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在代码中进行声明,即创建该变量。编译程序执行代码之前编译器需要知道如何给语句变量开辟存储区,用于存储变量的值。
Lua 变量有三种类型:全局变量、局部变量、表中的域。
Lua 中的变量全是全局变量,那怕是语句块或是函数里,除非用 local(局部) 显式声明为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为从声明位置开始到所在语句块结束。
变量的默认值均为 nil。
-- 变量测试.lua 文件脚本
a = "全局A6" -- 全局变量
局部 b = "局部B6" -- 局部变量
函数 开玩笑()
c = "全局C6" -- 全局变量
局部 d = "局部8" -- 局部变量
结束
开玩笑()
输出(c,d) --> 全局C6 nil
做
局部 a = "局部A8" -- 局部变量
b = "全局B8" -- 全局变量
输出(a,b); --> 局部A8 全局B8
结束
输出(a,b) --> 全局A6 全局B8
执行以上实例输出结果为:
$ lua 变量测试.lua
全局C6 nil
局部A8 全局B8
全局A6 全局B8
赋值是改变一个变量的值和改变表域的最基本的方法。
1、"=" 号 左边是变量(列表),右边是值(列表);
2、".." 两个相连的英文句点,可以起到拼接文字的作用;
3、Lua可以对多个变量同时赋值,变量列表和值列表的各个元素用逗号分开,赋值语句右边的值会依次赋给左边的变量。
4、遇到赋值语句Lua会先计算右边所有的值然后再执行赋值操作,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交换变量的值。
5、当变量个数和值的个数不一致时,Lua会一直以变量个数为基础采取以下策略:
变量多,右边值少,按变量个数补足nil,
变是少,右边值多,多余的值会补忽略。
6、多值赋值经常用来交换变量,或将函数调用返回给变量:
总结:
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局部变量,有两个好处:
-
- 避免命名冲突。
-
- 访问局部变量的速度比全局变量更快。
索引
对 table 的索引使用方括号 []。Lua 也提供了 . 操作。
-- 变量赋值.lua 文件脚本
a = "拼接" .. "文字"
输出(a) --输出结果为"拼接文字"
表格一 = {"","2"} --此处表格一已经提前定义了序列1为空格,序列2为"2"
表格一[1] = 表格一[1] .. "2" --表格一[1]的值为空值拼接"2"
输出(表格一[1]) -- 输出结果为"2"
表格二 = {} --此处表格二是空表,
表格二[1] = 0 --表格二[1]的赋值为0
表格二[1] = 表格二[1] + 1 --表格二[1]的值为0 + 1,最终表格二[1]的值为1
输出(表格二[1]) -- 输出结果为1
左1, 左2 = "右1", "右2"
输出(左1, 左2)
换= {}
多, 少 = 1, 2
换[多], 换[少] = "大", "小"
输出(换[多], 换[少]) --输出结果为"大" "小"
换[多], 换[少] = 换[少], 换[多]
输出(换[多], 换[少]) -- 输出结果为"小" "大"
东, 南 = "东", "南","中" -- 3个参数里最后的中就被丢弃了
输出(东, 南)
上,下,左,右 = "上", "下" -- 4个变量里 左右 填充了nil
输出(上, 下, 左, 右)
前,后 = "有人在" -- 2个变量里 后 填充了nil
输出(前.."前",后,"后","看看后面是不是没有?")
表格三 = {}
字符串索引 = 1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 "字符串" --没有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索引,不能用点号来访问。并且需要提前定义。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 "字符串2" --用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索引,可以用点号来访问。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 "字符串3" --点号访问,需要提前定义即字符串索引需要如24行那样定义。
输出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输出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输出 (表格三.字符串索引) -- 当索引为字符串类型时的一种简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