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系列-9 Vue3生命周期和computed和watch

背景

本文介绍Vue3的生命周期和钩子函数,鉴于篇幅允许以及防止前端文章过于分散,因此将watch和computed部分之前的学习笔记也整理到本文中。这三部分是三个知识点。watch可以与pinia的$subscribe状态监听进行比较学习。

1.组件生命周期

vue的每个组件的生命周期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建、挂载、更新、销毁;每个阶段的前后都提供了钩子函数,让开发者有机会在特定阶段运行自己的代码。这些钩子函数叫做生命周期钩子。

1\] setup : 最早执行的钩子函数, 在创建组件之前执行; \[2\] onBeforeMount和onMounted:组件挂载前后之前的函数; \[3\] onBeforeUpdate和onUpdated:组件更新前后执行的函数; \[4\] onBeforeUnmount和onUnmounted:组件卸载前后执行的函数; 具体使用方式如下所示: ```html ``` 组件加载后,Console控制台显示如下: ```shell setup before mount after mount ``` 当点击addNumBtn时,当前组件发生变化,触发更新事件,Console控制台显示如下: ```shell before update after update ``` **说明**:以onBeforeMount为例进行说明,在setup中执行onBeforeMount(函数参数),表示注册该组件在挂载前执行的方法,函数参数实际的执行时机为组件挂载前。VUE在生成和挂载组件时,按照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子节点挂载完成后,才挂载父节点,即服务启动后,App.vue是最后一个挂载的组件。 ## 2.computed computed是vue3提供的响应式计算属性,可以根据其他响应式数据的变化而自动更新自身的值,并渲染到组件上。通过使用getter函数和setter函数来实现,访问计算属性时会调用getter计算并缓存计算结果;当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事,会再次调用getter计算并缓存新的计算结果;当修改计算属性时,调用setter函数进行更新。 > 说明: computed使用缓存是为了减少计算次数以提高性能;只有数据发生才会重新计算 以下通过案例进行介绍: ```javascript ``` 在页面上,点击**修改按钮** 时,num和computedNum在页面上发送变化。 如果新增一个按钮用于修改computedNum的值并触发修改,此时页面不会发生变化,浏览器控制台告警显示:`[Vue warn] Write operation failed: computed value is readonly.`即上述给computed传递一个函数的语法定义的计算属性为只读(不可写)。 如要求computed计算属性支持可读写,需要按如下方式修改: ```javascript // 只读 let computedNum = computed( ()=>{return num.value * 100;} ) // 可读可写 let computedSetNum = computed({ get(){ return num.value * 123; }, set(value) { num.value=value; } }); ``` **说明**:computed传递一个对象,对象包含了get()和set(value)方法,分别用于读数据和写数据时调用。 ## 3.watch 在"前端系列-8 集中式状态管理工具pinia"中介绍过可以通过store对象的$subscribe监听状态的变化,一般用于全局变量,而组件内部的变量可用watch实现监听。 watch一般用于监听ref和reactive包装的响应式对象,以及它们构成的数组。在不同场景下,watch使用方式有所区别,以下结合案例分章节分别进行介绍。 ### 3.1 ref基本变量 > 监听基本变量 ```javascript const num = ref(0) watch(num,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num updated', newValue) }) ``` 在setup中直接调用watch方法进行注册监听,同时传递两个参数: \[1\]要监听的变量和\[2\]处理函数。其中, 处理函数有两个入参,分别表示更新后的值和更新前的值;当监听的变量发生变化时,处理函数会被调用。 ### 3.2 ref 对象变量 ref对象被watch时,需要多传入一个配置对象,用于指定深度递归;否则监听的是ref对象的地址,即ref属性发生变化时,watch监听不会被触发。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下: ```javascript const person = ref({ name: 'ewen', age: '19', address: { country: 'CN', area: 'NanJing' } }) watch(person,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person update', newValue) }, { deep: true } ) ``` `{ deep: true }`对象deep表示是否进行深度递归,即子孙属性变化时,是否触发watch监听。 初次之外,还可以配置 immediate项,true表示立即触发(创建watch监听时触发,旧值为空),false表示第一次更新时触发。 ### 3.3 reactive对象变量 #### 3.3.1 监听整个变量 ```javascript const person = reactive({ name: 'ewen', age: '19', address: { country: 'CN', area: 'NanJing' } }) watch(person,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person update', newValue) }) ``` 当person的属性(含属性的子属性...)有变化时,都会触发watch监听。 #### 3.3.2 监听变量的某个属性 ```javascript // 监听整个person对象 watch(person, (newValue, oldValue) => {...} // 等价于 watch(() => person, (newValue, oldValue) => {...} // 监听person对象的某个属性 watch( () => person.name, (newValue, oldValue) => {...} ``` ### 3.4 组合监听 当多个ref对象、reactive对象变化时触发相同的逻辑(如打印日志),可以分别定义watch监听;也可对这些对象进行组合监听。将前面的变量修改为数组即可,如下所示: ```javascript // 使用时注意监听变量和参数的对应顺序 watch([() => num, person.name], ([newNum, newPerson], [oldNum, oldPerson]) => { console.log('data updated') }) ```

相关推荐
小满zs13 分钟前
React-router v7 第一章(安装)
前端·react.js
程序员小续19 分钟前
前端低代码架构解析:拖拽 UI + 代码扩展是怎么实现的?
前端·javascript·面试
wangpq27 分钟前
微信小程序地图callout气泡图标在ios显示,在安卓机不显示
前端·vue.js
curdcv_po30 分钟前
Vue3 组件通信方式全解析
前端
Auroral15635 分钟前
基于RabbitMQ的异步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前端·后端
栗筝i35 分钟前
Spring 核心技术解析【纯干货版】- XV:Spring 网络模块 Spring-Web 模块精讲
前端·网络·spring
打野赵怀真38 分钟前
H5如何禁止动画闪屏?
前端·javascript
zhangxingchao38 分钟前
关于浮点数的思考
前端
Riesenzahn38 分钟前
你喜欢Sass还是Less?为什么?
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