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深解--一起学习吧之架构

SpringMVC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请求驱动,它采用了前端控制器模式来进行设计。以下是SpringMVC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请求接收与分发
    • 当用户发送一个请求到Web服务器时,这个请求首先会被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接收。DispatcherServlet是SpringMVC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接收所有的请求,并根据配置将请求分发到相应的处理器(Controller)。
  2. 处理器映射
    • DispatcherServlet使用HandlerMapping(处理器映射器)来确定请求应该映射到哪个具体的处理器(Controller)。HandlerMapping根据请求的URL、请求方法(GET、POST等)以及其他可能的条件来查找匹配的处理器。
  3. 处理器调用
    • 一旦找到匹配的处理器,DispatcherServlet会使用HandlerAdapter(处理器适配器)来调用处理器。HandlerAdapter是一个接口,不同的处理器可能需要不同的适配器来实现调用。
  4. 业务逻辑处理与数据绑定
    • 处理器(Controller)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并可能涉及到与数据库或其他服务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SpringMVC支持数据绑定,即自动将请求参数绑定到处理器方法的参数上,简化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5. 返回ModelAndView
    • 处理器执行完毕后,会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了视图(View)的名称以及需要展示在视图上的数据(Model)。
  6. 视图解析与渲染
    • DispatcherServlet使用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来解析ModelAndView对象中的逻辑视图名,将其转换为具体的视图实现(如JSP、Thymeleaf等)。然后,视图负责使用Model中的数据来进行渲染,最终生成HTML或其他格式的响应内容。
  7. 响应返回
    • 渲染完成的视图内容会作为HTTP响应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用户可以看到最终的页面效果。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SpringMVC通过各个组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请求的接收、分发、处理、渲染和返回的过程。同时,SpringMVC还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和扩展点,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前后端分离技术的普及,现代Web应用中越来越多的场景是直接返回JSON数据给前端,而不是渲染完整的HTML页面。在这种情况下,SpringMVC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可能不需要涉及到视图解析和渲染的部分,而是直接将数据序列化为JSON格式返回给前端。

相关推荐
南方的狮子先生1 小时前
【数据结构】(C++数据结构)查找算法与排序算法详解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排序算法·1024程序员节
成长痕迹1 小时前
【ARM与X86架构对比】
arm开发·架构
py有趣3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学习之移动0
学习·算法·leetcode
百锦再3 小时前
Go与Python在AI大模型开发中的深度对比分析
java·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学习·golang·maven
R.lin3 小时前
红包实现方案
java·开发语言·网络·后端·架构
海边夕阳20064 小时前
数据源切换的陷阱:Spring Boot中@Transactional与@DS注解的冲突博弈与破局之道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后端·架构
Xの哲學4 小时前
Linux ioctl 深度剖析:从原理到实践
linux·网络·算法·架构·边缘计算
universe_014 小时前
前端学习之八股和算法
前端·学习
敲敲了个代码5 小时前
[特殊字符] Web 字体裁剪优化实践:把 42MB 字体包瘦到 1.6MB
前端·javascript·学习·html·web
AC是你的谎言5 小时前
c++仿muduo库实现高并发服务器--connection类
linux·服务器·c++·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