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框架的基本设计

一、神经网络框架设计的基本流程

确定网络结构、激活函数、损失函数、优化算法,模型的训练与验证,模型的评估和优化,模型的部署。

二、网络结构与激活函数

1、网络架构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多层感知机模型MLP(multilayer prrceptron):

MLP一般分为三层: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接收输入数据。

隐藏层:负责处理数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隐藏层,每个隐藏层包含若干个神经元。

输出层:输出最终结果,通常是一个softmax层,用于多分类任务,或者是一个sigmoid层,用于二分类任务。

MLP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神经元的数量和层次,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由于有多个层,参数需要在这些层之间传递。

每个隐藏层神经元中计算过程如下:

将输入数据传递给第一个隐藏层的神经元。

对于每个神经元,计算其加权和,即将输入与对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再加上偏置项。

将加权和输入到激活函数中,得到激活值,作为该神经元的输出。

将每个神经元的输出传递到下一层的神经元,直至输出层。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和权重是前向传播的主要传播内容。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NeuralNetwor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ural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flatten = nn.Flatten()
        self.linear_relu_stack = nn.Sequential(
            nn.Linear(28*28,312),
            nn.ReLU(),
            nn.Linear(312, 256),
            nn.ReLU(),
            nn.Linear(256, 10)
        )
    def forward(self, input):
        x = self.flatten(input)
        logits = self.linear_relu_stack(x)
        return logits

2、激活函数:

用于引入非线性因素,使得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常见的激活函数有Sigmoid、ReLU、Tanh等。这里我们暂时略过

3、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是用来量化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差距的方式(这么说可能过于抽象,我们初中数学应该学过标准差和方差的概念,方差和标准差是量化数组各元素与平均值的差距的。)而能反映二者间差距的值有很多,常见的有均方损失、交叉熵损失、铰链损失、绝对值损失。

具体什么含义可以自行学习。

损失函数的作用是用来评估模型的准确度的,

在上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均方损失,这一次我们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

python 复制代码
loss_fu = torch.nn.CrossEntropyLoss()
loss = loss_fu(pred, label_batch)

torch.nn模块:是构建神经网络的基石,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层,包括卷积层、池化层、激活函数、循环层和全连接层

4、优化算法

本次还是采用: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化算法,adam优化器。

三、模型的训练

1、数据集调整

此次的数据集依然是mnist数据集,下载与处理可以看Hello World!-CSDN博客。不过对于idx3-udyte文件,如果我们每次都需要这么读一下,那多少有些麻烦,可以将idx3-udyte文件转换成npy文件以便长期存储。

npy文件是NumPy数组的一种存储格式,用于将Python中的NumPy数组保存到磁盘上,并可以在以后需要时加载回来。它不仅存储了数组的数据,还存储了数组的形状、数据类型等信息。这使得.npy文件非常紧凑且占用空间小,并且可以快速地读写。由于它是二进制格式,所以不能直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查看内容。非常适合在需要频繁保存和加载数组数据的场景下使用,例如机器学习中的模型参数保存、数据集的存储等。

我们回到上期的读取文件的部分

python 复制代码
​
def read_data3(self, roadurl):
        with open(roadurl, 'rb') as f:
            content = f.read()
        # print(content)
 
        fmt_header = '>iiii'  # 网络字节序
        offset = 0
 
        magic_number, num_images, num_rows, num_cols = struct.unpack_from(fmt_header, content, offset)
        print('幻数:%d, 图片数量: %d张, 图片大小: %d*%d' % (magic_number, num_images, num_rows, num_cols))
        # 定义一张图片需要的数据个数(每个像素一个字节,共需要行*列个字节的数据)
        img_size = num_rows * num_cols
        # struct.calcsize(fmt)用来计算fmt格式所描述的结构的大小
        offset += struct.calcsize(fmt_header)
        # '>784B'是指用大端法读取784个unsigned byte
        fmt_image = '>' + str(img_size) + 'B'
        # 定义了一个三维数组,这个数组共有num_images个 num_rows*num_cols尺寸的矩阵。
        images = np.empty((num_images, num_rows, num_cols))
 
        for i in range(num_images):
            images[i] = np.array(struct.unpack_from(fmt_image, content, offset)).reshape((num_rows, num_cols))
            offset += struct.calcsize(fmt_image)
 
        return images

​

我们已经接收到了images这个numpy数组,接下来只需要增加一点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 保存到
np.save('文件路径/文件名.npy', array)
# 读取文件
data1 = np.load('文件路径/文件名.npy')

