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孙女读的一些书📚,在认在记,不懂就问,经常搞得我爸没有耐心,发生冲突。我最近也给她换了一下策略,教她使用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一边看文字一边听书,希望通过训练神经网络的方式,让她从识字转向阅读,享受识字带来的成果。
  10. 今年快年末的时候,我休假了两天假,带老爸老爸和女儿,去了一趟三亚。这是一趟非常值得的旅程🏖,爸妈还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没有到过那么温暖的南方;女儿之前还没有到过真正的海滩玩耍过。在杭州瑟瑟发抖的寒冷的日子里,能穿着夏天的短袖在沙滩上行走,他们都非常享受。我爸年轻的时候到过舟山打工,对大海并不陌生;而我妈此前还没有真正见过大海,因此当她脱下鞋子,光脚🦶踩在沙滩上,感受到海水的呼吸和温度,她很兴奋,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兴奋,脸上的笑容让我永难忘怀。我们的旅程安排得非常松散,每天上午只去一个景点,午后回酒店休息,下午小朋友在酒店泳池游一个小时泳,然后就去门外的海滩玩。椰梦长廊有 22 公里,但对我们来讲,就是酒店门口的那 500 米海岸线。小朋友只需要一把铲子和一个小桶,就能蹲在海边玩好几个小时,还要生拉硬拽才会离开。无论孩子多大,一个沙坑就能让她沉醉其中;无论什么年纪,玩水都可以让她忘记一切;更不要说,这里有沙坑,有海水,还有浪花,还有贝壳。
  11. 上有老下有小,但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永远都在夫妻之间。这两年,我和老婆的关系比之前顺畅了不少。前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冲突不断,争吵频仍,在崩溃边缘游走的矛盾也时有发生。经历过那些斗而不破的时刻,以及每次冲突之后的复盘和反思,岁月让我们都成熟了不少:我更能承担,她更加平和。关系的韧度增强不少,流动在彼此间的柔情更胜往昔。这种改善,与我自己的生命状态息息相关👫。
  12. 就个人状态而言,我的自信心和掌控感都增加了不少。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主动规划事情、推进事情的情况多了很多。随着做成的事情一件一件不断累积,心态也一点一滴不断丰盈。虽然年届四十,是妥妥的中年(当在火车上,20 岁上下的妹子直接叫你叔叔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泛起波澜的),但倒是比 20 多岁的时候更加有底气和干劲。年轻时候鲁莽、急切但其实心中没底,现在稳定、保守但更加稳步向前。这也许是岁月的礼物🎁,时间的玫瑰🌹。
  13. 状态比较好的另一个点是没有精神内耗:想到了就去做,没有什么犹豫和彷徨,很少和自己打架。这跟这些年的折腾有关系:经历过从传统程序员主动转向大数据开发的转变、经历过从交易类数据的数仓主动向自动驾驶这种非结构数据为主的数据系统的转变、经历过从大厂螺丝钉往创业公司万金油的转变、加上今年从 AI 的门外汉到熟练应用 AI 到产品和系统上的转变、以及主动学习和传播 AI 的经历。转变的事情经历得多了,尤其好多转变还是主动寻求的,就不太容易有太多牵绊和顾虑,习惯性地会想到什么事情就主动去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因此放得也挺开的,生命比较舒展。🌻
  14. 当然,也经历过精神危机,今年尤甚。有一段时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个人非常焦虑,忧思过度,觉得这个世界分分钟要完蛋了,特别想要逃离。但后来的一些事情让我释怀,治好了这种焦虑。一是华为的突围,很是让人振奋;一是万圣节的青年,让人看到希望;还有李丰的宏观漫谈,让人在历史的大逻辑和大循环中找到某种逻辑上的确定;最后是跟老友的一次聊天,让我感到混乱背后还是有一些治理上的理性。在内心崩塌之后,有了一定的重建,扫除了最糟糕时段的那种惶惶不可终日😨。
  15. 阅读也对我有拯救📖。今年主要的阅读发生在通勤的地铁上,以及离家不远的茑屋书店里。今年很有幸遇到韩秉哲,最想推荐他的《非物》,把我的很多感觉到但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用清晰明白的话以及有理有据的文字写了出来,让我醍醐灌顶,浑身通透。然后是《飞向火星》这本 SpaceX 的传记,真的让人领略到什么是 Think Big,以及马斯克在 Think Big 背后的质疑一切、重新思考一些的品质。这是让我少了很多精神内耗的一个思想源泉:遇到问题时,我会模仿性地问自己,如果我要在10 分之一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去完成这件事情,我应该怎么做?或者这件事情真的值得去做吗?
  16. 在地铁上,除了读这种引人入胜的哲学小品和商业传记,我还会啃大部头的专业教程,比如数据研发类的英文原版技术书。我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读完了 Fundamentals of Data Engineering的一大半。这种在通勤地铁上的阅读,帮助构建了我自己比较稳固的精神世界。首先,它构筑起一个生活框架,让我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进地铁就掏书,少了精神内耗。另外,它让我明白中年的本质是"耐心"🌱。只要耐住性子,行动起来,每天读几页,一年下来,总会读那么几本书,总会啃完一些难啃的课目。这种耐心能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工作上的一个持续半年以上的大项目;或者是面对小朋友较长时间远离平均水平的异常波动。
  17. 在地铁之外,从家到地铁、以及从地铁到公司的路上,时间都花在听播客上。今年在小宇宙上花了 400 个小时。最喜欢的几个播客是《半拿铁》《知行小酒馆》《科技早知道》《On Board》《硅谷 101》《硬地骇客》《42 章经》《高能量》。还有得到 App 中的《精英日课》和《商业参考》等🎧。
  18. 在读书和听播客等信息输入上,2023 年已经有意识地在基于问题做主题式的学习。比如在小朋友的教育方面读了一些本书,包括时间管理、学科学习、教育理念等;在生活哲学上,翻阅了韩秉哲的很多本书,《非物》《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2024 年要加强专题阅读🧐。
  19. 当然,还有 B 站,在上面更多的是娱乐。继续追《凡人修仙传》,看韩跑跑星海飞驰,稳如老狗地修仙。粤语老歌、天下足球、林妹妹倒拔垂杨柳、岳掌门与左掌门、大表哥抓鱼、亮爸谈教育。。。这些也都是下饭的泡面番,生活的调味品🧂,陪伴着走过 2023。其中重复播放次数最多的是"健身气功易筋经",大几十个早上,我都在它的口令声中,完成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伸展。🪁

