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23种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1.1例子

公司请假系统,业务逻辑如下:

不超过3天的,组长审批

超过3天且小于7天的,总监审批

超过7天且小于15天的,部长审批

超过15天,前端直接拒绝,不会进入审批流程(违反了公司的请假规定)

底层小职员请假,直接去OA系统填写请假申请,生成请假工单

系统会根据请假天数,将请假工单派发给对应的审批人

1.2 考虑使用责任链模式

以请假审批系统为例,组长 → \rightarrow→ 总监 → \rightarrow→ 部长形成了一条链

职员提交请假申请后,请求会沿着这条链传递,直到有对象可以处理它。

一个5天的请假申请,先到达组长处;

组长无权限审批,传递请求到自己的上级(总监);

总监有权限审批,于是同意了该请假申请

作为请求的发送者,职员无需关心最终由谁审批,只需要提交请求即可

这样的设计模式,就是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1.3 自己理解

一个请求可能需要由不同的handler独立处理,或者需要多个handler同时处理

如果按照常规的编程模式,可能需要繁杂的if-else去实现

将handler通过next引用形成一条责任链,请求发送者只需要发送请求到责任链

请求会在责任链中传递,直到被对应的handler处理(一个或多个)或者无法被处理

这样的话,请求发送者无需关心handler的处理逻辑和请求的传递过程,实现了请求的发送者和处理者的解耦。

1.4 实现一个请假系统

第一步:创建抽象处理者

复制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 next) {
        this.next = next;
    }

    public Handler getNext() {
        return next;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name, int days);
}

第二步:创建组长、总监、部长三个具体处理者,实现具体的处理逻辑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PM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name, int days) {
        if (days <= 3) {
            System.out.println(name + ",组长已经同意您的请假审批!");
        } else {
            if (getNext() != null) {
                getNext().handleRequest(name, day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太多,申请被驳回!");
            }
        }
    }
}

public class Director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name, int days) {
        if (days <= 7) {
            System.out.println(name + ",中心总监已经同意您的请假审批");
        } else {
            if (getNext() != null) {
                getNext().handleRequest(name, day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太多,申请被驳回!");
            }
        }
    }
}

public class Minister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name, int days) {
        if (days <= 15) {
            System.out.println(name + ",部长已经同意您的请假审批");
        } else {
            if (getNext() != null) {
                getNext().handleRequest(name, day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请假天数太多,申请被驳回!");
            }
        }
    }
}

第三步:创建Clinet类,在类中创建并使用责任链(向责任链传递请求)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OASyste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具体处理者
        Handler pm = new PMHandler();
        Handler director = new DirectorHandler();
        Handler minister = new MinisterHandler();
        // 构建责任链
        pm.setNext(director);
        director.setNext(minister);

        // 使用责任链
        pm.handleRequest("张三", 5);
    }
}

最终的执行结果如下:

相关推荐
cooldream20096 小时前
深入理解MVP架构:让UI层与业务逻辑完美分离的设计模式
ui·设计模式·架构·系统架构师
摘星编程9 小时前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3):工作队列
设计模式·并发编程
Pasregret9 小时前
访问者模式:分离数据结构与操作的设计模式
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Aniugel12 小时前
JavaScript高级面试题
javascript·设计模式·面试
不当菜虚困12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四)门面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Niuguangshuo12 小时前
Python设计模式:MVC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mvc
Lei活在当下13 小时前
【现代 Android APP 架构】01. APP 架构综述
android·设计模式·架构
前端大白话13 小时前
震惊!90%前端工程师都踩过的坑!computed属性vs methods到底该怎么选?一文揭秘高效开发密码
前端·vue.js·设计模式
前端大白话13 小时前
前端必看!figure标签在响应式图片排版中的王炸操作,grid/flex布局实战指南
前端·设计模式·html
ApeAssistant13 小时前
Spring + 设计模式 (十四) 行为型 - 观察者模式
spring·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