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架构_3.信息系统架构的一般原理

1.信息系统架构的研究

在信息系统中使用体系结构一词,不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和数据体系结构那么显而易见。这是因为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服务于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不仅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等,并且还包括了大量人的因素,因此对信息系统架构的研究比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数据体系结构要复杂很多。

2.信息系统架构柔性化需求

信息系统架构指的是在全面考虑企业的战略、业务、组织、管理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成分及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多维度分层次的、集成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并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柔性的信息系统及灵活有效的实现方法。

对于每个具体的企业,其管理方式、运作模式、组织形式、机构大小、工作习惯、经营策略都各不相同,反映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为软硬件产品的选择、系统环境的构造、用户界面的形式、数据库的要求,以及程序的编制都不一样。并且随着社会的变革、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仅要求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系统的变化能达到最小,而且要求信息系统具有对自身进行改进、扩充和完善的能力,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对企业不造成风险。虽然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与软件工程环境,以及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学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实现了软件产品的优质高产。但是,对信息系统柔性化需求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3.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

一个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具有适应能力,意味着该事物能根据环境变化进行适当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局部的、表面的,也可能是全局的、本质性的。事物改变自己的程度与环境的变化程度,以及环境变化对事物产生的压力程度有关。事物之所以具有适应能力,是因为该事物中存在着一些基本部分,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化,这些基本部分始终不变,另外还存在一些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因此,这里认为架构包含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成分和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在外界环境方式变化时架构中组成成分和关系有些可能是不变的,有些则可能要产生很大的变化。在信息系统中,析出相对稳定的组成成分与关系,并在相对稳定部分的支持下,对相对变化较多的部分进行重新组织,以满足变化的要求,就能够使得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即具有一定的柔性。这就是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

相关推荐
卿着飞翔4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分享-论软件架构复用
系统架构
卿着飞翔18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分享-论特定领域软件架构
系统架构
掘金-我是哪吒2 天前
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架构第158集:JavaPlus技术文档平台日更-JVM基础知识
jvm·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系统架构
pccai-vip2 天前
全面分析软考《系统分析师》和《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差异
系统架构·软考论文
花落已飘2 天前
多线程 vs 异步
linux·网络·系统架构
学习菌子2 天前
第11章:【系统架构设计师】项目管理
系统架构·项目管理·软考高级·软考·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卿着飞翔2 天前
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分享-论软件体系结构的演化
系统架构
小马哥编程2 天前
【iSAQB软件架构】架构决策记录-ADR
数据库·架构·系统架构·设计规范
Mr_Xuhhh3 天前
信号与槽的总结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c++·qt·系统架构
麦兜*3 天前
Spring Boot启动优化7板斧(延迟初始化、组件扫描精准打击、JVM参数调优):砍掉70%启动时间的魔鬼实践
java·jvm·spring boot·后端·spring·spring cloud·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