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知识:TCP报文格式
解释: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过程
一开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处于"CLOSE"状态,服务端首先进行端口监听,进入"LISTEN"状态
第一次: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TCP报文的SYN字段设置为1,表示希望请求建立连接,客户端随机生成一个tcp的序号,发送完该请求后,客户端处于一个"SYN-SENT"状态。
第二次: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后,会发送对应的一个确认请求,ACK标志位置为1,SYN字段设置为1,确认应答号设置为客户端序号值 + 1,同时也随机初始化一个序号seq。服务器端进入"SYN_RVD"状态。
第三次: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确认请求后,还要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应答报文,其中ACK标志位设置为1,确认应答号设置为 服务端端序号值 + 1, 本次报文可以携带要发送的数据。发送数据后,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端收到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三次握手完成。
为什么不是两次握手?
- 防止历史连接。如果只是两次握手,则服务器对新旧的连接请求都会发送一个确认请求后进入"ESTABLISHED"状态,无法阻止历史连接。
- 帮助双方同步序号。为了保证传输的有序性和可靠性,TCP采用了发送确认机制,通过发送序号号确认下一个序号来实现,只有三次握手才能保证TCP通信的两端都知道了对方的初始序号。
- 防止资源的浪费。如果只有两次握手,第一次请求的报文由于网络传输延迟了触发了超时重传机制,客户端再次发送一个请求SYN报文,服务端收到该报文后会直接分配资源建立连接。随后网络延迟的SYN'请求报文到了服务端,会再次分配资源建立连接。
- 存在半连接问题,如果服务端发送的ACK确认请求丢失了,服务端将认为连接已成功建立并进入等待接收数据的状态。然而,客户端由于没有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就会超时重传。
参考:小林co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