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深度剖析】【5】【行为型】【迭代器模式】

👈️上一篇: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文章目录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的关键思想

将对列表的访问和遍历列表对象分离 出来并放入一个迭代器 (iterator)对象中。

迭代器模式就像是一个"导游",它能够引导我们安全、有序地遍历集合中的"景点",无需我们亲自去探索整个集合的内部结构。

定义

英文原话

The Iterator pattern provides a way to access the elements of an aggregate object sequentially without exposing its 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

直译

迭代器模式提供了一种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元素的方法,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如何理解呢?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装满各种水果的篮子(集合),而我们想逐一品尝每种水果(遍历元素)。但我们不希望直接把手伸进篮子里去取水果(暴露内部表示),因为这样可能会把篮子弄乱。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迭代器(比如一个长柄勺),它可以帮助我们按顺序从篮子里取出水果,而不需要我们直接接触到篮子内部。每次我们用勺子取出一颗水果后,它就会指向下一个水果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品尝完所有的水果,同时保持篮子的整洁和有序。

迭代器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让我们能够方便地遍历集合中的元素,同时保持集合的完整性和封装性。在软件开发中,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数据结构时,它能够大大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迭代器模式的角色

迭代器模式中的角色通常包括:

1. Iterator(迭代器)

定义了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ConcreteIterator(具体迭代器)

实现了迭代器接口,并跟踪遍历中的当前位置。

3. Aggregate(聚合)

定义了创建迭代器对象的接口。

4. ConcreteAggregate(具体聚合)

实现了聚合接口,并返回具体迭代器的实例。

类图

代码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 迭代器接口
interface 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Object next();
}

// 具体迭代器  
class Concrete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
    private List<Integer> list;
    private int currentIndex = 0;

    public ConcreteIterator(List<Integer> list) {
        this.list = lis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rentIndex < list.siz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next() {
        if (this.hasNext()) {
            return list.get(currentIndex++);
        }
        return null;
    }
}

// 聚合接口  
interface Aggregate {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 具体聚合  
class ConcreteAggregate implements Aggregate {
    private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Integer item) {
        list.add(item);
    }

    @Override
    public Iterator createIterator() {
        return new ConcreteIterator(list);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reteAggregate aggregate = new ConcreteAggregate();

        // 添加一些元素到聚合对象中  
        for (int i = 0; i < 10; i++) {
            aggregate.add(i);
        }

        // 获取迭代器并遍历聚合对象  
        Iterator iterator = aggregate.create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ystem.out.print(iterator.next()+"\t");
        }
    }
}

/* Output:
0	1	2	3	4	5	6	7	8	9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迭代器接口Iterator,它有两个方法:hasNext()用于检查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next()用于获取下一个元素。然后,我们创建了ConcreteIterator类来实现这个接口,并跟踪当前遍历的位置。

Aggregate接口定义了创建迭代器的方法,而ConcreteAggregate类实现了这个接口,并提供了一个List来存储元素,并且有一个方法用于返回ConcreteIterator的实例。

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ConcreteAggregate对象,并向其中添加了一些元素。然后,我们获取了一个迭代器,并使用它来遍历聚合对象中的所有元素。

迭代器模式的应用

迭代器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于需要遍历集合对象(如列表、集合、映射等)的场景。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访问集合中的元素,而不需要关心集合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通过迭代器,我们可以顺序地访问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同时保持集合的封装性。

迭代器模式的优点

  1. 简化代码:通过将遍历操作封装在迭代器中,可以避免在客户端代码中编写重复的遍历逻辑,从而简化代码结构。
  2. 支持多种遍历方式:迭代器模式允许我们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实现不同的迭代器类来支持多种遍历方式。
  3. 隐藏内部实现 :迭代器模式将集合的内部实现与遍历操作分离客户端 代码只需要通过迭代器接口访问集合中的元素,无需关心集合的具体实现。
  4. 扩展性好:如果需要添加新的集合类,只需要实现对应的迭代器类即可,无需修改原有代码。

迭代器模式的缺点

  1. 类的个数成对增加:由于迭代器模式将存储数据和遍历数据的职责分离,每增加一个集合类,就需要增加一个对应的迭代器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2. 可能增加系统开销:由于需要创建迭代器对象来遍历集合,这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的系统开销。

迭代器模式的使用场景

  1. 内容保密:当需要访问集合对象的内容,但又不希望暴露其内部表示时,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这样可以保持集合的封装性,同时提供一种统一的访问方式。
  2. 统一接口:当需要为不同的集合结构提供统一的遍历接口时,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通过实现统一的迭代器接口,可以使得客户端代码更加简洁、可复用。

👈️上一篇: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相关推荐
在未来等你1 分钟前
互联网大厂Java求职面试:AI与大模型应用集成及云原生挑战
java·微服务·ai·kubernetes·大模型·embedding·spring ai
源码技术栈22 分钟前
SaaS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Java云HIS平台信息化系统源码
java·大数据·云计算·云his·his系统·云医院·区域his
编程、小哥哥24 分钟前
互联网大厂Java面试:从Spring Boot到微服务架构的技术深挖
java·spring boot·redis·微服务·prometheus·面试技巧
揽你·入怀36 分钟前
数据结构:ArrayList简单实现与常见操作实例详解
java·开发语言
okok__TXF1 小时前
SpringBoot3+AI
java·人工智能·spring
AA-代码批发V哥1 小时前
Math工具类全面指南
java·开发语言·数学建模
caihuayuan53 小时前
生产模式下react项目报错minified react error #130的问题
java·大数据·spring boot·后端·课程设计
编程、小哥哥3 小时前
Java大厂面试:从Web框架到微服务技术的场景化提问与解析
java·spring boot·微服务·面试·技术栈·数据库设计·分布式系统
界面开发小八哥3 小时前
「Java EE开发指南」如何使用MyEclipse的可视化JSF编辑器设计JSP?(二)
java·ide·人工智能·java-ee·myeclipse
找不到、了4 小时前
Spring-Beans的生命周期的介绍
java·开发语言·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