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IO、AIO的区别

什么是IO?

I/O 描述了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通信的过程

程序在用户空间对操作系统的内核发起IO调用,具体 IO 的执行是由操作系统的内核来完成的。

当应用程序发起 I/O 调用后,会经历两个步骤:

  1. 内核等待 I/O 设备准备好数据
  2. 内核将数据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

BIO:同步阻塞IO。

应用程序发起 read 调用后,会一直阻塞,直到内核把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阻塞等待的是内核数据准备好和数据从内核态拷⻉到⽤户态这两个过程。不适用于高并发量

NIO:非阻塞IO。

⾮阻塞的 read 请求在数据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即返回,可以继续往下执⾏,此时应⽤程序不断轮询内核,直到数据准备A好,内核将数据拷⻉到应⽤程序缓冲区, read 调⽤才可以获取到结果**。**

问题:应用程序要一直轮询

基于非阻塞的I/O 多路复用模型。

**当内核数据准备好时,以事件通知应⽤程序进⾏操作。**于 Java 1.4 中引入,对应 java.nio 包。一个进程/线程维护多个 Socket,这个多路复用就是多个连接复用一个进程/线程。

select

    • 将已连接的 Socket 都放到⼀个**⽂件描述符集合**fd_set,然后调⽤ select 函数将 fd_set 集合拷⻉到内核⾥,让内核来检查是否有⽹络事件产⽣,检查的⽅式很粗暴,就是通过遍历 fd_set 的⽅式,当检查到有事件产⽣后,将此 Socket 标记为可读或可写, 接着再把整个 fd_set 拷⻉回⽤户态⾥,然后⽤户态还需要再通过遍历的⽅法找到可读或可写的 Socket,再对其处理。
    • select 使⽤固定⻓度的 BitsMap,表示⽂件描述符集合,⽽且所⽀持的⽂件描述符的个数是有限制的,在 Linux 系统中,由内核中的 FD_SETSIZE 限制, 默认最⼤值为 1024 ,只能监听 0~1023 的⽂件描述符。
    • 缺点:
      • 1.整个fd_set都需要从内核拷贝到用户态,浪费资源
      • 2.每次调用 select 都需要在内核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 fd_set
      • 每次调用 select 之前都需要遍历设置监听集合,重复工作

poll

    • poll 不再⽤ BitsMap 来存储所关注的⽂件描述符,取⽽代之⽤动态数组,以链表形式来组织,并没有太⼤的本质区别,只是突破了 select 的⽂件描述符个数限制(在 Linux 系统中,由内核中的 FD_SETSIZE 限制, 默认最⼤值为 1024 )

epoll

    • epoll 在内核⾥使⽤红⿊树来跟踪进程所有待检测的⽂件描述字,减少了内核和⽤户空间⼤量的数据拷⻉和内存分配
    • 内核⾥维护了⼀个链表来记录就绪事件,当⽤户调⽤ epoll_wait() 函数时,只会返回有事件发⽣的⽂件描述符的个数

AIO:NIO改进版,异步IO。

是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实现的,也就是应用操作之后会直接返回,不会堵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后续的操作。真正的异步 I/O 是内核数据准备好数据从内核态拷⻉到⽤户态这两个过程都不⽤等待

相关推荐
丨我是张先生丨11 分钟前
SQLSERVER 查找存储过程中某个变量
数据库
为java加瓦39 分钟前
Rust 的类型自动解引用:隐藏在人体工学设计中的魔法
java·服务器·rust
感谢地心引力43 分钟前
【Python】基于 PyQt6 和 Conda 的 PyInstaller 打包工具
数据库·python·conda·pyqt·pyinstaller
未来之窗软件服务1 小时前
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二十八)rust OIDC服务器—东方仙盟筑基期
服务器·rustdesk·仙盟创梦ide·东方仙盟
lypzcgf2 小时前
Coze源码分析-资源库-编辑数据库-后端源码-数据存储层
数据库·coze·coze源码分析·智能体平台·ai应用平台
jackaroo20202 小时前
后端_Redis 分布式锁实现指南
数据库·redis·分布式
liuy96152 小时前
迷你论坛项目
数据库
杨云龙UP3 小时前
小工具大体验:rlwrap加持下的Oracle/MySQL/SQL Server命令行交互
运维·服务器·数据库·sql·mysql·oracle·sqlserver
阿巴~阿巴~3 小时前
使用 C 语言连接 MySQL 客户端(重点)
服务器·数据库·sql·mysql·ubuntu
清水加冰3 小时前
【MySQL】SQL调优-如何分析SQL性能
数据库·sql·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