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面试常见算法题!

1、实现一个数字的反转,比如输入12345,输出54321

num = 12345
num_str = str(num)
reversed_num_str = num_str[::-1]
reversed_num = int(reversed_num_str)
print(reversed_num)  # 输出 54321
  • 代码解析:首先将输入的数字转换为字符串,然后使用切片操作将字符串反转,最后再将反转后的字符串转换回数字类型。

2、统计在一个队列中的数字,有多少个正数,多少个负数,如[1,3,5,7,0,-1,-9,-4,-5,8]

nums = [1, 3, 5, 7, 0, -1, -9, -4, -5, 8]
positive_count = 0
negative_count = 0

for num in nums:
    if num > 0:
        positive_count += 1
    elif num < 0:
        negative_count += 1

print(f"正数数量:{positive_count},负数数量:{negative_count}")
  • 代码解析:首先定义了一个数字列表 nums,然后用变量 positive_count和negative_count 分别记录其中的正数和负数数量。循环遍历这个列表,对于每个数字,如果它是正数则正数数量加一,否则如果是负数则负数数量加一。最后输出正数和负数数量的统计结果。

3、一个数的阶乘运算,求结果,如求5的阶乘结果。

n = 5  # 求 5 的阶乘
factorial = 1  # 阶乘的初始值为 1

for i in range(1, n+1):
    factorial *= i  # 依次乘以 1, 2, 3, ..., n

print(factorial)  # 输出 120
  • 代码解析:首先定义了待求阶乘的数 n,然后将阶乘的初始值设为 1。在循环中,使用 range(1, n+1) 来遍历 1 到 n 这n个数的值。对于每个数,用 factorial 依次乘以它,最终得到的结果即为阶乘。最后输出结果

4、1加到N的阶层之和,比如N=4, result = (1! + 2! + 3! + 4!)

n = 4
factorial_sum = 0  # 1到N的阶层之和
result = 0  # 最终的结果

# 循环计算1到N的阶层之和
for i in range(1, n+1):
    factorial = 1  # 用来记录i的阶层
    for j in range(1, i+1):
        factorial *= j
    factorial_sum += factorial

# 累加到结果中
result += factorial_sum

print(result)  # 输出 33
  • 代码解析:首先定义了待求解的数 n 和计算 1 到 N 的阶层之和的变量 factorial_sum。在循环中,使用两层嵌套循环来计算 i 的阶层,然后把所有阶层求和得到 factorial_sum。最后将 factorial_sum 加入到最终结果 result 中。最后输出结果。

5、求出1000以内的完全数

for n in range(2, 1001):
    factors = []  # 用来存储n的因子
    for i in range(1, n):
        if n % i == 0:
            factors.append(i)  # 将i加入到n的因子列表中

    if sum(factors) == n:
        print(n)
  • 代码解析:外层循环 for n in range(2, 1001) 遍历所有可能的完全数,即从2到1000。在内层循环 for i in range(1, n) 中,使用 n % i == 0 来判断i是否是n的因子,如果是则将它加入到因子列表 factors 中。在循环结束后,使用 sum(factors) == n 来判断所有因子的和是否等于n,如果是则说明n是完全数,输出它的值即可。
  • 完全数是指除自身外所有因子之和等于自身的数。其中最经典的两个完全数是6和28,它们的因子分别是1, 2, 3和1, 2, 4, 7, 14。

6、求出1000以内的水仙花数

for n in range(100, 1000):
    # 将 n 的每一位取出来,计算它们的立方和
    digits = [int(d) for d in str(n)]
    digit_cubes_sum = sum(d ** 3 for d in digits)

    # 如果立方和等于 n,则说明这是一个水仙花数
    if digit_cubes_sum == n:
        print(n)
  • 代码解析:外层循环 for n in range(100, 1000) 遍历所有三位数,内层使用了列表推导式和 sum() 函数来计算 n 的每个数字的立方和。在判断时,如果立方和等于 n,说明 n 是一个水仙花数,将它输出即可。
  •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 n 位数(n≥3)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比如 153 就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 1^3 + 5^3+ 3^3 = 153.

