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第10章 聚类算法

一、概念

1.聚类

(1)是无监督学习,其实无监督学习就是无中生有,不给你标准答案(标签啊啥的),然后让你自己来。

(2)聚类就是这样,让机器自己根据相似特征把相似的东西放到一块。

(3)聚类就是将集合划分成由类(相)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

聚类分析是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4)概念:

聚类是把各不相同的个体分割为有更多相似性子集合的工作,聚类生成的子集合称为簇(cluster)。

(5)聚类的要求

生成的簇内部的任意两个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于不同簇的两个对象间具有较高的相异度。

其中度量就用前面学习的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进行测量。

(6)聚类的好坏不存在绝对标准

如扑克牌可以按花色分,也可以按数字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聚类与分类的区别:

聚类所要求划分的类是未知的,是无意识的,一般把它理解为无监督学习。

而分类算法是有训练样本的,属于监督学习。

(下面图,先是分类,后是聚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标签的提示)

2.K-Means聚类算法

由聚类思想脱胎而生的nb算法之一。

(1)其中K代表要求划分成K个簇,means是均值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个簇的中心点是该簇中所有点的均值。

(2)保证每个簇必须包含一个对象,也要保证每个对象有且仅属于一个簇。

(3)流程:

a.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注意这些点它可以是样本得到点,也可以不是。

b.对于剩下的点,根据其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其归入最近的族。

c.对每个族,计算所有点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注意这个点是产生出来的。

d.重复2、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改变

(整个过程类似蠕动,中心点不断蠕动,直到发现好的地方)

(4)局限性:

a.图像过于抽象,平均值不靠谱

b.数据量过大是,收敛缓慢

(5)聚类分析的度量指标

a.外部指标:指用事先指定的聚类模型作为参考来评判聚类结果的好坏

b.内部指标:是指不借助任何外部参考,只用参与聚类的样本评判聚类结果好坏

二、习题

多选题:

  1. 聚类的宗旨是(BD)

A、类内距离最大化

B、类间距离最大化

C、类间距离最小化

D、类内距离最小化

判断题:

  1. 聚类的目的是对样本集合进行自动分类,以发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结构,从而发现可能的商业价值。 ( T)
相关推荐
IT_陈寒7 分钟前
Vue 3.4 性能优化实战:7个被低估的Composition API技巧让你的应用提速3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while(努力):进步22 分钟前
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结合在智能电网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探索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2501_9411421322 分钟前
边缘计算与5G结合在智慧交通信号优化与实时路况预测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
Alang30 分钟前
【LM-PDF】一个大模型时代的 PDF 极速预览方案是如何实现的?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kupeThinkPoem2 小时前
代码生成工具Amazon CodeWhisperer介绍
人工智能
weixin79893765432...2 小时前
前端开发者如何拥抱 AI-Agent(科普)
人工智能·ai
晨非辰2 小时前
【数据结构初阶系列】归并排序全透视:从算法原理全分析到源码实战应用
运维·c语言·数据结构·c++·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
菠菠萝宝4 小时前
【Java手搓RAGFlow】-3-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
java·开发语言·人工智能·llm·openai·qwen·rag
youngfengying5 小时前
《轻量化 Transformers:开启计算机视觉新篇》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搞科研的小刘选手6 小时前
【同济大学主办】第十一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5)
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材质·材料工程·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