(三)2024

走过 2023,最大的感受是:中年的本质是"耐心" 。无论是工作、生活,对人、对己,都需要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地迈,一点一点地走。2024 会继续这种心态和行为,计划和安排包括:

  1. 首先是 AI。会更有规划地学习、实践、输出。在我的 Trello 上已经列出了好多要学习的课程、要看的书、要写的文章、可能会做的项目,尽管我知道不可能一一实现,但有一些大的方向总是不错的。肯定要做的包括:系统学习深度学习,维护一个 AI 知识库,关注大模型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world model 和具身智能,以及本地可用的中小模型使用等等。会尝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 AI(个人精进、知识管理、带娃养育等),探索在 AI 时代个人生活的方式和个体的生存哲学。🧑🏻‍🍳
  2. 工作上也会基于 AI 和大模型,在数据平台上做更多的应用和探索,构建更多可能性。💡
  3. 在陪娃方面,会开始在英语和科技方面和娃一起成长,尝试教她一些编程和适当使用 AI。🐥
  4. 在父母陪伴上,给爸妈一些使用手机做更多事情的训练;引导和督促老妈通读一两本书,让她真正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价值和乐趣。🙋🏻
  5. 多带家人出去玩,多体验不同的生活。🏞️
  6. 自己多运动,保持健康,增强体魄。💪

最后,祈求上天,愿 2024:国泰民安,行业兴旺,家人健康

我每年的新年许愿都差不多,只不过以前都是美好的期盼,这两年变成了虔诚的祈求。🚀

祝大家元旦快乐🌸,万事胜意

2024 年见!🍻

【完】

相关推荐
蓝天居士2 天前
我的2024年年度总结
年终总结
Moshow郑锴3 天前
回顾2024,展望2025
年终总结
王飞飞不会飞3 天前
2024:平稳而又愉快(迟到的年终总结)
程序员·年终总结
贺biubiu4 天前
2024 年终总结|问题解决了彼此、收房、寻找旷野、学习“落子无悔”...
年终总结
结衣结衣.5 天前
「2024·我的成长之路」:年终反思与展望
经验分享·年终总结·个人成长·博客之星
阿彪最稳健了5 天前
2024年终总结——工作第七年
年终总结
陪学11 天前
5套经典行业原型-含生鲜电商、旅游社交、O2O美食、汽车美容行业
汽车·产品运营·产品经理·职场·旅游·年终总结·美食
掘了18 天前
「2024 年终总结」世界指向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程序员·年终总结
努力的小雨18 天前
我与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的初启之年:从默默无闻到社区狂魔
年终总结
Zeno_H21 天前
2024年终总结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