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 8 名人类规划师:清华团队提出强化学习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型

作者:彬彬

编辑:李宝珠,三羊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强化学习的城市社区空间规划模型与方法,并实现了人类规划师与人工智能算法协作的城市规划流程,为智能城市的自动化规划提供了全新思路。

城市,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于安居乐业的热切期望,同时也是支撑各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底座。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数字时代,人们从未停止提升城市舒适度与安全性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以更加宜居为导向,「15 分钟城市」概念得到了更多关注,其核心是居民在 15 分钟内可步行或骑行到基本服务设施,体现了人们对于城市社区内高效率空间布局的期待。然而,由于城市地理空间的多样性,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规划是一件非常复杂且困难的任务,一直高度依赖专业规划师的经验。

针对于此,清华大学电子系城市科学与计算研究中心和建筑学院跨学科合作,创新地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城市社区空间规划方法,提出的 AI 模型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城市规划,不断优化空间效率,并最终达到超越人类专家的规划水平。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 (MIT Senseable City Lab) 的研究科学家 Paolo Santi 表示,这成功展示了人类与 AI 协作完成空间布局规划任务的可行性,为城市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向。目前,该研究已发布于 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

论文地址:

www.nature.com/articles/s4...

GitHub 链接:

github.com/tsinghua-fi...

公众号后台回复「城市规划」,获取完整论文

结合数百万规划数据,提出 3 大关键概念

针对「15分钟城市」的新式社区规划,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在虚拟城市环境中数百万次的规划,提出了城市邻接图、深度强化学习的城市规划模型以及 huma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aborative 框架。

城市邻接图:克服社区形式多样且不规则的难题

卷积神经网络适用于具有规则输入的任务,如围棋、芯片设计等,而城市社区形式多样且不规则,卷积神经网络在类似任务中并不具备显著优势。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城市邻接图,用于描述城市几何的拓扑结构

其中,城市地理元素作为节点,包括地块、道路、交叉口等,而空间邻接关系作为边。使用图模型能够为任意形式的城市社区给出统一表示,从而发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巨大动作空间中的高效搜索能力,并实现城市社区用地和道路的智能布局。


(a) 用地布局的图表示 (Graph representation) (b) 道路布局的图表示

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减小动作空间

通过建模城市邻接图,城市空间规划被重新表述为在动态图上做出选择的顺序,在图形空间中每一步选择边和节点的动作 (action) 带来图形相应地演化。这就是另一个主要的挑战------巨大的动作空间 (action space)。一个中等规模社区的动作空间可能会超过 4000 的一百次方(每个步骤有 4000 种可能动作,共 100 个步骤用于社区空间规划),这使得建模过程繁琐且工作量巨大。

为了减小动作空间,研究人员构建了两个策略与一个价值网络。策略网络用于辅助 AI Agent 选择土地和道路的位置,价值网络基于「15分钟城市」概念来预测空间规划的质量。通过从策略网络中采样,并使用价值网络估计规划质量,动作空间得到了大幅缩小。


该研究提出的强化学习模型

(a) 图神经网络状态编码器

(b) 用地布局策略网络

(c) 社区规划价值判断网络

(d) 道路布局策略网络

(e) 社区规划图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示意图

为了获得城市地理元素的有效表示,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图神经网络 (GNN) 的状态编码器,它在价值网络和策略网络之间共享,利用城市连续性图上的消息传递和邻居聚合,捕捉土地、道路段和交汇点之间的空间关系。

huma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aborative: 时间效率提高 3000 倍

考虑到城市规划方法的复杂性,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 AI 与人类规划师协作的工作流程,其中人类规划师专注于概念原型设计,并利用该模型完成繁重和耗时的规划工作。

该工作流程在客观规划指标,以及由 100 名专业规划师组成的主观盲测中,均优于完全由人类完成的工作流程,并在时间效率上提高 3000 倍。这说明,人类规划师可以从 AI 与人类协作的工作流程中受益,通过设计人类规划师与人工智能的协作工作流程,能够大幅提升人类规划师的工作效率,高效地生成不同风格的社区规划方案。

