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引战”国家队 通用技术“补链”大国重器

向来低调温和的东软创始人刘积仁,这一次抛出了"王炸"级的资产交易。

7月3日,《多肽链》获得一则足以引爆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的投资信息:被东软集团视为核心资产、掌上明珠的东软医疗,成功引入通用技术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

这里的通用技术集团资本有限公司正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集团)负责资本运营业务的专业化平台公司。

尽管尚未得到这则战略投资的具体交易信息,但通用技术集团将实际成为东软医疗的第一大股东,无疑这将大大提升东软医疗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市场地位。

与通用技术集团共同为东软医疗构建了适合其自主发展的股权结构,身为东软医疗董事长的刘积仁显然是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根据此前东软医疗估值和"战投方"的体量风格,我们判断此笔投资规模在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量级。

斗胆预言,这很可能将是十年内国内医疗设备行业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事件之一。

当下,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正处在本土品牌全面崛起的阶段,其中以东软医疗等国产医学影像设备企业,凭借历史积累和技术突围,逐步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向跨国器械巨头发起挑战,并于全球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数智化时代,中国医疗设备行业企业也的确迎来了最好的"超车"条件,但要在代表先进技术与制造能力的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引领者,这绝非几家排头企业"单打独斗"所能开创的局面。

而当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医疗设备产业升级的具象方向时,推进这一进程,离不开高水平的产业投资引导作为支撑。

因此,将通用技术集团战略投资东软医疗放置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将收获的是一个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产业风向的典型投融资案例。

壹|补链重器

通用技术的战略纵深

之所以说东软医疗"引战"通用技术集团将是医疗设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事件之一,是因为其天然就具备了颇为宏大的叙事史观。

作为国资委批准的以医药医疗健康为主业的三家央企之一(另两家为华润集团与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是央企在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业务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养老等产业。

这里我们还需要更加关注的是通用技术集团的另一个"身份"------国资委确定的21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公司之一。

前述跟投东软医疗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的发起方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同样是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公司。

设立这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国资委提出过的一个明确目标,即: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

划重点:重要行业、投资引导。

实际上,也正是近五六年时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开始了一场投资主体的结构性变革:由"国家队"领衔的产业投资者逐渐替代自90年代以来外资与社会资本为主的财务投资人成为股权市场的主流。

如此"调结构"也是因为要进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政府希望通过产业投资引导,实现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显著提升发展效益的目标。

今年2月间,工信部、科技部、国资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重点推进包括未来健康在内的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而研发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设备,正是"未来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

毋庸置疑,高端医疗设备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与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医疗卫生安全性、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大国重器"。

由此,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作为产业投资"国家队"的通用技术集团投资东软医疗的底层逻辑------提升本土高端医疗设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从通用技术集团自身发展来看,坚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其做强做优做大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举措。

此次战略投资东软医疗,意味着通用技术集团进入大型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实现从医疗服务向医疗科技的战略布局。

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于旭波

按照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所言,"战略投资东软医疗不仅完善了通用技术集团在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和生态,形成良好的业务协同效应,更是通用技术集团立足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保障国家医疗健康安全的关键行动"。

**于旭波亦表示,未来通用技术集团将坚定支持东软医疗自主发展并实现上市,**围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化、高端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国产大型医疗设备产业快速提升。

贰|补强资本

东软医疗的攻坚战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行业投融资活动也保持活跃状态,但鲜有能够对整个行业乃至全球市场产生影响的投融资或资产并购事件。

这一次,通用技术集团携国有企业混改基金对东软医疗的战略投资,必将成为改写中国本土医疗设备企业发展进程的投融资事件。

那么,东软医疗的技术创新能力、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又何以得到"国家队"的充分认可?简言之,东软医疗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医疗设备发展史。

当初刘积仁创立东软医疗,就是为了实现国产医疗设备"从0到1"的突破。第一台国产CT、第一台国产1.5T超导磁共振、第一台DR、第一台512层超高端CT、第一台双能3.0T磁共振、全球首款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机......

至今,这样的"第一"还在延续,只是在完成了足够的自主技术积累、可控产业链能力以及全球市场基本布局之后,东软医疗开始发起另一场攻坚战------冲击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表面上,这是中国本土医疗设备企业向传统列强"GPS"等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发起的终极挑战,但实质上这是一场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蝶变的自我挑战。

2024年5月间,东软医疗自主创新研发的光子计数CT获得首幅人体图像。光子CT被认为是医疗影像领域下一代革命性的技术,东软医疗的再次突破,意味着在超高端医学影像领域,彻底点亮了科技树的中国企业即将成为行业创新的引领者。

自1998年创办以来,东软集团向东软医疗倾注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力,而东软医疗团队也不负众望地始终挺立在国产医疗设备的第一梯队。

