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高效读取大文件的探索之路

使用 pandas 进行数据分析时,第一步就是读取文件。

在平时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用到的数据量不会太大,所以读取文件的步骤往往会被我们忽视。

然而,在实际场景中,面对十万,百万级别的数据量是家常便饭,即使千万,上亿级别的数据,单机处理也问题不大。

不过,当数据量和数据属性多了之后,读取文件的性能瓶颈就开始浮现出来。

当我们第一次拿到数据时,经常会反反复复的读取文件,尝试各种分析数据的方法。

如果每次读取文件都要等一段时间,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影响心情。

下面记录了我自己优化pandas读取大文件效率的探索过程。

1. 准备部分

首先,准备数据。

下面的测试用的数据是一些虚拟币的交易数据,除了常用的K线数据之外,还包含很多分析因子的值。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df = pd.read_csv(fp, encoding="gbk")
df.shape

# 运行结果
(398070, 224)

总数据量接近40万 ,每条数据有224个属性。

然后,封装一个简单的装饰器来计时函数运行时间。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timeit(func):
    def func_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
        ret = func(*args, **kwargs)
        end = time()
        spend = end - start
        print("{} cost time: {:.3f} s".format(func.__name__, spend))
        return ret

    return func_wrapper

2. 正常读取

先看看读取这样规模的数据,需要多少时间。

下面的示例中,循环读取10次 上面准备的数据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timeit
def read(fp):
    df = pd.read_csv(
        fp,
        encoding="gbk",
        parse_dates=["time"],
    )
    return df

if __name__ == "__main__":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for i in range(10):
        read(fp)

运行结果如下:

读取一次大概27秒左右。

3. 压缩读取

读取的文件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大概1.5GB左右,
pandas是可以直接读取压缩文件的,尝试压缩之后读取性能是否能够提高。

压缩之后,大约 615MB 左右,压缩前大小的一半不到点。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timeit
def read_zip(fp):
    df = pd.read_csv(
        fp,
        encoding="gbk",
        parse_dates=["time"],
        compression="zip",
    )
    return df

if __name__ == "__main__":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zip"
    for i in range(10):
        read_zip(fp)

运行结果如下:

读取一次大概34秒左右,还不如直接读取来得快。

4. 分批读取

接下来试试分批读取能不能提高速度,分批读取的方式是针对数据量特别大的情况,

单机处理过亿数据量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方法,防止内存溢出。

先试试每次读取1万条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timeit
def read_chunk(fp, chunksize=1000):
    df = pd.DataFrame()
    reader = pd.read_csv(
        fp,
        encoding="gbk",
        parse_dates=["time"],
        chunksize=chunksize,
    )
    for chunk in reader:
        df = pd.concat([df, chunk])

    df = df.reset_index()
    return df

if __name__ == "__main__":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for i in range(10):
        read_chunk(fp, 10000)

运行结果如下:

和读取压缩文件的性能差不多。

如果调整成每次读取10万条 ,性能会有一些微提高。

分批读取时,一次读取的越多(只要内存够用),速度越快。

其实我也试了一次读取1千条的性能,非常慢,这里就不截图了。

5. 使用polars读取

前面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太好,下面引入一个和pandas兼容的库Polars

Polars是一个高性能的DataFrame库,它主要用于操作结构化数据。

它是用Rust写的,主打就是高性能

使用Polars读取文件之后返回的Dataframe虽然和pandasDataFrame不完全一样,

当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to_pandas方法来完成转换。

下面看看使用Polars读取文件的性能: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polars as pl

@timeit
def read_pl(fp):
    df = pl.read_csv(
        fp,
        encoding="gbk",
        try_parse_dates=True,
    )
    return df.to_pandas()

if __name__ == "__main__":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for i in range(10):
        read_pl(fp)

运行结果如下:

使用Polars后性能提高非常明显,看来,混合使用Polarspandas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6. 序列化后读取

最后这个方法,其实不是直接读取原始数据,而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python自己的序列化格式pickle)之后,再去读取。

这个方法多了一个转换的步骤:

python 复制代码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csv"
df = read(fp)
df.to_pickle("./all_coin_factor_data_12H.pkl")

生成一个 序列化文件:all_coin_factor_data_12H.pkl

然后,测试下读取这个序列化文件的性能。

python 复制代码
@timeit
def read_pkl(fp):
    df = pd.read_pickle(fp)
    return df

if __name__ == "__main__":
    fp = "./all_coin_factor_data_12H.pkl"
    for i in range(10):
        read_pkl(fp)

运行结果如下:

这个性能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而且csv文件 序列化成pkl文件 之后,占用磁盘的大小也只有原来的一半。
csv文件1.5GB左右,pkl文件只有690MB

这个方案虽然性能惊人,但也有一些局限,

首先是原始文件不能是那种实时变化的数据,因为原始csv文件 转换为pkl文件也是要花时间的(上面的测试没有算这个时间)。

其次,序列化之后的pkl文件python 专用的,不像csv文件 那样通用,不利于其他非python的系统使用。

7. 总结

本文探讨了一些pandas读取大文件的优化方案,最后比较好的就是Polars方案pickle序列化方案。

如果我们的项目是分析固定的数据,比如历史的交易数据,历史天气数据,历史销售数据等等,

那么,就可以考虑pickle序列化 方案,先花时间讲原始数据序列化,

后续的分析中不担心读取文件浪费时间,可以更高效的尝试各种分析思路。

除此之外的情况,建议使用Polars方案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读取文件的性能对你影响不大,那就用原来的方式,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的去优化,

把精力花在数据分析的业务上。

相关推荐
miracletiger2 小时前
uv 新的包管理工具总结
linux·人工智能·python
我不会编程5552 小时前
Python Cookbook-6.10 保留对被绑定方法的引用且支持垃圾回收
开发语言·python
ʚɞ 短腿欧尼2 小时前
关系数据的可视化
python·pycharm·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图表
PXM的算法星球5 小时前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编程(OOP)概念详解
java·python·软件工程
郭不耐5 小时前
PostgreSQL与MySQL哪个适合做时空数据分析?
mysql·postgresql·数据分析
IT从业者张某某5 小时前
机器学习-08-时序数据分析预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
Humbunklung5 小时前
PySide6 GUI 学习笔记——常用类及控件使用方法(常用类矩阵QRectF)
笔记·python·学习·pyqt
蹦蹦跳跳真可爱5896 小时前
Python----深度学习(基于DNN的吃鸡预测)
python·深度学习·dnn
JJ1M86 小时前
Git技巧:Git Hook,自动触发,含实战分享
git·python·自动化
拓端研究室TRL7 小时前
PyMC+AI提示词贝叶斯项目反应IRT理论Rasch分析篮球比赛官方数据:球员能力与位置层级结构研究
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