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UDP数据报套接字编程与TCP流套接字编程

目录

一、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二、UDP数据报套接字编程

1.套接字的创建

2.绑定套接字

3.接收与发送数据

三、TCP流套接字编程

1.套接字的创建与绑定

接受连接

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关闭连接

四、UDP与TCP的适用场景


网络编程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无论是构建分布式系统,还是编写互联网应用程序,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系统的架构、性能和可靠性。在这一领域,套接字(Socket)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特别是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使用,成为了开发者日常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深入探讨UDP数据报套接字和TCP流套接字的编程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一、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在深入讨论套接字编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UDP和TCP这两种网络协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允许数据报的快速发送,适用于实时要求高但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例如视频直播和在线游戏。相对而言,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适合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网页浏览和文件传输。

二、UDP数据报套接字编程

1.套接字的创建

在使用UDP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需要首先创建一个UDP套接字。这通常涉及到指定协议族(一般使用AF_INET表示IPv4),套接字类型(SOCK_DGRAM表示数据报),以及协议(通常为0)。

java 复制代码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 (sockfd < 0) {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2.绑定套接字

创建完套接字后,通常需要将其绑定到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便接收数据报。绑定操作示例下述代码所示:

java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if (bind(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  
    perror("bind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3.接收与发送数据

使用UDP套接字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非常直观。发送数据时,我们使用sendto函数;接收数据时,我们使用recvfrom函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char buffer[1024];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cliaddr);  

// 接收数据

java 复制代码
int n = recvfrom(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struct sockaddr*)&cliaddr, &len);  
buffer[n] = '\0';  
printf("Received: %s\n", buffer);  

// 发送数据

java 复制代码
const char *msg = "Hello from server";  
sendto(sockfd, msg, strlen(msg), 0, (const struct sockaddr*)&cliaddr, len);  

三、TCP流套接字编程

1.套接字的创建与绑定

TCP流套接字的创建步骤与UDP相似,但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我们需要使用监听套接字来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创建和绑定的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int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listenfd < 0) {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if (bind(listen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  
    perror("bind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开始监听  


listen(listenfd, 10);  

接受连接

一旦套接字绑定后,便可以开始接受客户端的连接。使用accept函数可以实现这个过程,它将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用于与特定客户端进行数据交换。

java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cliaddr);  
int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cliaddr, &len);  
if (connfd < 0) {  
    perror("server accept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在TCP编程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则依赖于读取和写入流。可以使用recv和send函数进行数据交换。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char buffer[1024];  

// 接收数据  
int n = recv(conn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buffer[n] = '\0';  
printf("Received: %s\n", buffer);  

// 发送数据  
const char *msg = "Hello from server";  
send(connfd, msg, strlen(msg), 0);  

关闭连接

完成数据交换后,务必关闭套接字以释放资源。以下是关闭套接字的标准方法:

close(connfd);

close(listenfd);

四、UDP与TCP的适用场景

UDP的应用场景:由于其无连接和低延迟,UDP特别适用于实时应用,例如网络游戏、视频会议、语音通话等。在这些场景中,丢失少量数据并不会显著影响用户体验,反而更在乎的是数据能快速到达。

TCP的应用场景:对于需要保证数据完整性和顺序的重要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TCP则是首选协议。其重传机制和流量控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传输。

相关推荐
悲伤小伞2 小时前
Linux_Socket_UDP
linux·服务器·网络·c++·网络协议·udp
学网络的APang3 小时前
Apache HTTP Server 2.4.65 详细安装教程(基于 CentOS 7)
运维·网络
FreeBuf_4 小时前
SesameOp 恶意软件滥用 OpenAI Assistants API 实现与 C2 服务器的隐蔽通信
运维·服务器·网络
tt5555555555555 小时前
Transformer原理与过程详解
网络·深度学习·transformer
翻斗花园牛图图-6 小时前
Linux网络——传输层协议UDP&&TCP
网络
yeapT6 小时前
网络传输协议的介绍——SSE
网络·websocket·http
QT 小鲜肉7 小时前
【QT/C++】Qt网络编程进阶:UDP通信和HTTP请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超详细)
c语言·网络·c++·笔记·qt·http·udp
闲人编程7 小时前
用Python和Telegram API构建一个消息机器人
网络·python·机器人·api·毕设·telegram·codecapsule
掘根7 小时前
【Docker】网络
网络·docker·容器
Grass Router 小草聚合路由8 小时前
GrassRouter融合通信设备-多链路聚合路由在各行业的应急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决方案
网络·多链路聚合·应急保障设备·多链路聚合通信设备·聚合路由·多卡聚合通信设备·5g聚合路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