7、求出1000以内的回文数

for n in range(100, 1000):
    # 将 n 转换为字符串,并将字符串反转后再转成数字
    reversed_n = int(str(n)[::-1])

    # 如果翻转后的数等于 n,则说明 n 是一个回文数
    if reversed_n == n:
        print(n)
  • 代码解析:外层循环 for n in range(100, 1000) 遍历所有三位数,将每个数字转换成字符串,然后使用字符串切片 [::-1] 反转它,并将反转后的字符串转回数字。在判断时,如果反转后的数等于 n,则说明 n 是一个回文数,将它输出即可。
  • 回文数是指一个数字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读都是一样的,比如 121、1221。

8、实现一个数字的斐波那契数列

# 方式一:循环实现
def fib(n):
    a, b = 0, 1
    for i in range(n):
        a, b = b, a + b
    return a
# 测试代码
n = 10
print([fib(i) for i in range(n)])  # 输出结果为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方式二:递归实现
def fib(n):
    if n <= 1:
        return n
    else:
        return fib(n-1) + fib(n-2)
# 测试代码
n = 10
print([fib(i) for i in range(n)])  # 输出结果为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代码解析:
    • **方式一(循环实现):初始化 a 和 b 为 0 和 1,然后使用 **for 循环遍历 0 到 n-1,每次将 a 和 b 的值更新为 b 和 a+b,最后返回 a。
    • **方式二(递归实现):首先判断 n 的值是否小于等于 1,如果是,则直接返回 n。否则,递归调用 **fib(n-1) 和 fib(n-2) 并返回它们的和。
  •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 0 和 1 开始,后续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之和的数列。其数值为:1、1、2、3、5、8、13、21、34......在数学上,这一数列以如下递推的方法定义:F(0)=1,F(1)=1, F(n)=F(n - 1)+F(n - 2)(n ≥ 2,n ∈ N*)

9、统计列表1~9999中包含3的元素的总个数

import re

# 方式一:循环实现
count = 0

# 遍历 1~9999 中的每个数字,将数字转换成字符串并查找其中是否包含字符 3
for i in range(1, 10000):
    if '3' in str(i):
        count += 1

print(count)  # 输出结果为 3439

# 方式二:循环+正则匹配实现
theList = list(filter(lambda x: re.match('(.*?)3(.*?)',str(x)) ,a))
print(f"列表[1~9999]中包含3的元素总个数为:{len(theList)}") # 输出结果为 3439

代码解析:

  • 方式一(循环):使用 for 循环遍历 1~9999 中的每个数字,并将每个数字转换成字符串,然后查找其中是否包含字符 3。如果包含,则将计数器加 1。最后,计数器的值就是包含数字 3 的元素的个数
  • 方式二(循环+正则匹配): re.match() 函数用于检查列表 a 中的每个元素是否包含数字3。正则表达式 (.*?)3(.*?) 匹配任何包含数字3的字符串,无论它在字符串中的位置如何。 filter()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列表,其中仅包含与正则表达式匹配的 a 中的元素。 lambda 函数用于定义一个简单的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 x ,并且如果 re.match('(.*?)3(.*?)',str(x)) 返回一个匹配对象(即如果 x 包含数字3),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结果列表被赋值给变量 theList 。 - len() 函数用于计算 theList 的长度,这给出了在范围[1, 9999]中包含数字3的元素的总数。

10、写一个冒泡排序的算法程序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 遍历 n 次
    for i in range(n):
        # 第 i 次遍历,找出未排序部分的最大元素并将其放到末尾
        for j in range(n - i - 1):
            if arr[j] > arr[j + 1]: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 测试代码            
arr = [5, 2, 8, 4, 1]
bubble_sort(arr)
print(arr)  # 输出结果为 [1, 2, 4, 5, 8]
  • 代码解析: bubble_sort() 函数接收一个列表 arr,并将其进行冒泡排序。具体实现时,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对列表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比较,如果相邻两个元素的顺序相反,则交换它们的顺序,直到整个列表都排好序。 **先定义了一个列表 **arr,然后调用 bubble_sort(arr) 对其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 冒泡排序是一种基本的排序算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排序算法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交换相邻的两个元素来实现排序。具体来说,冒泡排序的过程如下: 从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第一个元素大于第二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继续比较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如果第二个元素大于第三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比较到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列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止。

