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调试SPI+DMA的一点心得

由于项目需要,STM32F303跟STM32F405之间要用到DMA+SPI口来估大量数据传输,实现两边的数据收发。

开始只用到MISO,MOSI,跟CLK三个信号,STM32F303配置成主机,18M的波特率,用DMA发4K的Buffer的数据,STM32F405这边用DMA循环接收SPI的数据,调试发现数据死活就是接收不对,完全是错乱的。改成不用DMA,直接SPI单个单个不停发送,接收数据却是正常的。用示波器看两个信号线的信号,信号也还好,用示波器的逻辑分析仪去分析SPI的通信,发现SPI的连续传输的时候,CLK是连续的,分析仪分析不到MISO上的数据或者分析出来的也是错误的。就猜想如果SPI的时钟在传输过程中是连续不间距的话,那么逻辑分析怎么可能知道SPI的MISO上1Byte的波形哪位才是初始位??STM32的SPI也是一样,硬件没法判断到,接收就错乱了。SPI通信中,如果时间每Byte的时钟不连续,就可以通过这时钟的间隙来判断。

用专门的逻辑分析采齐SPI的数据来分析,数据对的,说明发送是正确的。就是接收错乱,让我更坚信前面的猜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增加同步,用一个同步线来告诉从机的SPI什么时候是一个Byte的开始,什么时候是结束。这里想到肯定是用NSS引脚来做,标准的SPI是不支持的,但是看到了TI Mode,这问题就解决了,也证实我的猜想。看下图TI Mode的时序

配置NSS引脚,405跟303把SPI配置修改为硬件NSS和TI Mode模式,再Debug就看到从机的接收Buffer上正常的数据。

前前后后折腾DMA+SPI有长的时间,网上都没有这样大量数据传输的应用,基本上都SPI的最简单应用,只要CLK不是连续的就不会出现这问题。按理来说如果STM32的SPI硬件时序做好了的话,也不会出现这问题,实际上它就是这里出问题了,我只能说STM32 的SPI也做得有点烂。

相关推荐
Yeats_Liao12 分钟前
物联网平台中的MongoDB(二)性能优化与生产监控
物联网·mongodb·性能优化
嵌R式小Z37 分钟前
STM32短按,长按,按键双击实现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河南博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 小时前
单串口服务器-工业级串口联网解决方案
运维·服务器·物联网·边缘计算
佩佩(@ 。 @)2 小时前
嵌入式:走馬燈-stm32GPIOF_LED9、10; GPIOE_D10、D12 流水綫蜂鸣器
stm32·嵌入式硬件·算法
华普微HOPERF2 小时前
Sub-GHz无线收发单片机,低功耗物联网通信的硬件“基石”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物联网
openHiTLS密码开源社区2 小时前
LMS 算法:抗量子时代的「安全签名工具」
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加密货币·lms·xmss·后量子密码
大阳1233 小时前
51单片机4(温度传感器DS18B20)
开发语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算法·51单片机
朱自清的诗.3 小时前
使用python脚本储存mosquito服务器数据到sqlite
python·单片机·sqlite·esp32
微学AI3 小时前
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大数据与物联网时代下的深度剖析与 Apache IoTDB 实践
大数据·物联网·时序数据库
ManThink Technology5 小时前
LoRaWAN网关支持双NS的场景有哪些?
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