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Redis构建缓存服务器

许多Web应用都将数据保存到 RDBMS中,应用服务器从中读取数据并在浏览器中显示。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访问的集中,就会出现RDBMS的负担加重、数据库响应恶化、 网站显示延迟等重大影响。

复制代码
Memcached/redis,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器。使用内存来存储数据,通过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加速动态Web应用、 提高可扩展性。
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优点:高可扩展性;分布式计算;低成本;架构的灵活性,半结构化数据;没有复杂的关系
缺点:没有标准化;查询功能有限
缓存服务器作用: 加快访问速度 ,缓解数据库压力

NoSQL

复制代码
NoSQL产品: redis,mongodb,memcached.
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
1.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数据---(Key-Value)的形式
set name  tom   set age 18  get age === 18 
2.缓存服务器: 加快访问速度 ,缓解数据库压力

memcached

Memcached,全称为"Memory Cache Daemon",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内存缓存系统。是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主要用于加速动态Web应用程序,减轻数据库负载,提升系统性能。它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从而加速了数据的读写操作,尤其是在需要频繁访问的数据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

详解参考Memcached介绍和详解_linux 启动 memcached-CSDN博客

1、特点

复制代码
1.内置内存存储方式。为了提高性能,memcached中保存的数据都存储在memcache内置的内存存储空间中。由于数据仅存在于内存中,重启操作系统会导致全部数据消失
2.简单key/value存储。服务器不关心数据本身的意义及结构,存储项由“键、过期时间、可选的标志及数据”四个部分组成;
3.不互相通信的分布式。服务器端没有分布式功能,各个memcached不会互相通信以共享信息,取决于客户端的实现:首先向memcached中添加“tokyo”,将“tokyo”传给客户端程序库后,客户端实现的算法就会根据“键”来决定保存数据的memcached服务器。服务器选定后,即命令它保存“tokyo”及其值。
Tokyo Tyrant 是由同一作者(Mikio Hirabayashi)开发的,它基于 Tokyo Cabinet 数据库,为 Tokyo Cabinet 提供了一个网络接口。Tokyo Tyrant 支持类似于 Memcached 的协议,使得它可以作为一个兼容 Memcached 的替代方案。
Tokyo Tyrant 的特点包括:
数据持久化: 相比于 Memcached,Tokyo Tyrant 支持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这意味着数据不会因为服务重启或主机重启而丢失。
更丰富的数据结构: Tokyo Tyrant 支持更多的数据结构和操作,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键值对存储。
更高级的功能: 包括事务支持等高级数据库特性。

2、服务框架

原理

复制代码
1、检查客户端的请求数据是否在memcached中,如有,直接把请求数据返回,不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路径操作为①②③⑦。
2、如果请求的数据不在memcached中,就去查数据库,把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同时把数据缓存一份到memcached中(memcached客户端不负责,需要程序明确实现),路径操作为①②④⑤⑦⑥。

3、配置安装Memcached

memcache能存放多少数据,取决于服务器本身的内存有多大。

Matlab 复制代码
1.安装----准备一台服务器
[root@memcached ~]# yum install memcached -y
[root@memcached ~]# systemctl start memcached  #启动
2.修改配置文件
[root@memcached ~]# vim /etc/sysconfig/memcached
PORT="11211"    ---监听的端口,默认11211.可以修改
USER="memcached"  -----用户
MAXCONN="1024"   -----默认并发,可以修改
CACHESIZE="64"    ------给的内存。默认是M
OPTIONS=""       ----监听的网络地址
然后把ip地址发给开发人员,开发的会使用api接口连接memcached.
测试:
[root@memcached ~]# yum install -y telnet   #安装telent
[root@memcached ~]# telnet 192.168.246.188 11211
Trying 192.168.246.188...
Connected to 192.168.246.188.
Escape character is '^]'.
set name 0 60 5    #设置名称为name的key
hello        #给name的值
STORED         #出现stored表示已经存储成功。
get name       #查询key值
VALUE name 0 5
hello
END
quit   ---退出
参数解释:
name:key的名字 自己定义
0:key的id号,需要和其他的key不一样
60:缓存过期时间,单位为秒,0为永远
5:字符串最大长度

