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的设备文件
/dev/sdn n:代表第几块磁盘,从字母a开始编号,最多到d
/dev/sdnx x:代表当前磁盘的第几个分区
,5永远代表每一个逻辑分区
分区类型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主分区可以用于引导操作系统,如果一块磁盘都创建主分区最多可以分4个分区
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可用于创建更多的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可以正常使用,但不可以引导操作系统.
/dev/sdd6 -->第四块磁盘的第2个逻辑分区
/dev/sdd3 -->第三块硬盘的第3个分区
二、磁盘的管理命令
1.查看磁盘信息:
fdisk
l:列出已有的磁盘设备

|-----------|-------------------|--------------|--------------|--------|------------|--------|
| Device | Boot | Start | End | Blocks | Id | System |
| 分区的设备文件名称 | 是否是引导分区,是则有"*"标识 |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起始位置 | 该分区在硬盘中的结束位置 | 分区的大小 | 分区类型的ID标记号 | 分区类型 |
m:查看操作指令的帮助信息
p:列表查看分区信息
n:新建分区
p:主分区 e: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里
d:删除分区
t:变更分区类型
w:保存分区设置并退出
q:放弃分区设置并退出
建立分区流程

2.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mkfs -t 类型 设备文件
mkfs -t xfs /dev/sda1 # mkfs -t ext4 /dev/nvme0n2p2
mkfs -t vfat /dev/nvme0n2p5 # mkfs.ext4 /dev/nvme0n2p6
3.外部设备使用时都需要挂载
设备文件挂在到目录后,在目录里写的内容都会到设备文件中,并随着设备文件移动
#mount 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可以自己创建)
mount /dev/nvme0n2p1 /mnt
cd /mnt
ls
touch test.txt
ls
cd ..
umount /dev/nvme0n2p1
ls /mnt
mount /dev/nvme0n2p1 /media/
ls /media/
umount /media
ls /media/
mkdir /share
mount /dev/nvme0n2p1 /share/
ls /share/
卸载的时候选择存储设备位置 和 挂载点目录都可以,但是不能同时添加
查看已挂载分区的使用情况(df -hT)
4.设置文件系统自动挂载
需要修改/etc/fstab 文件 //此文件记录了系统启动时自动将设备挂载到指定目录的情况
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 是否需要备份 是否需要检测磁盘
/dev/sda1 /share ext4 defaults 0 0
#mount -a //将/etc/fstab的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三、实验
练习题:
硬盘规划示例
为主机新增一块20GB的STATI硬盘,对该硬盘进行分区: 划分2个主分区,各1GB,剩余空间作为 扩展分区 在扩展分区中建立2个逻辑分区,容量分别为1GB、2GB, 将第2个逻辑分区的类型改 为swaps ,建立挂载点目录:/mailbox 和 /share;
要求: 1)将第一个主分区格式化为xfs格式,并且能够自动挂载到/mailbox.
2)将第一个逻辑分区格式化为ext4格式,并且能够自动挂载到/share.




全部下一步
开机 登录管理员用户 打开终端
查看磁盘是否添加

打开磁盘进入交互模式


d
第二个同理

建立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同理,逻辑分区第一个是从5开始



最后 w 保存

fdisk -l 查看分区情况

建立挂载点目录

修改分区格式


修改开机配置

在末尾添加配置

保存推出
验证,此结果为正常加载

重新开机

四、错误排查
1.配置开机文件失败时会出现抢救模式
此时输入管理员密码,回车键确认


进入配置文件,加# 将配置的文件注释掉,保存退出,然后重启虚拟机

2.当快照恢复失败时

或者找不到000007文件时
以下是解决方法



复制目录在我的电脑里打开
找到用记事本打开,下拉找到

改为0

后重新进入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