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time.After()的作用

time.After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函数,它返回一个用于读取的单向通道(<-chan time.Time),这个通道会在指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发送当前时间。这个机制常被用于实现超时控制、延迟执行等场景。

应用场景:

1.延迟执行、定时任务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 等待3秒
	timer := time.After(3 * time.Second)

	// 阻塞等待time.After的通道发送时间
	x := <-timer
	fmt.Println(x)
	// 当上面的<-timer执行后,说明已经等待了5秒
	fmt.Println("3秒已过")

	// 你可以继续执行你的逻辑...
}

2.超时控制

time.After还常用于实现超时控制。比如,你可能在发送一个HTTP请求时,不希望这个请求无限制地等待响应,而是想在某个超时时间后停止等待并处理超时逻辑:

超时控制应该是非常常见的使用场景。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ioutil"
	"net/http"
	"time"
)

func main() {
	client := &http.Client{
		Timeout: 10 * time.Second, // 设置客户端超时时间
	}

	// 模拟一个可能会超时的请求
	resp, err := client.Get("http://example.com/may-timeout")
	if err != nil {
		fmt.Println("请求错误:",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 使用time.After实现读取响应体的超时
	done := make(chan bool, 1)
	go func() {
		// 模拟读取响应体,实际中可能是ioutil.ReadAll(resp.Body)
		// 这里用time.Sleep模拟耗时操作
		time.Sleep(2 * time.Second)
		done <- true
	}()

	select {
	case <-done:
		// 读取成功
		body, _ := ioutil.ReadAll(resp.Body)
		fmt.Println("读取响应体成功:", string(body))
	case <-time.After(1 * time.Second):
		// 超时
		fmt.Println("读取响应体超时")
	}
}

超时控制channel结合了select。

3.time.Sleep和time.After的差异

time.Sleep和time.After什么区别?

time.Sleep 较为简单直接。

time.After 返回通道(channel),读取通道时阻塞来实现。

相关推荐
Passion不晚7 分钟前
Spring Boot 入门:解锁 Spring 全家桶
spring boot·后端·spring
NuyoahC27 分钟前
Python语法(二)——函数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
灵嗅28 分钟前
python qt5 常用
开发语言·qt
蜡笔小流43 分钟前
Flask 第六课 -- 路由
后端·python·flask
江凡心44 分钟前
Qt 每日面试题 -2
开发语言·数据库·qt·面试
怪人细胞1 小时前
【远程调用PythonAPI-flask】
后端·python·flask
为啥不吃肉捏1 小时前
C++/Qt 集成 AutoHotkey
开发语言·c++·qt
代码吐槽菌1 小时前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点餐系统【附源码】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后端·mysql·计算机专业
努力学习的小廉1 小时前
【C++】—— string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
凌晨五点的星1 小时前
网络安全-webshell绕过,hash碰撞,webshell绕过原理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