4.不用Memcached原因

存储的数据类型单一,而且数据只能存储在内存中。无法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服务器重启,数据将消失。功能单一,不支持主从、集群、哨兵等功能

Redis服务

1.介绍

复制代码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可基于内存也可持久化的Key-Value数据库,采用单线程基于epoll模型实现IO多路复用非阻塞的处理模式。

redis的官网:redis.io注:域名后缀io属于国家域名,是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即英属印度洋领地

1.1 redis的特点

复制代码
1.丰富的数据结构  -----Redis支持五种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list(列表),set(集合)及zset(sorted set:有序集合)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2.支持持久化
3.支持主从、集群、哨兵
4.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5.pub/sub模式的发布、订阅消息队列服务器

2.2 redis和memcache的区别

复制代码
redis和memcache比较 
1).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了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2).Redis支持master-slave(主-从)模式应用 
3).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
4).Memcached是多线程,非阻塞IO复用的网络模型,而redis单线程基于epoll模型实现IO多路复用的处理模式

安装Redis

1、安装单机版redis

Matlab 复制代码
~]# mkdir -p /data/application     ---创建工作目录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9.tar.gz   ---下载redis
~]# tar xzf redis-4.0.9.tar.gz -C /data/application/    ---解压
~]# cd /data/application/
application]# mv redis-4.0.9/ redis 
application]# cd redis/
redis]# yum install -y gcc make  #安装编译工具
redis]# make
注:如果报错请将刚才解压的安装包删除掉,再次重新解压并进行make安装即可。
redis]# cp redis.conf redis.conf.bak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
bind 192.168.246.202  #只监听内网IP
daemonize yes     #开启后台模式将no改为yes
port 6379                      #端口号
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本地数据库存放持久化数据的目录该目录-----需要存在
requirepass 1122334 #设置密码
logfile "/var/log/redis.log"  #设置日志存放路径与日志名.默认不设置,当前目录
​
timeout 0 #客户端空闲多少秒后,服务端侧断开连接,0代表不断开连接
tcp-keepalive 300 #TCP连接保活,如果该选项配置不为0,则Redis将周期性地向客户端发
 送ACK请求,以检查客户端是否已经挂掉,对于无响应的客户端则会关闭其连接,默认为300秒。
databases 16 #数据库的数量,默认使用第0个数据库,可以通过"SELECT 1"命令选择第一个数据库
创建存放数据的目录
[root@redis-master redis]# mk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启动
[root@redis-master redis]#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关闭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ps -ef | grep 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kill -9 redis进程号
配置redis为systemctl启动
[root@redis-master redis]# cd /lib/systemd/system
[root@redis-master system]# vim redis.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edis
After=network.target
​
[Service]
ExecStart=/data/application/redis/src/redis-server /data/application/redis/redis.conf  --daemonize no
ExecStop=/data/application/redis/src/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
​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参数详解:
• [Unit] 表示这是基础信息 
• Description 是描述
• After 是在那个服务后面启动,一般是网络服务启动后启动
​
• [Service] 表示这里是服务信息 
• ExecStart 是启动服务的命令
• ExecStop 是停止服务的指令
​
• [Install] 表示这是是安装相关信息 
• WantedBy 是以哪种方式启动:multi-user.target表明当系统以多用户方式
(默认的运行级别)启动时,这个服务需要被自动运行。
===================
8.启动服务:
[root@redis-master system]# systemctl daemon-reload  #重新加载
[root@redis-master system]#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ice
Matlab 复制代码
登陆redis
[root@redis-master system]# cd /data/application/redis/src/
[root@redis-master src]# ./redis-cli -h 192.168.246.202 -p 6379 -a 1122334
192.168.246.202:6379> ping     ---测试redis是否可以用
PONG
单机版redsi已经部署完成。将ip和端口发给开发就可以了。