近20年时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迎来了长足发展,本土企业更是方兴未艾,既有如迈瑞医疗这样的行业巨头养成,也有如联影医疗这样的飞速蹿升的新贵出现,还有各种不同技术路线的新锐企业层出不穷。

但就医学影像设备领域而言,东软医疗是设备品类覆盖最全,产品覆盖低中高全线市场的公司,同类可比的除了联影医疗、万东医疗、明峰医疗外并不多。

2022年8月间,成立11年的联影医疗(688271.SH)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超千亿元。之所以联影医疗能够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与国有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的资本相伴密不可分。

自联影医疗天使轮融资起,上海国资委负责战略新兴产业投融资与科创成果转化孵化的功能性平台的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资委全资控股),就一直是陪跑联影的国资战投人。

至今上海联合仍是联影医疗的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6.38%。而除了上海联合之外,联影大股东名单上,还有诸如国寿股权投资、国投创新投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创开元母基金等"国家队"投资人。

另一家老牌医疗影像设备上市公司万东医疗(600055.SH)虽然这些年发展并不顺遂,大有被联影和东软甩开市场身位之势,但在2021年被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收入麾下,资本实力大升。

实际上,早年刘积仁也曾拒绝过跨国药械巨头和财阀的"重金求子"。后来为了让东软医疗跑得更快一些,2004年与飞利浦合作,出资成立东软飞利浦,迅速扩大海外市场份额。2014年时又引入弘毅、高盛、通和等大牌资本机构,获得数十亿元的战略投资。

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东软医疗董事长 刘积仁

2021年前后东软医疗三次IPO递表港交所,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等来合适的上市融资时间窗。可现在来看,刘积仁的耐心等待,也使东软医疗迎来了"定海神针"式的战略投资人。

考虑"国家队"的产业投资逻辑和通用技术集团所能带来的产业资源优势,正处于攻坚高端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关键阶段的东软医疗,这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稳了。

叁|数字健康

"国民"协同打开新局

格局打开,东软医疗引入"国家队"战略投资事件的影响力,其实远不止于医疗设备行业本身。

于更为宏观的视角观察,央企通用技术集团与民企东软集团在资本层面构建的战略互信,无疑还树立了一个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战略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中国民营经济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而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推出提振各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举措。

在6月末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所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明确了包括加大要素支持等六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点工作。

要如何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要素支持?从企业发展视角观测,我们相信此次东软医疗"引战"国有资本也将成为"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因为,有了资本层面的战略合作,东软集团与通用技术集团很可能在更多战略发展协同和具体业务上不断扩宽合作面。

首先,无论是通用技术集团还是东软集团都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各自医疗大健康主业的立足点,也都在从医疗、康复、养老的全周期服务链条上形成了各自的基础产品与服务。

而数字健康正是两家集团谋篇布局、转型升级的一个最重要的"交汇点"。

此前通用技术集团就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协同平台、数据中心、互联网医院和企业健康管理、医疗科技创新等方向上进行布局,以数字科技创新驱动集团在医疗大健康赛道的高质量发展。

而这些年,东软一方面是通过专业化发展,打造了医疗设备领域的东软医疗,云医院平台熙康云医院,以及从事医院大数据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望海康信;另一方面,东软集团则在医疗健康等业务领域加速转型成为AI赋能、数据价值化和服务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难看出,两家集团企业在医疗大健康业务上有许多交叉之处,而从各自发展阶段和状态来看,两者也完全有在数字健康领域形成"国民"战略协同的基础。

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国有企业医院资产大整合的序幕,而通用技术集团与华润集团、国药集团等6家央企成为承接企办医院资源的整合平台。

至2021年末,1154个国企医疗机构改制整合工作基本完成。随着国网系医院组建的国中康健、航天系统医院组建的航天医科、航空工业系统医院组建的通用医疗,以及石油系的宝石花医疗相继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再加上通用技术集团原本旗下的上市平台环球医疗(2666.HK)和中国医药(600056.SH),一支资产规模庞大的央企医疗健康集团初步聚合。

目前,通用技术集团拥有400余家医疗机构,医院床位5.2万张,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市。

按照通用技术集团提出的建设目标,一方面是要将如此规模庞大的医疗机构资产不断整合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是以医疗服务为支撑,构建涵盖医药医疗供应链、健康管理、康复治疗、健康养老、医疗金融等全服务链的大健康生态体系。

有了东软医疗"引战"的合作基础,如果能够"国民"协同地参与到通用技术等央企医疗集团未来的发展中,近水楼台的东软或许已经为自己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相关推荐
yidiancaijing5 个月前
东软医疗 踩在中国医疗科技跃迁的风口上
东软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