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 工作过程整理

转载注明出处:

1.概念和工作原理

iptables是Linux系统中用来配置防火墙的命令。iptables是工作在TCP/IP的二、三、四层 ,当主机收到一个数据包后,数据包先在内核空间处理,若发现目标地址是自身,则传到用户空间中交给对应的应用程序处理,若发现目标不是自身,则会将包丢弃或进行转发。

1.1 四表:

  • filter(用于过滤)
  • nat(用于 NAT)
  • mangle(用于修改分组数据)
  • raw(用于原始数据包)

最常用的是filter 和 nat。

1.2 五链:

  • PREROUTING:用于路由判断前所执行的规则,比如,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 DNAT。
  • POSTROUTING:用于路由判断后所执行的规则,比如,对发送或转发的数据包进行 SNAT 或 MASQUERADE。
  • OUTPUT: 类似于 PREROUTING,但只处理从本机发送出去的包。
  • INPUT: 类似于 POSTROUTING,但只处理从本机接收的包。
  • FORWARD

流入本机: PREROUTING --> INPUT-->用户空间进程

流出本机: 用户空间进程 -->OUTPUT--> POSTROUTING

**转发:**PREROUTING --> FORWARD --> POSTROUTING

**  内网至外网用postrouting SNAT**

**  外网至内网用prerouting DNA**

下图中白色背景方框,则表示链(chain)

2.iptables命令

2.1 链管理:

-N: new 自定义一条新的规则链

-X: delete 删除自定义的空的规则链

-P:policy 设置默认策略

ACCEPT:接受

DROP:丢弃

-E:重命名自定义链

2.2 查看:

-L: list

-n: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v:详细信息

2.3 规则管理:

-A : append 追加

-I:insert 插入

-D:delete 删除

-F:flush 清空指定规则链

-R:replace 替换指定链上的规则编号

-Z: zero :置零

3.iptables命令使用

iptables -L 列出规则,默认为filter表的规则。

iptables -t nat -L 列出nat表的规则。

复制代码
[root@node100 ~]# iptables -t nat -L
Chain PRE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DOCKER     all  --  anywhere             anywhere             ADDRTYPE match dst-type LOCAL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DOCKER     all  --  anywhere            !loopback/8           ADDRTYPE match dst-type LOCAL

Chain POST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MASQUERADE  all  --  172.17.0.0/16        anywhere

Chain DOCKER (2 references)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RETURN     all  --  anywhere             anywhere

iptables中的第一个选项可以是-A, 表明向链(chain)中添加一条新的规则,也可以是-I,表明将新的规则插入到规则集的开头。接下来的参数指定了链。

所谓链就是若干条规则的集合

OUTPUT链它可以控制所有的出站流量(outgoing traffic)。

**  INPUT链它能够控制所有的入站流量(incoming traffic)。**

  • -d指定了所要匹配的分组目的地址,
  • -s指定了分组的源地址。
  • -j指示iptables执行到特定的处理(action)
相关推荐
java叶新东老师2 小时前
git stash 命令详解
linux·运维·flink
写bug的羊羊3 小时前
CentOS 9 配置国内 YUM 源
linux·运维·centos
Johny_Zhao6 小时前
CentOS Stream 9上部署FTP应用服务的两种方法(传统安装和docker-compose)
linux·网络安全·信息安全·kubernetes·云计算·containerd·ftp·yum源·系统运维
守望时空336 小时前
RustDesk搭建指南
linux
C++ 老炮儿的技术栈7 小时前
在 Scintilla 中为 Squirrel 语言设置语法解析器的方法
linux·运维·c++·git·ubuntu·github·visual studio
白鹭7 小时前
基于LNMP架构的分布式个人博客搭建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分布式·apache
java叶新东老师8 小时前
linux 部署 flink 1.15.1 并提交作业
linux·运维·flink
程序员JerrySUN9 小时前
Linux系统架构核心全景详解
linux·运维·系统架构
无敌的牛9 小时前
Linux文件理解,基础IO理解
linux·运维·服务器
未来之窗软件服务9 小时前
跨平台 WebSocket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基于.NET 8 的跨操作系统解决方案linux,macos,windows——开发工具
linux·服务器·websocket·仙盟创梦ide·东方仙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