redis操作

Matlab 复制代码
string字符串类型
string 是 redis 最基本的类型,一个 key 对应一个 value。
​
192.168.246.202:6379> set name xiaoming #设置key--name,并设置值--(string类型)
OK
192.168.246.202:6379> get name    #获取到key
"xiaoming"
192.168.246.202:6379> EXPIRE name 15  #设置key为'name'的数据过期时间为15秒
192.168.246.202:6379> ttl name  #查看当前key为'name'的剩余生命周期时间
​
Set(集合)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
添加一个 string 元素到 key 对应的 set 集合中,成功返回1,如果元素已经在集合中返回 0,如果 key 对应的 set 不存在则返回错误。
192.168.246.202:6379> sadd myset redis
(integer) 1
192.168.246.202:6379> sadd myset zabbix
(integer) 1
192.168.246.202:6379> sadd myset rabbitmq
(integer) 1
192.168.246.202:6379> sadd myset redis
(integer) 0
192.168.246.202:6379> smembers myset 
1) "rabbitmq"
2) "zabbix"
3) "redis"
注意:以上实例中 redis 添加了两次,但根据集合内元素的唯一性,第二次插入的元素将被忽略。
​
查看key的类型
192.168.246.202:6379> type myset
set
192.168.246.202:6379> type name
string
​
查看所有的key
192.168.246.202:6379> keys *       #查看当前库的所有数据
192.168.246.202:6379> ​EXISTS name  #判断key为'name'的数据存在不存在,存在返回1
192.168.246.202:6379> ​STRLEN name  #查看key为'name'的字符串长度
删除某个key
192.168.246.202:6379> del myset
(integer) 1
192.168.246.202:6379> keys *
1) "qianfeng1"

redis的相关工具

复制代码
./redis-cli           #redis的客户端
./redis-server        #redis的服务端
./redis-check-aof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AOF文件
./redis-sentinel      #用于哨兵管理

2、数据持久化

即把数据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如磁盘)。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复制代码
一、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redis7.0以下默认RDB开启
1. RDB(Redis DataBase)是将Redis存储的数据生成快照并定期将其写入磁盘。
(1)周期性:RDB是在不同的时间点生成快照,可以通过配置定期进行快照的频率。
(2)不影响数据写入:RDB会启动子进程进行备份,当前进程继续提供数据的读写。当备份完成,才替换老的备份文件。
(3)高效:RDB可以一次性还原所有数据,恢复速度较快。
(4)完整性较差:由于RDB是周期性生成快照,所以在快照生成之间可能会有一些数据丢失,无法完整地恢复到故障点之后的数据。
2. AOF(Append Only File)则是通过将所有Redis的写操作以追加的方式记录在磁盘上来实现持久化的。AOF文件以文本格式存储,它记录了每一条写操作指令,包括写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1)实时性:AOF将redis执行过的写指令记录下来,可以实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2)完整性较好:AOF记录了所有写指令,所以在redis重启后可以通过重放这些指令来完整地恢复数据。
(3)体积大:因为AOF记录了所有写指令,所以相比于RDB,AOF文件会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
====================================================================================
二、RDB和AOF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redis重启的话,则会优先采用AOF方式来进行数据恢复,这是因为AOF方式的数据恢复完整度更高。
三、如何选择方式?
缓存:不用开启任何持久方式
对于双开的情况,可以同时使用RDB和AOF两种方式。因为RDB方式的数据不是实时的,但在同时使用两种方式时,Redis服务器只会选择AOF文件进行数据恢复,所以RDB可以作为备用的手段。
写入速度快 ------------AOF
写入速度慢 ------------RDB
根据以上特点,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来选择持久化方式:
如果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并且可以承受稍微慢一些的写入性能,可以选择使用AOF方式。
如果对写入性能要求较高,并且可以接受一定的数据完整性损失,可以选择使用RDB方式。
如果对磁盘空间敏感,可以选择使用RDB方式,因为RDB文件通常比AOF文件体积小。 

