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IAB】NR IAB推荐架构

1 概述

3GPP所有提交给RAN-3 #99的IAB多跳设计都可以用五个架构参考图来表示。这些参考图的不同之处是需要对接口进行修改,或者需要额外的功能,例如完成多跳转发。这五个体系结构被分为两个体系结构组。这些架构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架构组1:由架构1a和1b组成。这两种体系结构都利用了CU/DU拆分体系结构。

-架构1a:

  • F1-U回传使用适配层或GTP-U结合适配层
    ---跨中间节点逐跳转发通过适配层与NGC操作,通过PDN连接层路由与EPC操作。

-架构1b:

  • 接入节点上的F1-U回传使用GTP-U/UDP/IP;
    ---跨中间节点逐跳转发使用适配层。

架构组2:由架构2a、2b和2c组成

-架构2a:

  • 在接入节点上回传F1-U或NG-U使用GTP-U/UDP/IP;
    ---跨中间节点逐跳转发采用PDU -会话层路由。

-架构2b:

  • 在接入节点上回传F1-U或NG-U使用GTP-U/UDP/IP;
    ---跨中间节点逐跳转发采用GTP-U/UDP/IP嵌套隧道。

-架构2c:

  • 在接入节点上回传F1-U或NG-U使用GTP-U/UDP/IP;
    ---跨中间节点的逐跳转发采用GTP-U/UDP/IP/PDCP嵌套隧道。

2 IAB架构组1

2.1 架构1a


图1 architecture 1a (SA-mode with NGC)

架构1a利用了CU/DU分割架构。如图1所示为IAB -donor下的两跳IAB-node节点链的参考图,其中IAB-node节点和UE以SA模式连接到NGC。

在此体系结构中,每个IAB-node节点持有一个DU和一个MT。通过MT, IAB-node节点连接到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通过DU, IAB-node节点建立到下游IAB-node节点的UE和MT的RLC通道。对于MT,这个RLC通道可以引用修改后的RLC*。一个IAB-node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DU。IAB-node节点可能包含多个DU,但IAB-node节点的每个DU部分仅与一个IAB宿主CU-CP有F1-C连接。

宿主方还持有DU,以支持下游IAB-node节点的UE和MT。IAB提供方为所有IAB-node节点的DU和它自己的DU持有一个CU。假设在一个抗体节点上的DUs仅由一个抗体宿主提供服务。这个宿主可以通过拓扑自适应而改变。IAB-node节点上的每个DU使用F1的修改形式(称为F1*)连接到IAB宿主中的CU。F1*-U在服务IAB-node节点上的MT和宿主上的DU之间的无线回传上的RLC通道上运行。增加了一个适应层,它保存路由信息,实现逐跳转发。它取代了标准F1栈的IP功能。F1*-U可能携带GTP-U报头,用于CU和DU之间的端到端关联。在进一步的增强中,GTP-U报头中携带的信息可以包含在适应层中。此外,可以考虑对RLC进行优化,例如仅在端到端连接上应用ARQ,而不是逐跳连接。图1的右侧显示了两个这样的F1*-U协议栈的例子。在此图中,RLC的增强称为RLC*。每个IAB-node节点的MT进一步维持与NGC的NAS连通性,例如用于IAB-node节点的认证。它可以通过NGC进一步维持PDU会话,例如,为IAB-node节点提供与OAM的连接。

NSA使用EPC操作时,MT采用EN-DC与网络双连接。IAB-node节点的MT维持与EPC的PDN连接,例如,为IAB-node节点提供与OAM的连接。

2.2 架构1b


图2 architecture 1b (SA-mode with NGC)

架构1b还利用了CU/ DU分割体系结构。图2显示了一个抗体宿主下的两跳抗体节点链的参考图。注意,IAB-donor提供者只持有一个逻辑CU。一个IAB-node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DU。IAB-node节点可能包含多个DU,但IAB-node节点的每个DU部分仅与一个IAB宿主CU-CP有F1-C连接。

在此架构中,每个IAB-node节点和IAB宿主拥有与架构1a中相同的功能。此外,与架构1a一样,每个回传链路建立一个RLC通道,并插入一个适应层以实现F1的逐跳转发。
  与架构1a相反,每个IAB-node节点上的MT与驻留在宿主上的UPF建立一个PDU会话。MT的PDU会话携带F1
表示并置的DU。通过这种方式,PDU会话在CU和DU之间提供了点对点的链接。在中间跳上,F1的PDCP - PDU以与架构1a相同的方式通过适配层转发。F1 -U协议栈示例如图2所示。