新方法击败 8 名人类规划师

实验表明,基于该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社区规划方案能够显著提高「15分钟城市」的各项指标,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规划约束下,该方法明显优于最先进的算法和人类规划师,可以将空间效率的客观指标提高超过 48.6%

特别是在使用现有的真实社区作为初始条件时,该模型可以生成土地利用改造计划,将居民对各种设施的可访问性显著提高超过 18.5%


所提模型规划方案与已有算法性能对比 (a-e) 不同算法的规划方案

(a) 中心化启发式方法 (b) 去中心化启发式方法 (c) 遗传算法 (d) 多层感知机强化学习算法 (e) 该研究所提方法 (f-g) 15分钟城市性能指标对比:f 服务指标,g 生态指标


由 8 名专业人类规划师和研究团队所提出方法 设计的 2 个社区空间规划及其相应的空间性能

(a-h) 由人类规划师生成的空间规划。 (i) 由研究团队所提出方法生成的空间平面图。 (j) 两者的服务和生态效率性能比较。 (k) 两者设计的五种基本住宅需求服务可达性的比较。

结果表明,研究团队所提出方法在服务和生态指标上击败了 8 名专业人类规划师。具体地说,该方法相对于最佳和一般的规划师表现分别提高了 13.64% 和 19.52% 的服务效率。就生态指标而言,则分别提高 15.38% 和 59.65% 的效率

此外,在五种基本住宅需求服务(即教育、医疗、购物、工作、娱乐)可达性方面,研究团队所提出方法仍然实现了更加平衡的性能,其中 3/5 相对于所有人类规划师排名最高。

人机结合:城市规划的未来

城市规划,一方面需要处理包含人口、组织、环境、技术的复杂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又处在技术应用的下游位置,行业数字化升级起步较晚。

近年来,AI 的进步为城市规划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 AI 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规划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构成现代城市的复杂系统,帮助他们就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规划并不是一个只需要选择土地利用和道路位置的游戏,而是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的互动。

当下 AI 模型参与城市规划主要受静态指标引导,虽然可以生成具有高空间效率的社区规划,但规划整个城市是一项更加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包括经济增长和居民健康在内的多样化目标。此外,土地所有权、公共通道、城市隔离和翻新等内容都需要关注。

我们希望 AI 模型除了可以帮助人类规划师加速空间布局过程外,还可以为其他参与者带来更广泛的效益。例如通过引入定制选项到模型中,进而构建公共平台,促进居民和开发商参与规划过程。而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本次提出的框架,展示了所有参与者更高程度参与的可能性,也是迈向更加透明和包容城市的重要一步。

相关推荐
GIOTTO情5 分钟前
媒介宣发的技术革命:Infoseek如何用AI重构企业传播全链路
大数据·人工智能·重构
阿里云大数据AI技术14 分钟前
云栖实录 | 从多模态数据到 Physical AI,PAI 助力客户快速启动 Physical AI 实践
人工智能
小关会打代码21 分钟前
计算机视觉进阶教学之颜色识别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IT小哥哥呀27 分钟前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分类实验与分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分类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VAE时代终结?谢赛宁团队「RAE」登场,表征自编码器或成DiT训练新基石
人工智能·openai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Sutton判定「LLM是死胡同」后,新访谈揭示AI困境
人工智能·openai
大模型真好玩1 小时前
低代码Agent开发框架使用指南(四)—Coze大模型和插件参数配置最佳实践
人工智能·agent·coze
jerryinwuhan1 小时前
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城市时间、空间与情感交织分析:面向智能城市的情感动态预测与空间优化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落雪财神意1 小时前
股指10月想法
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期股
中杯可乐多加冰1 小时前
无代码开发实践|基于业务流能力快速开发市场监管系统,实现投诉处理快速响应
人工智能·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