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方式为avcodec_send_frame:将原始帧发送到编码器进行编码
编码过程完成于avcodec_receive_packet:从编码器接收编码后的压缩数据,也就是说已经编码压缩完成了,并存储到avpacket中,此时元数据被分割成多个NALU单元,并按照H.264规范封装成码流,码流可以用AVPacket *pkt的指针进行访问,如pkt->data
在H.264编码中,编码器会将一帧图像分割成若干宏块,符号每个宏块进行帧间/帧内预测、变换、量化等操作,最终生成编码数据。这些编码数据通常会被分割成多个NALU单元,并按照H.264规范封装成码流。因此,一个像素点数据不会单独编码成一个NALU,而是被整合到宏块中,并与其他宏块一起编码成多个NALU单元。
cpp
编码前数据;
Y平面
0 1 2 3 1 2 3 4 2 3 4 5 3 4 5 6 分别对应1~16号像素点的Y数值
U平面
128 129
129 130
//128对应左上角四个像素点的U值,同理
V平面
64 69
65 70
编码后数据(H.264 NALU结构):
00 00 00 01 67 ... 00 00 00 01 68 ... 00 00 00 01 65 ...
由此可见,十六个像素点被划分成了三个NALU ,宏块怎么划分是不固定的有大有小,一帧图片被划分为多个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