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的使用责任链模式?

如何优雅的使用责任链模式?

在业务开发中,总是会由于需要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从而造成开发者的代码冗余或者模块之间耦合度过高,那么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如何实现请求处理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责任链模式就可以用起来了。那么说到责任链模式,什么是责任链模式呢?

责任链模式简单理解就是为请求创建了一个处理者对象的链。同时允许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都可以对请求进行处理,或者不处理将其传递给链上的下个处理者。责任链模式属于23中设计模式的一种,属于行为型模式

那么什么场景适用责任链模式呢?责任链模式主要是为了将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也就是说发送者发出请求后,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而发送者不需要知道哪个对象会处理它,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由运行时决定时。

责任链模式的实现方式就是所有处理者必须实现同一个接口。对于具体的处理者,实现接口的具体类,包含请求处理逻辑和指向链中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生活中比如: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传递行为,直到音乐停止。

事件冒泡:在JavaScript中,事件从最具体的元素开始,逐级向上传播。

Web服务器:如Apache Tomcat处理字符编码,Struts2的拦截器,以及Servlet的Filter。

责任链模式主要涉及到几个核心的角色:

抽象处理者(Handler):

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通常包含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如 handleRequest)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后继者)。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

实现了抽象处理者接口,负责处理请求。如果能够处理该请求,则直接处理;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客户端(Client):

创建处理者对象,并将它们连接成一条责任链。通常,客户端只需要将请求发送给责任链的第一个处理者,无需关心请求的具体处理过程。

就比如如下一个日志类的实现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处理者 AbstractLogger ,但是不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然后再定义三个具体的处理者 ConsoleLogger、ErrorLogger、FileLogger,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在三个具体的处理者内部进行实现。当客户端发起调用时,客户端只需要将请求发给抽象处理者,然后具体的由哪一个具体处理者执行主要在运行时决定。

相关推荐
Query*2 小时前
Java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从原理到实战的系统指南
java·python·设计模式
庸了个白4 小时前
一种面向 AIoT 定制化场景的服务架构设计方案
mqtt·设计模式·系统架构·aiot·物联网平台·动态配置·解耦设计
Meteors.7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Visitor Pattern)
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Vallelonga8 小时前
Rust 设计模式 Marker Trait + Blanket Implementation
开发语言·设计模式·rust
en-route8 小时前
设计模式的底层原理——解耦
设计模式
杯莫停丶8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Deschen9 小时前
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java·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粘豆煮包10 小时前
系统设计 System Design -4-2-系统设计问题-设计类似 TinyURL 的 URL 缩短服务 (改进版)
设计模式·架构
top_designer11 小时前
告别“静态”VI手册:InDesign与AE打造可交互的动态品牌规范
设计模式·pdf·交互·vi·工作流·after effects·indesign
非凡的世界12 小时前
深入理解 PHP 框架里的设计模式
开发语言·设计模式·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