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关于小模型或者端侧大模型

今年有个有趣的现象,大厂分别推出能够在端侧运行的小模型

Microsoft:Phi-3 Vision 4.2b,支持 文本、图像输入,可以运行在 surface 上

Google:Gemini Nano 1.8b/3.2b,支持文本,可以运行在手机上

Apple:Apple Intelligence 3b,支持文本图像,可以运行在手机上

意味着,大厂们都想通过大模型来强化自家系统的竞争力,端侧的大模型可以更快的响应用户,体验上更加丝滑,也可以结合云端大模型来提供更加准确和高质量的回答。

且,端侧大模型不仅仅可以用于 chat 场景,也可以用于端侧推理和决策,作为其他功能的基石,因为端侧没有隐私和 token 费用问题,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去做

例如 windows recall 功能,其通过定期的截图和系统级的一些 meta 信息,来理解、存储、分析用户行为,可以解决用户 "我上周看到的手机是在哪个网站" 这种跨时间和涉及隐私的问题。

我的观点一直是,一个有足够用户数据和算力的 算法/模型,一定是比用户更懂自己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单词记忆,在 qwerty learner 中用户是通过键盘输入来记忆单词的,那算法就可以拿到用户输入的速度、字母间的延迟等信息,来了解用户对每个单词的记忆程度,来更加合理的安排后续的复习甚至是学习计划,这一定比用户自己安排的复习计划质量更高

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模型调用和隐私信息,而端侧模型都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更加深入的去做。

另一个问题,既然说越大的模型成本越高,为什么是大模型风风火火一年多后,才有高质量的小模型? 以及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能从小模型做起?

这两个其实是一个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小模型都是在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蒸馏等类似技术训练而来,小模型的能力依赖于大模型能力的发展。但该训练速度非常快,微软的 phi-3 Vision 仅训练了 1.5 天,即小模型可以很快的跟上大模型的发展。

当大模型成为用户的刚需和生态的基石,端侧硬件发展也会跟上,我们未来肯定会看到更快 更强 更大的模型在端侧运行

最后,让我们抛开一切限制想象一下,未来我们会有一个终端,它可以不间断采集我们的屏幕、生活、声音等信息,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加载不同的知识库,并在端侧进行储存和索引。其也拥有调用系统和互联网服务进行行动的能力,也能通过多层调用进行逻辑长考的能力。

那么,"还有贾维斯什么事?",那么,"还有人类什么事",那么.....

相关推荐
猫头虎-人工智能4 小时前
NVIDIA A100 SXM4与NVIDIA A100 PCIe版本区别深度对比:架构、性能与场景解析
gpt·架构·机器人·aigc·文心一言·palm
冰 河4 小时前
‌最新版DeepSeek保姆级安装教程:本地部署+避坑指南
人工智能·程序员·openai·deepseek·冰河大模型
win4r9 小时前
🚀用MCP为AutoGen开挂接入各种工具和框架!Cline零代码开发MCP Server实现接入LangFlow进行文档问答!利用MCP Server突破平
aigc·openai
无奈何杨1 天前
免费使用满血版DeepSeek-R1的多种方案
openai·deepseek
极客密码1 天前
大厂出品!三个新的 DeepSeek 平替网站
aigc·cursor·deepseek
Jamence1 天前
国产开源PDF解析工具MinerU
人工智能·pdf·aigc
AIGC安琪1 天前
【Stable Diffusion】SD迎来动画革命,AnimateDiff快速出图
人工智能·网络协议·tcp/ip·stable diffusion·aigc
花千树-0102 天前
Java中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Stanford NLP、Apache OpenNLP、DL4J
java·自然语言处理·nlp·aigc·apache
天天向上杰2 天前
通义灵码AI程序员
人工智能·aigc·ai编程
Linux猿2 天前
OpenAI Swarm 多智能体框架介绍
openai·多智能体·swarm·智能体·openai swarm·多智能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