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作为《R数据科学》书籍练习题解答合集使用。
推荐搭配Ctrl + F
搜索使用。
1.5
-
对于每个存在的值,都会在行或者列上新建一行或者列分面图。
-
表示没有该(drv',cyl')的点的数据;
后者点与前者对应的分面图构成一一映射关系。
-
两者都是绘制以displ作为x轴,hwy作为y轴的分面图。前者以drv作为横向分面依据,垂直分面省略;后者以cyl作为垂直分面依据,横向分面省略。
-
优势:更清晰地看出不同分面依据下x~y的分布;劣势:在分面依据离散数据较多时,可能出现较多分面图。
可以根据分面依据的离散后数据量规模大小进行取舍。
附图形属性下绘制点状图:
R
ggplot(mpg)+
geom_point(mapping = aes(displ , hwy , color = class))
- 输出框宽度一定前提下,拖动竖状滚动条阅读数据远比横向滚动条直观方便得多。
3.5.2
- 前者代表起飞时间,后者代表预计起飞时间,除以60即可:
R
(NEW <- transmute(flights , dep_time = dep_time %/% 60 , sched_dep_time = sched_dep_time %/% 60))
- 按循环节一一对应将前者加到后者上去,正确用法例如:
R
> 1:2 + 1:10
#> [1] 2 4 4 6 6 8 8 10 10 12
题目报错是因为10不是3的整数倍。
5.3.4
-
长宽高:xyz,单位为毫米.
-
使用下列代码可以直观发现异常:
R
ggplot(diamonds) +
geom_histogram(aes(x = price) , binwidth = 20)+
coord_cartesian(xlim = c(0 , 3000))
注意到缺少270以前以及1500左右的数据.
- 使用下列代码可以直观看出数量多少:
R
diamonds %>%
filter(carat >= 0.99 & carat <= 1) %>%
group_by(carat) %>%
summarize(n = n())
# A tibble: 2 × 2
# carat n
# <dbl> <int>
#1 0.99 23
#2 1 1558
- coord_cartesina()不会丢弃溢出数据,而xlim()/ylim()会将溢出数据更改为
NA
再进行绘制。
表现在绘图上,coord_cartesina()在范围边界是填充的,而后者由于绘制图像边界并非与设定范围重合,因此会产生一定空隙.
放大到只显示一半的条形时,前者会照常绘制,而后者会将其弃置:
R
ggplot(diamonds , aes(x = price)) +
geom_histogram(binwidth = 1000) +
coord_cartesian(xlim = c(0 , 2000))
和
R
ggplot(diamonds , aes(x = price)) +
geom_histogram(binwidth = 1000) +
xlim(c(0 , 2000))
注意
在方块宽度设置不合理时,也可能出现异常方块,例如前者代码由于绘图起点为500,因此[-500,500]这一区间数据会表现为一个整块,但实际上[-500,250]这一区间并无相关数据,仅是绘图结果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