11、用python实现二分法排序

def binary_search(arr, target):
    low, high = 0, len(arr) - 1

    while low <= high:
        mid = (low + high) // 2
        if arr[mid] == target:
            return mid
        elif arr[mid] < target:
            low = mid + 1
        else:
            high = mid - 1

    return -1

# 测试代码
arr = [1, 3, 4, 6, 8, 9, 11, 12, 13, 16]
target = 9
pos = binary_search(arr, target)
if pos == -1:
    print("元素不在列表中")
else:
    print("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为:", pos)
  • 代码解析: binary_search() 函数接收一个有序列表 arr 和一个待查找的元素 target,并返回该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从 0 开始计数);如果该元素不在列表中,则返回 -1。二分查找算法通过不断地将待查找部分缩小一半来实现查找 **有序列表 **arr 和一个待查找的元素 target,然后调用 binary_search(arr, target) 函数查找该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并输出结果。
  • 二分查找,也叫二分查找、折半查找,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某一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二分查找每次将查找区间减半,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确定目标元素不存在于数组中。具体来说,二分查找的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令左侧下标 low 等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下标,右侧下标 high 等于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下标,计算中间下标 mid; 比较中间下标的值与目标值的大小关系。若相等,则返回中间下标;若小于目标值,则目标值在中间下标的右侧,将 low 置为 mid + 1;否则目标值在中间下标的左侧,将 high 置为 mid - 1;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 low 大于 high,表示查找区间为空,返回 -1。

12、写一个快排的算法程序

def quick_sort(arr):
    if len(arr) <= 1:
        return arr
    pivot = arr[len(arr) // 2]  # 选择中间的元素作为基准值
    lef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  # 小于基准值的放在左边
    mid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  # 等于基准值的放在中间
    right = [x for x in arr if x > pivot]  # 大于基准值的放在右边
    return quick_sort(left) + mid + quick_sort(right)

# 测试代码
arr = [5, 2, 8, 4, 1]
arr_sorted = quick_sort(arr)
print(arr_sorted)  # 输出结果为 [1, 2, 4, 5, 8]
  • 代码解析: quick_sort() 函数接收一个列表 arr,并返回排序后的新列表。具体实现时,先选择列表中间的元素作为基准值 pivot,然后将列表分成三部分:小于基准值的放在左边,等于基准值的放在中间,大于基准值的放在右边。然后递归地对左、右两个子列表进行排序。 **先定义了一个列表 **arr,然后调用 quick_sort(arr) 将其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常用的排序算法,属于交换排序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选定一个基准值,将列表分成两个子列表,小于基准值的放在左边,大于或等于基准值的放在右边,然后递归地对左、右两个子列表进行排序,最终将整个列表排序。具体来说,快速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确定基准值:选取一个基准值,在列表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 分割:将列表按照基准值进行分割,小于基准值的放在左边,大于或等于基准值的放在右边。分割后,将列表分成了两个部分,左边部分的所有元素都小于基准值,右边部分的所有元素都大于或等于基准值。 递归:对左、右两个子列表分别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操作,直到排序完成。
相关推荐
yannan2019031312 分钟前
【算法】(Python)动态规划
python·算法·动态规划
蒙娜丽宁22 分钟前
《Python OpenCV从菜鸟到高手》——零基础进阶,开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大门!
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光芒再现dev24 分钟前
已解决,部署GPTSoVITS报错‘AsyncReques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json_response_data‘
运维·python·gpt·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好喜欢吃红柚子38 分钟前
万字长文解读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机制和超详细代码逐行分析(SE,CBAM,SGE,CA,ECA,TA)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计算机视觉·cnn
小馒头学python42 分钟前
机器学习是什么?AIGC又是什么?机器学习与AIGC未来科技的双引擎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
神奇夜光杯1 小时前
Python酷库之旅-第三方库Pandas(202)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excel·pandas·标准库及第三方库·学习与成长
千天夜1 小时前
使用UDP协议传输视频流!(分片、缓存)
python·网络协议·udp·视频流
测试界的酸菜鱼1 小时前
Python 大数据展示屏实例
大数据·开发语言·python
时差9531 小时前
【面试题】Hive 查询:如何查找用户连续三天登录的记录
大数据·数据库·hive·sql·面试·database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 小时前
R包下载太慢安装中止的解决策略-R语言003
java·数据库·r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