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之:LSM树

使用过hbase、cassandra之类nosql数据库的小伙伴对LSM树结构应该有所耳闻,那么这种数据结构有哪些优劣势呢,本文做下简单介绍。

LSM(全称:Log-Structured Merge Tre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数据库和存储系统的数据结构,尤其适合于写密集型应用场景。想象一下LSM如同一个高效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我们通过它的优势与劣势来形象生动地描述这一概念。

优势:高效快速的图书归档与检索

  1. 高速录入:想象图书馆每天都要接收大量新书,LSM就像一个拥有高效自动分类机的图书馆,新书一到就立刻被贴上标签(日志记录),快速放入暂存区(内存表),无需立刻按索引整理到书架上(磁盘的有序数据结构),大大加快了书籍的录入速度,对应于数据库中的快速写入。

  2. 后台整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图书馆闭馆,LSM开始它的工作------将暂存区的书按照一定规则(合并策略)整理到书架上,这个过程称为合并(Merge),使得书架上的书籍有序,便于下次查找,对应于数据库在后台合并小文件,减少查询时的I/O操作。

  3. 高效查询:尽管书籍的最终位置可能在多次合并后才确定,但LSM通过维护一个指向书籍最新位置的索引(内存索引),让读者(查询)能迅速找到所需书籍,保证了查询的效率。

劣势:查找与空间的权衡

  1. 查询延迟:虽然有即时索引,但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一本书刚被借走(数据还未合并到磁盘的有序部分),读者可能需要在多个暂存区查找,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和潜在延迟,就像读者需要翻阅多个书目清单才能找到书的新位置。

  2. 空间开销:LSM的后台合并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空间冗余,就像图书馆在整理书籍时,旧的索引卡可能还在,新的索引卡已生成,这期间会有数据的重复存储。同时,频繁的合并操作也意味着更多的磁盘I/O操作,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存储效率。

  3. 写放大:在数据从内存表迁移到磁盘的整个过程中,数据可能会被多次复制和合并,这就像书籍在从暂存区转移到书架的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几个中间的分类区域,增加了写操作的总量,即所谓的"写放大"。

综上所述,LSM如同一个高效但略显复杂的图书管理系统,它通过牺牲一定程度的查询效率和存储空间,换取了极高的数据写入速度,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处理大量写入请求的场景,如在线日志处理、大数据存储等。

相关推荐
小光学长17 分钟前
基于vue框架的电信用户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ly70(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数据库
程序员不想YY啊32 分钟前
MySQL元数据库完全指南:探秘数据背后的数据
数据库·mysql·oracle
数据最前线36 分钟前
Doris表设计与分区策略:让海量数据管理更高效
数据库
时光追逐者1 小时前
MongoDB从入门到实战之MongoDB快速入门(附带学习路线图)
数据库·学习·mongodb
瞎胡侃1 小时前
Spark读取Apollo配置
大数据·spark·apollo
悻运1 小时前
如何配置Spark
大数据·分布式·spark
头顶秃成一缕光1 小时前
Redis的主从模式和哨兵模式
数据库·redis·缓存
AIGC大时代1 小时前
高效使用DeepSeek对“情境+ 对象 +问题“型课题进行开题!
数据库·人工智能·算法·aigc·智能写作·deepseek
博睿谷IT99_1 小时前
数据库证书可以选OCP认证吗?
数据库·oracle·开闭原则·ocp认证
懒惰的橘猫1 小时前
Spark集群搭建之Yarn模式
大数据·分布式·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