NSA使用EPC操作时,MT采用EN-DC与网络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IAB-node节点的MT维持与驻留在宿主上的L-GW的PDN连接。

3 架构组2

3.1 架构2a


图3 架构2a参考图(SA-mode + NGC)

架构2a的参考图如图3所示,其中UE和IAB-node采用SA模式,NGC模式。

在此体系结构中,IAB-node节点持有MT以与父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上的gNB建立NR UU链路。通过这条NR-UU链路,MT与与gNB并置的UPF维持一个PDU会话。通过这种方式,在每条回传链路上建立一个独立的PDU会话。每个IAB-node节点还支持路由功能,在相邻链路的PDU会话之间转发数据。这在无线回传中创建了一个转发平面。根据PDU-session类型,该转发平面支持IP或以太网。当PDU会话类型为以太网时,可以在其上建立IP层。通过这种方式,每个IAB-node节点获得到有线回传网络的IP连接。一个IAB-node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

所有基于IP的接口,如NG、Xn、F1、N4等,都转到该转发平面。在F1的情况下,提供UE服务的IAB-Node除了包含用于回传链路的gNB和UPF之外,还将包含用于接入链路的DU。用于接入链接的CU将驻留在IAB -donor内部或外部。图3右侧为基于IP和基于以太网的PDU-session类型的NG-U协议栈示例。

如果IAB节点持有用于UE访问的DU,则可能不需要在每一跳上支持基于PDCP的保护,因为终端用户数据已经使用UE和CU之间的端到端PDCP得到了保护。

NSA使用EPC操作时,MT采用EN-DC与网络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IAB节点的MT与位于父IAB节点或IAB宿主上的L-GW维持PDN连接。所有基于IP的接口,如S1、S5、X2等,都转到该转发平面。

3.2 架构 2b


图4 architecture 2b (SA-mode with NGC)

在架构图4中,IAB-node持有一个MT来与父IAB-node或IAB -donor上的gNB建立NR UU链路。通过这条NR-UU链路,MT与UPF维持一个pdu会话。与架构2a相反,这个UPF位于IAB宿主。此外,上游IAB-node节点之间的pdu转发是通过隧道完成的。因此,跨多个跳的转发创建了一堆嵌套隧道。与架构2a中一样,每个IAB-node节点获得到有线回传网络的IP连接。所有基于IP的接口,如NG、Xn、F1、N4等,都使用该转发IP平面。图4右侧为NG-U协议栈示例。一个IAB-node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

NSA使用EPC操作时,MT采用EN-DC与网络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IAB-node节点的MT与驻留在IAB宿主上的L-GW维持PDN连接。

3.3 架构2c


图5 architecture 2c (SA-mode with NGC)

架构图5利用DU-CU分裂。IAB-node节点持有一个MT,该MT在父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上维持一个带有DU的RLC通道。IAB宿主为每个IAB-node节点的DU持有一个CU和一个UPF。每个IAB-node节点上的MT与CU维持一个NR-UU链路,并与宿主上的UPF维持一个PDU会话。中间节点上的转发是通过隧道实现的。跨多个跳的转发创建了一堆嵌套的隧道。与架构2a和2b中一样,每个IAB-node节点获得到有线回传网络的IP连接。然而,与体系结构2b相反,每个隧道都包含一个SDAP/PDCP层。所有基于IP的接口,如NG、Xn、F1、N4等,都转到该转发平面。图5右侧为NG-U协议栈示例。一个IAB-node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上游IAB-node节点或IAB宿主。

NSA使用EPC操作时,MT采用EN-DC与网络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IAB-node节点的MT与驻留在IAB宿主上的L-GW维持pdn连接。

4 参考文献

3GPP 38.874协议

相关推荐
moton20171 小时前
云原生:构建现代化应用的基石
后端·docker·微服务·云原生·容器·架构·kubernetes
你板子冒烟了2 小时前
JJJ:arm64架构下的asid相关
架构
小肚肚肚肚肚哦3 小时前
函数式编程中各种封装的对比以及封装思路解析
前端·设计模式·架构
m0_748245526 小时前
冯诺依曼架构和哈佛架构的主要区别?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倔强的石头10615 小时前
解锁辅助驾驶新境界:基于昇腾 AI 异构计算架构 CANN 的应用探秘
人工智能·架构
qzhqbb15 小时前
web服务器 网站部署的架构
服务器·前端·架构
weixin_SAG16 小时前
第3天:阿里巴巴微服务解决方案概览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helianying5518 小时前
云原生架构下的AI智能编排:ScriptEcho赋能前端开发
前端·人工智能·云原生·架构
大梦百万秋21 小时前
探索微服务架构: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的转变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