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提纲14

SS3.5 高速以太网

之前讲的10Mbps以太网,使用CSMA/DA协议,51.2us争用期,64Byte最小帧,9.6us间隔。

ATM:异步传输模式,速度可达155Mbps。

1.100BASE-T以太网

也称快速以太网,

在双绞线上传送100Mbit/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

半双工时候使用CSMA/CD,但全双工时候不用CSMA/CD,

使用IEEE 802.3 协议规定的MAC帧格式

帧间间隔从原来9.6us降低到0.96us

2.吉比特以太网

半双工时采用CSMA/CD,必须进行碰撞检测

(载波延伸,必须是吉比特以太网的半双工模式,目的是解决最短帧64字节导致争用期过短问题)争用期增大为512字节,凡发送的MAC帧长不足512字节就填充特殊字符在后面

(分组突发)很多帧要发时,第一个短帧要采用载波延申进行填充到512字节,后面的只需要最小帧间间隔隔开就行。

3.10吉比特以太网

与10、100Mbit/s、1Gbit/s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全双工模式,没有半双工

房间之间:接入交换机10Mbit/s

楼宇之间:汇聚交换机1000Mbit/s

连接楼宇:核心交换机40Gbit/s

4.PPPoE:在以太网上运行PPP

SS4.1 网络层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有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典型协议是X.25

虚电路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网络层解决可靠

2.(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层尽最大可能交付(不可靠)

二、网络层的两个层面

不同网络中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若干个路由器转发分组完成。

路由器转发的信息有两种:1.数据 2.路由信息(为发送数据服务)

由此分成网络层的两个层面:数据层面和控制层面

1.数据层面,采用硬件转发,速度快,纳秒级

2.控制层面,慢,秒级,因而近几年出现远程控制器,计算出最佳路由(软件定义网络SDN)

相关推荐
BullSmall27 分钟前
Test Matrix:测试矩阵(IT 领域定义 + 设计实践 + 华为场景应用)
运维·服务器
liuyao_xianhui1 小时前
版本控制器git--gdb/cgdb
linux·运维·服务器·git
CS_浮鱼1 小时前
【Linux进阶】mmap实战:文件映射、进程通信与LRU缓存
linux·运维·c++·缓存
chuxinweihui1 小时前
应用层协议 HTTP
linux·服务器·网络·网络协议·http
xu_yule1 小时前
Linux_16(多线程)信号量+基于环形队列的生成消费模型+自选锁+读写锁
linux·运维·服务器
行初心2 小时前
uos基础 systemctl 查看unit的详细配置
运维
eyuiomvtywn2 小时前
阿里云DNS解析Vercel部署项目的域名
运维·服务器·阿里云
4t4run2 小时前
25、Linux 特殊权限
linux·运维
S***y3962 小时前
DevOps监控告警体系
运维·devops
氵文大师3 小时前
A机通过 python -m http.server 下载B机的文件
linux·开发语言·python·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