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提纲1

计算机网络历程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974年 美国IBM公司: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1977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抽象概念】

1983年 国际化标准组织: ISO 7498 (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具体实现】

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20世纪90年代初期 TCP/IP (四层体系结构)

大获成功,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1.1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简称协议,有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1.2 教材为便于阐述原理,结合七层和四层的优点,采用五层体系机构进行讲解:

应用层:

任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特点:不同网络应用有不同的应用层协议

协议目标:定义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交互数据单元:报文

典型的应用层协议:HTTP、DNS、SMTP

运输层:

任务: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特点:分用和复用功能,运输层服务不针对特定网络应用

多个网络层应用可同时使用下面的运输层服务(复用、通用性)

运输层收到的信息要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的相应进程(分用)

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目标: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传输单位:报文段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目标: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可靠性)

数据传输单位:用户数据报

网络层:

任务: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具体任务:

生成路由:通过一定算法在互联网中的每一个路由器上生成一个用来转发分组的转发表

分组转发: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时根据转发表中指示的路径将分组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

特点:发送数据时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IP数据报进行传送

(IP数据报=数据报=分组)(网络层=网际层=IP层)

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b

IP(网际协议):

数据传输单位: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

任务:将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数据传输单位:帧

物理层

任务:考虑多大的电压表示0和1,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发送的比特

数据传输单位:比特

相关推荐
图灵学术计算机论文辅导1 天前
论文推荐|迁移学习+多模态特征融合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网络·算法·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x.Jessica1 天前
网络的构成元素
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
.Shu.2 天前
计算机网络 TCP、UDP 区别
tcp/ip·计算机网络·udp
青衫码上行3 天前
【计算机网络 | 第7篇】物理层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
图灵学术计算机论文辅导4 天前
傅里叶变换+attention机制,深耕深度学习领域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计算机网络·考研·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TT-Kun5 天前
Linux 上手 UDP Socket 程序编写(含完整具体demo)
linux·计算机网络·udp
计算机毕业设计木哥5 天前
计算机毕设大数据选题推荐 基于spark+Hadoop+python的贵州茅台股票数据分析系统【源码+文档+调试】
大数据·hadoop·python·计算机网络·spark·课程设计
HXR_plume6 天前
【计算机网络】王道考研笔记整理(4)网络层
笔记·计算机网络·考研
哈基米喜欢哈哈哈7 天前
Cookies和Sessions
网络·后端·计算机网络
丰锋ff7 天前
计算机网络摘星题库800题笔记 第4章 网络层
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