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提纲14

SS3.5 高速以太网

之前讲的10Mbps以太网,使用CSMA/DA协议,51.2us争用期,64Byte最小帧,9.6us间隔。

ATM:异步传输模式,速度可达155Mbps。

1.100BASE-T以太网

也称快速以太网,

在双绞线上传送100Mbit/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

半双工时候使用CSMA/CD,但全双工时候不用CSMA/CD,

使用IEEE 802.3 协议规定的MAC帧格式

帧间间隔从原来9.6us降低到0.96us

2.吉比特以太网

半双工时采用CSMA/CD,必须进行碰撞检测

(载波延伸,必须是吉比特以太网的半双工模式,目的是解决最短帧64字节导致争用期过短问题)争用期增大为512字节,凡发送的MAC帧长不足512字节就填充特殊字符在后面

(分组突发)很多帧要发时,第一个短帧要采用载波延申进行填充到512字节,后面的只需要最小帧间间隔隔开就行。

3.10吉比特以太网

与10、100Mbit/s、1Gbit/s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全双工模式,没有半双工

房间之间:接入交换机10Mbit/s

楼宇之间:汇聚交换机1000Mbit/s

连接楼宇:核心交换机40Gbit/s

4.PPPoE:在以太网上运行PPP

SS4.1 网络层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有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典型协议是X.25

虚电路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网络层解决可靠

2.(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层尽最大可能交付(不可靠)

二、网络层的两个层面

不同网络中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若干个路由器转发分组完成。

路由器转发的信息有两种:1.数据 2.路由信息(为发送数据服务)

由此分成网络层的两个层面:数据层面和控制层面

1.数据层面,采用硬件转发,速度快,纳秒级

2.控制层面,慢,秒级,因而近几年出现远程控制器,计算出最佳路由(软件定义网络SDN)

相关推荐
ejinxian3 分钟前
Linux 虚拟化技术 KVM/ESXI/Docker
linux·运维·docker·qemu·openvz
z2023050825 分钟前
linux之arm SMMUv3 故障和错误(4)
linux·运维·arm开发
攒钱植发28 分钟前
嵌入式Linux——解密 ARM 性能优化:LDR 未命中时,为何 STR 还能“插队”?
linux·arm开发·c++·性能优化
是孑然呀39 分钟前
【钉钉多元表格(自动化)】钉钉群根据表格 自动推送当天值日生信息
运维·自动化·钉钉
天外飞雨1 小时前
各传感器消息解析
linux
逐风&者1 小时前
CentsOS 7 “Could not resolve host: mirrorlist.centos.org; 未知的错误”问题解决
linux·运维·centos
路由侠内网穿透.1 小时前
本地部署网站流量分析工具 Matomo 并实现外部访问
运维·服务器·远程工作
dnpao1 小时前
在服务器已有目录中部署 Git 仓库
运维·服务器·git
大象席地抽烟2 小时前
NodeLocalDNS引起的一个域名解析问题
运维
超越自己2 小时前
远程连接银河麒麟服务器-xrdp方式
linux·运维·服务器·远程桌面·银河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