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数据同步原理

2.2.主从数据同步原理

2.2.1.全量同步

主从第一次建立连接时,会执行全量同步,将master节点的所有数据都拷贝给slave节点,流程:

这里有一个问题,master如何得知salve是第一次来连接呢??

有几个概念,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 Replication Id:简称replid,是数据集的标记,id一致则说明是同一数据集。每一个master都有唯一的replid,slave则会继承master节点的replid
  • offset:偏移量,随着记录在repl_baklog中的数据增多而逐渐增大。slave完成同步时也会记录当前同步的offset。如果slave的offset小于master的offset,说明slave数据落后于master,需要更新。

因此slave做数据同步,必须向master声明自己的replication id 和offset,master才可以判断到底需要同步哪些数据。

因为slave原本也是一个master,有自己的replid和offset,当第一次变成slave,与master建立连接时,发送的replid和offset是自己的replid和offset。

master判断发现slave发送来的replid与自己的不一致,说明这是一个全新的slave,就知道要做全量同步了。

master会将自己的replid和offset都发送给这个slave,slave保存这些信息。以后slave的replid就与master一致了。

因此,master判断一个节点是否是第一次同步的依据,就是看replid是否一致

如图:

完整流程描述:

  • slave节点请求增量同步
  • master节点判断replid,发现不一致,拒绝增量同步
  • master将完整内存数据生成RDB,发送RDB到slave
  • slave清空本地数据,加载master的RDB
  • master将RDB期间的命令记录在repl_baklog,并持续将log中的命令发送给slave
  • slave执行接收到的命令,保持与master之间的同步

2.2.2.增量同步

全量同步需要先做RDB,然后将RDB文件通过网络传输个slave,成本太高了。因此除了第一次做全量同步,其它大多数时候slave与master都是做增量同步

什么是增量同步?就是只更新slave与master存在差异的部分数据。如图:

那么master怎么知道slave与自己的数据差异在哪里呢?

相关推荐
码出钞能力1 天前
更换libc.so导致linux变砖,通过LD_PRELOAD挽救
linux·服务器
小马学嵌入式~1 天前
嵌入式 SQLite 数据库开发笔记
linux·c语言·数据库·笔记·sql·学习·sqlite
Java小白程序员1 天前
MyBatis基础到高级实践:全方位指南(中)
数据库·mybatis
Monly211 天前
人大金仓:merge sql error, dbType null, druid-1.2.20
数据库·sql
小猪咪piggy1 天前
【JavaEE】(24) Linux 基础使用和程序部署
linux·运维·服务器
不宕机的小马达1 天前
【Mysql|第一篇】Mysql的安装与卸载、Navicat工具的使用
数据库·mysql
孔丘闻言1 天前
python调用mysql
android·python·mysql
float_六七1 天前
数据库连接池:性能优化的秘密武器
数据库·oracle·性能优化
码界奇点1 天前
MongoDB vs MySQLNoSQL与SQL数据库的架构差异与选型指南
数据库·sql·mongodb·系统架构
IT 小阿姨(数据库)1 天前
PgSQL中pg_stat_user_tables 和 pg_stat_user_objects参数详解
linux·运维·数据库·sql·postgresql·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