持久化配置

Matlab 复制代码
1、RDB默认开启:
[root@redis-master src]# cd ..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redis.conf
#dbfilename: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dir: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
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snapshot触发的时机,save <seconds> <changes>  
##如下为900秒后,至少有一个变更操作,才会snapshot  
##对于此值的设置,需要谨慎,评估系统的变更操作密集程度  
##可以通过 save ""来关闭snapshot功能,#save ""即开启快照  
#save时间,以下分别表示时间隔900s更改1个key进行持久化存储;时隔300s更改10个key进行存储;
时隔60s更改10000个key进行存储。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yes代表当使用bgsave命令持久化出错时候停止写RDB快照文件,no表明忽略错误继续写文件,"错误"
可能因为磁盘已满/磁盘故障/OS级别异常等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是否启用rdb文件压缩,默认为"yes",压缩往往意味着"额外的cpu消耗",同时也意味着较短的网络
传输时间  
rdbcompression yes 
注意:每次快照持久化都是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到磁盘一次,如果数据量大的话,而且写操作比较多,
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操作,会严重影响性能,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
甚至数秒。

7.0版本redis

Matlab 复制代码
redis从6.2版本以上rdb快照的配置发生变化,需要手动设置自动出发规则。
[root@redis-master redis-7.0.9]# vim redis.conf
Matlab 复制代码
测试:
[root@redis-master redis-7.0.9]# src/redis-cli -h 192.168.246.202 -a 1122334
192.168.246.202:6379> set name jim 
OK
192.168.246.202:6379> set age 12
OK
192.168.246.202:6379> set sex m
ok
192.168.246.202:6379> exit
[root@redis-master redis-7.0.9]# ls data/
dump.rdb
3、AOF默认关闭--开启
[root@redis-master src]# cd ..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
Matlab 复制代码
1、此选项为aof功能的开关,默认为"no",可以通过"yes"来开启aof功能,只有在"yes"下,
aof重写/文件同步等特性才会生效
===================================
2、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3、指定aof操作中文件同步策略,有三个合法值:always everysec no,默认为everysec
appendfsync everysec  
always     #每次有数据修改发生时都会写入AOF文件。
everysec  #每秒钟同步一次,该策略为AOF的缺省策略
no          #从不同步。高效但是数据不会被持久化

开启持久化功能后,重启redis后,数据会自动通过持久化文件恢复

拓展RDB快照数据迁移和恢复:

redis数据库备份与恢复(dump.rdb快照方式),两台机器

Matlab 复制代码
做备份机器的redis.conf配置文件内容:
dbfilename dump.rdb
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rdbcompression yes
Matlab 复制代码
迁移的机器上
备份数据:
[root@redis-slave-1 redis]# src/redis-cli 
127.0.0.1:6379> set name3 qianfeng
OK
127.0.0.1:6379> set name4 tianyun
OK
127.0.0.1:6379> BGSAVE   执行备份,或者敲SAVE
[root@redis-slave-1 redis]# ls data/
dump.rdb
恢复数据的机器:
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
Matlab 复制代码
迁移机器将备份数据远程传输到恢复机器
[root@redis-slave-1 redis]# scp data/dump.rdb 192.168.62.135:/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
将dump.rdb数据文件存放到配置文件制定的目录下,直接启动即可
[root@redis-master redis]#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
[root@redis-master redis]# src/redis-cli
[root@redis-master redis]#
127.0.0.1:6379> get name3
"qianfeng"
127.0.0.1:6379> get name4
"tianyun"

redis主从配置

主从简介
1、主从 -- 用法

像MySQL一样,redis是支持主从同步的,而且也支持一主多从以及多级从结构。主从结构,一是为了纯粹的冗余备份,二是为了提升读性能,比如很消耗性能的SORT就可以由从服务器来承担。redis的主从同步是异步进行的。

