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得请求可以被传递、存储、撤销和重做。命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让多个请求的发送者可以通过相同的接口来发送请求,而不需要知道请求的具体实现。
命令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命令(Command):定义了一个接口,用于执行请求。命令可以是一个抽象类或者一个接口。
- 具体命令(ConcreteCommand):实现了命令接口,并在其中定义了一个指向接收者的引用。具体命令负责将请求传递给接收者,并调用接收者的方法来执行请求。
- 接收者(Receiver):负责实际执行请求的对象。接收者可以是任何类,只要它能够实现请求的功能。
- 请求者(Invoker):负责发送请求的对象。请求者可以是任何类,只要它能够调用命令的
execute()
方法来发送请求。 - 客户端(Client):负责创建命令对象、接收者对象和请求者对象,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客户端可以是任何类,只要它能够创建和组合这些对象。
Java 实现命令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
// 命令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
void execute();
void undo();
}
// 具体命令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public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receiver) {
this.receiver = 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receiver.a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do() {
receiver.undoAction();
}
}
// 接收者类
public class Receiver {
public void action()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r: perform action");
}
public void undoAction()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r: undo action");
}
}
// 请求者类
public class Invoker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Invoker(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public void executeCommand() {
command.execute();
}
public void undoCommand() {
command.undo();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eiver receiver = new Receiver();
Command command = new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Invoker invoker = new Invoker(command);
invoker.executeCommand();
invoker.undoCommand();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命令接口 Command
,它包含了 execute()
和 undo()
方法。接着,我们定义了一个具体命令类 ConcreteCommand
,它实现了 Command
接口,并在其中定义了一个指向接收者的引用。在具体命令类的 execute()
和 undo()
方法中,我们调用了接收者的相应方法来执行请求。
接着,我们定义了一个接收者类 Receiver
,它负责实际执行请求的功能。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请求者类 Invoker
,它负责发送请求的对象。在请求者类的 executeCommand()
和 undoCommand()
方法中,我们调用了命令的相应方法来发送请求。
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一个命令对象和一个请求者对象,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然后,我们通过请求者对象来发送请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让多个请求的发送者可以通过相同的接口来发送请求,而不需要知道请求的具体实现。这样,我们就将请求的发送和执行过程封装在了命令类和接收者类中,使得请求的发送和执行变得更加灵活和可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