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它的所有观察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观察者模式常用于实现事件处理系统、发布-订阅模式等。
  • 在项目中,我们使用RabbitMQ、Kafka、ActiveMQ等消息中间件来进行解耦、异步、广播、削峰 ,在设计模式中我们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也能达到解耦、异步的特点。下面我将介绍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的主要角色

  • Subject(主题):被观察的对象,包含对观察者的引用列表,并提供注册、移除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
  • Observer(观察者):定义一个更新接口,用于接收主题的通知。
  •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具体的主题,实现了主题接口,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
  •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具体的观察者,实现了观察者接口,响应主题的变化。

Java 实现观察者模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Java 观察者模式示例:

1. 定义观察者接口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处理业务逻辑
}
2. 定义主题接口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添加观察者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移除观察者
    void notifyObservers();// 通知所有观察者事件
}
3. 实现具体主题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ConcreteSubject() {
        this.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public void setMessage(String message) {
        this.message = message;
        notifyObservers();
    }
}
4. 实现具体观察者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模拟处理业务逻辑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
}
5.测试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Observer observer1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1");
        Observer 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2");
        Observer observer3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3");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3);
        System.out.println("----------------------向三个订阅者发送消息 First Message----------------------");
        subject.setMessage("First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向三个订阅者发送消息 Second Message----------------------");
        subject.setMessage("Second Message");
        System.out.println("----------------------依次一个订阅者并发送消息 Third Message-------------------------");
        subject.remove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setMessage("Third Message");
    }
}
6.结果
7.分析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可以做到可以向多个订阅者发送消息,而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订阅者放入observers容器里面,从而达到解耦的目的。

  • 而要达到异步 的功能,可以利用java的并发工具,比如线程、"ExecutorService"等。下面给出实现思路:

1.使用 ExecutorService:

使用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线程池,如 FixedThreadPool 或 SingleThreadExecutor,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2.异步通知:

在 notifyObservers 方法中,通过 executorService.submit() 提交任务,使得每个观察者的 update 方法在单独的线程中执行,达到了异步通知的效果。

3.资源管理:

在合适的时候调用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来关闭线程池,确保资源得到释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观察者模式的异步通知,使得观察者的 update 方法可以并发执行,提高了效率,避免了通知过程中阻塞的问题。

观察者模式在框架中的应用

1. Java Swing

Java Swing 中的事件处理模型大量使用了观察者模式。按钮点击、窗口关闭等事件的处理都是通过事件监听器实现的。

2. Spring Framework

Spring 框架中也广泛使用了观察者模式,特别是在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中。

  • ApplicationEvent 和 ApplicationListener : Spring 提供了一个事件机制,通过 ApplicationEventApplicationListener 实现观察者模式。
java 复制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Ev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Listen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event.ContextRefreshedEv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ContextRefreshed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ContextRefreshed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Context Refreshed Event received!");
    }
}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MyCustomEvent extends ApplicationEvent {
    public MyCustomEvent(Object source) {
        super(source);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CustomEvent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MyCustom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MyCustom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Custom Event received!");
    }
}

// 发布事件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Bean {
    private final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publisher;

    public MyBean(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publisher) {
        this.publisher = publisher;
    }

    public void publishEvent() {
        MyCustomEvent event = new MyCustomEvent(this);
        publisher.publishEvent(event);
    }
}
3. Google Guava

Google Guava 提供的 EventBus 是一种实现发布-订阅(Pub/Sub)模式的工具,它的实现也是采用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设计模式。,它广泛应用于解耦事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 EventBus 中,事件生产者和事件消费者可以彼此独立地工作,彼此无需直接依赖。

观察者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 解耦:观察者和主题之间是抽象耦合的,可以独立扩展观察者和主题。
  2. 动态订阅:观察者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或移除。
  3. 灵活性:可以在不修改主题类的情况下增加新的观察者,实现了开闭原则。
缺点
  1. 可能引起性能问题:如果观察者较多,通知所有观察者可能会比较耗时。
  2. 可能导致内存泄漏:如果观察者没有及时被移除,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使用场景

  1. 事件处理系统:GUI 事件监听,按钮点击事件。
  2. 发布-订阅系统:消息队列,订阅推送服务。
  3. 数据变化通知:数据模型变化通知视图更新,类似于 MVC 模式中的观察者角色
相关推荐
李广坤6 小时前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8 小时前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8 小时前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9 小时前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9 小时前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设计模式
阿无,12 小时前
java23种设计模式之前言
设计模式
Asort13 小时前
JavaScript设计模式(八):组合模式(Composite)——构建灵活可扩展的树形对象结构
前端·javascript·设计模式
数据智能老司机13 小时前
数据工程设计模式——数据基础
大数据·设计模式·架构
笨手笨脚の15 小时前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aop·动态代理·结构型设计模式
Overboom1 天前
[C++] --- 常用设计模式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