2、主从同步原理
复制代码
主从同步流程
从服务器发送SYNC指令给主服务器。
主服务器接收到SYNC指令后,执行BGSAVE指令,创建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数据持久化工作,将主服务器的数据写入RDB文件。
在数据持久化期间,主服务器将执行的写指令缓存在内存中,不直接执行。
BGSAVE指令执行完成后,主服务器将持久化好的RDB文件发送给从服务器。
从服务器将RDB文件存储到磁盘上,并将其读取到内存中,完成数据的同步。
主服务器将在数据持久化期间缓存的写指令以Redis协议的格式发送给从服务器。
从服务器接收到写指令后,按照顺序执行这些指令,使得从服务器与主服务器的数据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多个从服务器同时发送SYNC指令,主服务器也只会执行一次BGSAVE指令,并将持久化好的RDB文件发送给多个从服务器。这样可以确保主服务器只进行一次数据持久化操作,提高了性能和效率。 
复制代码
BGSAVE指令:
在后台异步(Asynchronously)保存当前数据库的数据到磁盘。
BGSAVE 命令执行之后立即返回 OK ,然后 Redis fork 出一个新子进程,原来的 Redis 进程(父进程)继续处理客户端请求,而子进程则负责将数据保存到磁盘,然后退出。
3、部署三台机器redis---主从同步
Matlab 复制代码
redis-master----192.168.246.202
redis-slave-1-----192.168.246.203
redis-slave-2-----192.168.246.204
1.首先三台服务器将redis部署完成。
2.编辑master的redis配置文件:
[root@redis-master ~]# cd /data/application/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redis.conf

redis 7

Matlab 复制代码
关闭protected-mode模式,此时任意ip可以直接访问,也不需要密码
开启protected-mode保护模式,需配置bind ip或者设置访问密码
​
当前master并没有关闭加密保护!!需要手动关闭
2.修改slave1的配置文件:
[root@redis-slave-1 ~]# cd /data/application/redis/
[root@redis-slave-1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0.0.0.0监听所有

redis7 新版本

3.修改slave2的配置文件
[root@redis-slave-2 ~]# cd /data/application/redis/
[root@redis-slave-2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

redis7

Matlab 复制代码
4.重启三台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systemctl restart redis.service  #或者
[root@redis-master redis]#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Matlab 复制代码
5.测试主从
1.在master上面执行
[root@redis-master redis]# cd src/
[root@redis-master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set name jack
OK
127.0.0.1:6379> get name
"jack"
127.0.0.1:6379>
2.分别在slave-1和slave-2上面执行:
[root@redis-slave-1 redis]# cd src/
[root@redis-slave-1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get name
"jack"
127.0.0.1:6379>
[root@redis-slave-2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get name
"jack"
127.0.0.1:6379>
​
查看复制状态
master执行: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92.168.246.203,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490,lag=0
slave1:ip=192.168.246.204,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490,lag=1
==============================================================================
slave上面执行: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92.168.246.202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主从同步部署完成!

7.redis-sentinel---哨兵模式

1、哨兵简介:Redis Sentinel

Sentinel(哨兵)是用于监控redis集群中Master状态的工具,其已经被集成在redis2.4+的版本中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由一个或多个Sentinel实例组成的Sentinel系统可以监视任意多个主服务器,以及这些主服务器属下的所有从服务器,并在被监视的主服务器进行下线时,自动将下线主服务器属下的某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然后由新的主服务器代替已下线的主服务器继续处理命令请求。

2、作用
复制代码
1) 检测Master状态
2) 主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自动将其中一个Slave转换为Master,将之前的Master作为Slave 。Master-Slave切换后,sentinel的监控目标会随之调换 
3、工作模式
复制代码
1):每个Sentinel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向它所知的Master,Slave以及其他 Sentinel 实例发送一个 PING 命令 

