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在编程中,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控制对其的访问。代理可以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它们在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静态代理

定义:静态代理是在编译时创建代理类。代理类和被代理类都需要在编译时就确定下来,代理类实现了与被代理类相同的接口,并在其方法中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这种代理模式的代理类是固定的,不能在运行时改变。

特点

  • 代理类是在编译时生成的。
  • 代理类和被代理类在编译时是已知的。
  • 代理类需要显式地实现被代理类的接口。

示例

假设有一个接口 Subject 和一个实现类 RealSubject,现在需要创建一个代理类 ProxySubject 来控制对 RealSubject 的访问。

java 复制代码
//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 真实对象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
}

// 代理对象
public class Proxy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ProxySubject(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this.realSubject = real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ProxySubject: Before real request.");
        realSubject.request();
        System.out.println("ProxySubject: After real request.");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ProxySubject proxySubject = new ProxySubject(realSubject);
        proxySubject.request();
    }
}

输出

ProxySubject: Before real request.
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ProxySubject: After real request.

在这个示例中,ProxySubject 是静态代理,它在编译时就知道需要代理哪个 RealSubject 对象。

动态代理

定义 :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创建代理类。动态代理允许你在运行时生成代理对象,而不需要在编译时就确定代理类。Java 提供了 java.lang.reflect.Proxy 类和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来实现动态代理。

特点

  • 代理类是在运行时生成的。
  • 代理类和被代理类在运行时动态绑定。
  • 不需要显式地创建代理类,只需定义一个 InvocationHandler 实现即可。

示例

使用 Java 的动态代理来实现上述的代理功能:

java 复制代码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 真实对象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
}

// 动态代理处理器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Proxy: Before real request.");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System.out.println("Proxy: After real request.");
        return result;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Subject proxyInstance = (Subject) Proxy.newProxyInstance(
            realSubject.getClass().getClassLoader(),
            realSubject.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DynamicProxyHandler(realSubject)
        );
        proxyInstance.request();
    }
}

输出

Proxy: Before real request.
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Proxy: After real request.

在这个示例中,Proxy.newProxyInstance 方法创建了一个动态代理实例,它在运行时动态处理对 RealSubject 的方法调用。

区别总结

  1. 生成方式

    • 静态代理:代理类在编译时已存在,并且需要在编写代码时显式定义。
    • 动态代理:代理类在运行时生成,可以在运行时灵活地创建和修改。
  2. 灵活性

    • 静态代理:代理类的逻辑是固定的,修改代理行为需要修改代码并重新编译。
    • 动态代理 :可以通过 InvocationHandler 灵活地处理方法调用,无需修改现有代码。
  3. 使用场景

    • 静态代理:适用于代理逻辑较为固定,且代理类不需要在运行时变化的情况。
    • 动态代理:适用于代理逻辑动态变化或需要为多个类生成代理的场景,特别是在框架中经常使用。

这两种代理方式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代理方式。

相关推荐
付聪12105 小时前
装饰器模式
设计模式
扣丁梦想家5 小时前
设计模式教程: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
強云5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装饰器模式
c++·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強云5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外观模式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
鄃鳕6 小时前
单例模式【C++设计模式】
c++·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DanceDonkey8 小时前
多层代理模式解析Invocation
代理模式
allnlei8 小时前
懒加载代理模式(Lazy Initialization Proxy Pattern)
代理模式
扣丁梦想家9 小时前
设计模式教程: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強云9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小王子10249 小时前
设计模式Python版 迭代器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