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深解--一起学习吧之架构

SpringMVC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请求驱动,它采用了前端控制器模式来进行设计。以下是SpringMVC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请求接收与分发
    • 当用户发送一个请求到Web服务器时,这个请求首先会被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接收。DispatcherServlet是SpringMVC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接收所有的请求,并根据配置将请求分发到相应的处理器(Controller)。
  2. 处理器映射
    • DispatcherServlet使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来确定请求应该映射到哪个具体的处理器(Controller)。HandlerMapping根据请求的URL、请求方法(GET、POST等)以及其他可能的条件来查找匹配的处理器。
  3. 处理器调用
    • 一旦找到匹配的处理器,DispatcherServlet会使用HandlerAdapter(处理器适配器)来调用处理器。HandlerAdapter是一个接口,不同的处理器可能需要不同的适配器来实现调用。
  4. 业务逻辑处理与数据绑定
    • 处理器(Controller)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并可能涉及到与数据库或其他服务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SpringMVC支持数据绑定,即自动将请求参数绑定到处理器方法的参数上,简化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5. 返回ModelAndView
    • 处理器执行完毕后,会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了视图(View)的名称以及需要展示在视图上的数据(Model)。
  6. 视图解析与渲染
    • DispatcherServlet使用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来解析ModelAndView对象中的逻辑视图名,将其转换为具体的视图实现(如JSP、Thymeleaf等)。然后,视图负责使用Model中的数据来进行渲染,最终生成HTML或其他格式的响应内容。
  7. 响应返回
    • 渲染完成的视图内容会作为HTTP响应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用户可以看到最终的页面效果。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SpringMVC通过各个组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请求的接收、分发、处理、渲染和返回的过程。同时,SpringMVC还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和扩展点,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前后端分离技术的普及,现代Web应用中越来越多的场景是直接返回JSON数据给前端,而不是渲染完整的HTML页面。在这种情况下,SpringMVC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可能不需要涉及到视图解析和渲染的部分,而是直接将数据序列化为JSON格式返回给前端。

相关推荐
SimonKing1 小时前
拯救大文件上传:一文彻底彻底搞懂秒传、断点续传以及分片上传
java·后端·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小时前
Linux内核编程——网络驱动程序
linux·架构·操作系统
vivo互联网技术1 小时前
号码生成系统的创新实践:游戏周周乐幸运码设计
redis·后端·架构
Java技术小馆1 小时前
POST为什么发送两次请求
java·面试·架构
百度Geek说1 小时前
搜索数据建设系列之数据架构重构
数据仓库·重构·架构·spark·dubbo
DemonAvenger1 小时前
Go内存压力测试:模拟与应对高负载的技术文章
性能优化·架构·go
Binary_ey1 小时前
超表面重构卡塞格林望远镜 | 从传统架构到新型光学系统
学习·软件需求·光学软件·超表面
DemonAvenger1 小时前
从C/C++迁移到Go:内存管理思维转变
性能优化·架构·go
大只鹅1 小时前
两级缓存 Caffeine + Redis 架构:原理、实现与实践
redis·缓存·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2 小时前
Linux内核编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linux·架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