2):如果一个实例距离最后一次有效回复 PING 命令的时间超过 down-after-milliseconds 选项所指定的值,则这个实例会被 Sentinel 标记为主观下线。 有效回复可以是: +PONG 、 -LOADING 或者 -MASTERDOWN
​
3):如果一个Master被标记为主观下线,则正在监视这个Master的所有 Sentinel 要以每秒一次的频率确认Master的确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 
​
4):当有足够数量的 Sentinel(大于等于配置文件指定的值)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确认Master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 则Master会被标记为客观下线 
​
ps:quorum 的值一般设置为哨兵个数的二分之一加1,例如 3 个哨兵就设置 2。
4、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
复制代码
主观下线:Subjectively Down,简称 SDOWN,指的是当前 Sentinel 实例对某个redis服务器做出的下线判断。 
客观下线:Objectively Down, 简称 ODOWN,指的是多个 Sentinel 实例在对Master Server做出 SDOWN  判断,并且通过 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命令互相交流之后,得出的Master  Server下线判断,然后开启failover
复制代码
如何故障转移?
前面说过,为了更加“客观”的判断主节点故障了,一般不会只由单个哨兵的检测结果来判断,而是多个哨兵一起判断,这样可以减少误判概率,所以哨兵是以哨兵集群的方式存在的。
​
那么问题来了,由哨兵集群中的哪个节点进行主从故障转移呢?
​
这时候,还需要在哨兵集群中选出一个 leeder,让 leeder 来执行主从切换。选举 leeder 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投票的过程,在投票开始前,肯定得有个「候选者」。
​
那谁来作为候选者呢?
哪个哨兵节点判断主节点为「客观下线」,这个哨兵节点就是候选者,所谓的候选者就是想当 Leader 的哨兵。
5、配置哨兵模式
Matlab 复制代码
1.每台机器上修改redis主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设置:bind 0.0.0.0   ---已经操作
2.每台机器上修改sentinel.conf配置文件:修改如下配置
[root@redis-master src]# cd ..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sentinel.conf
daemonize yes #设置哨兵放后台运行
logfile "/var/log/sentinel.log" #设置哨兵日志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0.0.0.137 6379 2 
#当集群中有2个sentinel认为master死了时,才能真正认为该master已经不可用了。
 (slave上面写的是master的ip,master写自己ip)
sentinel auth-pass mymaster 1122334 
#如果设置了密码那就需要指定密码,否则不需要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3000 #设置为3秒,默认30秒   
#单位毫秒,设置了主机多少秒无响应,则认为挂了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0000   
#故障转移的超时时间,设置为10秒,默认180000,即3分钟
​
protected-mode no  #关闭加密模式--新添加到sentinel配置文件中  ----老版本中需要添加
​
3.每台机器启动哨兵服务:
[root@redis-master redis]# ./src/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
注意:在生产环境下将哨兵模式启动放到后台执行:     
./src/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 --老版本

将master的哨兵模式退出,再将redis服务stop了,在两台slave上面查看其中一台是否切换为master:(没有优先级,为选举切换)

Matlab 复制代码
^C4854:signal-handler (1564349039) Received SIGINT scheduling shutdown...
4854:X 29 Jul 05:23:59.592 # User requested shutdown...
4854:X 29 Jul 05:23:59.592 # Sentinel is now ready to exit, bye bye...
[root@redis-master redis]# systemctl stop redis.service

在slave机器上面查看:

新版本通过查看日志与集群信息即可判断主从是否切换。

面试

复制代码
redis有哪些好处
(1) 速度快,因为数据存在内存中.
(2) 支持丰富数据类型,支持string,list,set,sorted set,hash
(3) 支持事务,操作都是原子性,所谓的原子性就是对数据的更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4) 丰富的特性:可用于缓存,消息,按key设置过期时间,过期后将会自动删除
redis相比memcached有哪些优势
(1) memcached所有的值均是简单的字符串,redis作为其替代者,支持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
(2) redis可以持久化其数据,支持主从和哨兵
redis常见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
(1) Master最好不要做任何持久化工作,如RDB内存快照和AOF日志文件
(2) 如果数据比较重要,某个Slave开启AOF备份数据,策略设置为每秒同步一次
(3) 为了主从复制的速度和连接的稳定性,Master和Slave最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4) 尽量避免在压力很大的主库上增加从库
​
redis集群的工作原理
一主多从+哨兵模式(keepalived)

redis--快照

快照,主要涉及的是redis的RDB持久化相关的配置
用如下的指令来让数据保存到磁盘上,即控制RDB快照功能:
save <seconds> <changes>
举例
save 900 1 //表示每15分钟且至少有1个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save 300 10 //表示每5分钟且至少有10个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save 60 10000 //表示每60秒至少有10000个key改变,就触发一次持久化
如果想禁用RDB持久化的策略,只要不设置任何save指令就可以,或者给save传入一个空字符串参数
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就像这样:
save ""