2、模型搭建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os

os.environ['CUDA_VISIBLE_DEVICES'] = '0'  # 指定GPU编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qdm import tqdm

batch_size = 320  # 设定每次训练的批次数
epochs = 1024  # 设定训练次数

# device = "cpu"                         # Pytorch的特性,需要指定计算的硬件,如果没有GPU的存在,就使用CPU进行计算
device = "cuda"  # 在这里读者默认使用GPU,如果读者出现运行问题可以将其改成cpu模式


# 设定的多层感知机网络模型
class NeuralNetwork(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uralNetwork, self).__init__()
        self.flatten = torch.nn.Flatten()
        self.linear_relu_stack = torch.nn.Sequential(
            torch.nn.Linear(28 * 28, 312),
            torch.nn.ReLU(),
            torch.nn.Linear(312, 256),
            torch.nn.ReLU(),
            torch.nn.Linear(256, 10)
        )

    def forward(self, input):
        x = self.flatten(input)
        logits = self.linear_relu_stack(x)

        return logits


model = NeuralNetwork()
model = model.to(device)  # 将计算模型传入GPU硬件等待计算
torch.save(model, './model.pth')
# model = torch.compile(model)            # Pytorch2.0的特性,加速计算速度
loss_fu = torch.nn.CrossEntropyLoss()       # 损失函数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2e-5)  # 设定优化函数

# 载入数据
x_train = np.load("../../dataset/mnist/x_train.npy")
y_train_label = np.load("../../dataset/mnist/y_train_label.npy")

train_num = len(x_train) // batch_size

# 开始计算
for epoch in range(20):
    train_loss = 0
    for i in range(train_num):
        start = i * batch_size
        end = (i + 1) * batch_size

        train_batch = torch.tensor(x_train[start:end]).to(device)
        label_batch = torch.tensor(y_train_label[start:end]).to(device)

        pred = model(train_batch)
        loss = loss_fu(pred, label_batch)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train_loss += loss.item()  # 记录每个批次的损失值

    # 计算并打印损失值
    train_loss /= train_num
    accuracy = (pred.argmax(1) == label_batch).type(torch.float32).sum().item() / batch_size
    print("epoch:", epoch, "train_loss:", round(train_loss, 2), "accuracy:", round(accuracy, 2))
torch.save(model, './model.pth')
print("模型已更新")

3、训练完成

四、可视化操作

1、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odel = NeuralNetwork()
    #print(model)

    params = list(model.parameters())
    k = 0
    for i in params:
        l = 1
        print("该层的结构:" + str(list(i.size())))
        for j in i.size():
            l *= j
        print("该层参数和:" + str(l))
        k = k + l
    print("总参数数量和:" + str(k))

2、使用netron软件进行可视化(推荐)

在github上下载:https://github.com/lutzroeder/netron

五、模型的部署(暂无)

但从前边可知,所谓模型就是一个.pth文件,模型的训练和部署就是存储或读取该文件,而.pth文件可以通过python指令存储和读取。

python 复制代码
# 保存文件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url/xxx.pth")
# 读取文件
torch.load("url/xxx.pth")
相关推荐
xuanyu221 小时前
Linux常用指令
linux·运维·人工智能
静心问道1 小时前
WGAN算法
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
凡人的AI工具箱2 小时前
AI教你学Python 第11天 :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后端·python
晓星航2 小时前
Docker本地部署Chatbot Ollama搭建AI聊天机器人并实现远程交互
人工智能·docker·机器人
Kenneth風车2 小时前
【机器学习(五)】分类和回归任务-AdaBoost算法-Sentosa_DSML社区版
人工智能·算法·低代码·机器学习·数据分析
AI小白龙*2 小时前
大模型团队招人(校招):阿里巴巴智能信息,2025届春招来了!
人工智能·langchain·大模型·llm·transformer
空指针异常Null_Point_Ex2 小时前
大模型LLM之SpringAI:Web+AI(一)
人工智能·chatgpt·nlp
清纯世纪3 小时前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或识别系统(含全套项目+PyQt5界面)
开发语言·python·深度学习
Alluxio3 小时前
选择Alluxio来解决AI模型训练场景数据访问的五大理由
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ai·语言模型
AIPaPerPass写论文3 小时前
写论文去哪个网站?2024最佳五款AI毕业论文学术网站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chatgpt·powerpoint·ai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