安全:为redis加密

复制代码
可以要求redis客户端在向redis-server发送请求之前,先进行密码验证。当你的redis-server处于一个不太可信的网络环境中时,相信你会用上这个功能。由于redis性能非常高,所以每秒钟可以完成多达15万次的密码尝试,所以你最好设置一个足够复杂的密码,否则很容易被黑客破解。
requirepass 1122334
这里我们通过requirepass将密码设置成“1122334”。
# src/redis-cli -h 192.168.198.167 -p 6379 -a 1122334

练习

Matlab 复制代码
1.redis与哨兵的端口分别是多少?6379  26379
2.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
(1)数据模型:Redis是基于键值对的存储系统,支持更多的数据结构和丰富的操作命令,如字符串、
哈希、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等。Memcached则只支持简单的键值对。
(2)内存管理:Redis可以使用持久化机制将数据写入磁盘,以避免数据丢失。Memcached仅将数据存
储在内存中,不提供持久化机制。
(3)多线程支持:Redis使用单线程模型,在高并发情况下可能存在性能瓶颈。而Memcached使用多线
程模型,能够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
(4)数据分片:Redis支持数据分片来实现横向扩展,以提供更高的并发性能和容量。Memcached在分
布式环境下需要依赖客户端来实现数据分片。
3.什么是主观下线?
主观下线是指一个哨兵节点对某个Redis节点的单独判断,认为该节点已经下线或失效。主观下线是哨兵
节点自主判断的结果,可以是由于节点无法响应心跳检测或其他故障原因。当一个哨兵节点对某个Redis 
节点做出主观下线判断后,它会广播该信息给其他哨兵节点。
4.什么是客观下线?
客观下线是指多个哨兵节点通过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命令交流后达成的共识,认为某
个Redis主节点已下线或失效,需进行故障转移。客观下线需要多个哨兵节点达成一致判断,更为可靠。
5.哨兵的作用是什么?
监控:哨兵负责监控 Redis 服务器的状态,包括实时监测服务器是否在线、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主节点
是否下线等。
故障转移:当主节点下线时,哨兵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将一个从节点晋升为新的主节点,并通知其他
节点更新配置。
6.redis持久化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1)RDB(Redis Database)持久化
RDB 是将 Redis 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到磁盘上的持久化方式。
它可以通过配置 Redis 的 save 和 bgsave 参数来触发,也可以通过调用 SAVE 和 BGSAVE 命令手
动触发。RDB 持久化会生成一个二进制的快照文件,其中包含了 Redis 当前状态下的所有数据。RDB 
持久化是一种紧凑和高效的方式,适用于备份和恢复。

(2)AOF(Append-Only File)持久化
AOF 是以日志的形式记录Redis的所有写操作命令,将这些命令顺序追加到一个日志文件中。通过配置 
Redis 的 appendonly 参数为 yes,启用 AOF 持久化。AOF 持久化方式更加耗时和占用磁盘空间,
但是它能够提供更好的数据持久性保证。在 Redis 启动时,通过将 AOF 文件中的命令重新执行一遍,
可以将数据恢复到和 Redis 服务器关闭前一样的状态。
相关推荐
酷帅且洋仔36 分钟前
Redis——常用数据类型List
数据库·redis·list
littleschemer2 小时前
Go缓存系统
缓存·go·cache·bigcache
Amd7942 小时前
Nuxt Kit 中的页面和路由管理
缓存·中间件·路由·nuxt·管理·重定向·动态
理想青年宁兴星3 小时前
【MySQL】了解并操作MySQL的缓存配置与信息
数据库·缓存
c1tenj24 小时前
docker发布redis容器
redis·docker·容器
三木几5 小时前
redis中的5中数据结构
数据库·redis·缓存
啊·贤5 小时前
Redis详细解析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redis·缓存
day3ZY10 小时前
磁盘写入缓存区太大,如何清理C盘缓存
c语言·开发语言·缓存
杨侨治13 小时前
Docker安装mysql&安装nginx&安装Redis
开发语言·redis·笔记·学习·mysql·nginx·docker
TIF星空15 小时前
【从0开始在CentOS 9中安装redis】
linux·运维·服务器·经验分享·redis·笔记·cen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