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21 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 21

  • 创建型模式(5):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7):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者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
  • 行为型模式(11):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访问者模式

文章目录

  • [设计模式 21](#设计模式 21)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1 定义](#1 定义)
      • [2 结构](#2 结构)
      • [3 示例代码](#3 示例代码)
      • [4 特点](#4 特点)
      • [5 适用场景](#5 适用场景)
      • [6 总结](#6 总结)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1 定义

策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的算法或行为封装到独立的策略类中,并通过上下文类来管理和使用这些策略。客户端可以通过上下文类来动态选择使用哪种策略,而无需关心策略的具体实现细节。

2 结构

策略模式包含以下角色:

  • 上下文(Context): 维护一个策略对象的引用,供客户端使用。上下文不实现算法,而是将算法的实现委托给策略对象。
  • 策略接口(Strategy): 定义一组算法的通用接口,所有具体策略类都实现这个接口。
  •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 实现策略接口,定义具体的算法或行为。

UML 类图

scss 复制代码
+---------------------------+       +-----------------------+
|      Context              |       |      Strategy         |
+---------------------------+       +-----------------------+
| - strategy: Strategy      |       | + Algorithm(): void   |
| + SetStrategy(Strategy)   |       +-----------------------+
| + ExecuteStrategy(): void |           ^              ^
+---------------------------+           |              |
                                        |              |
                                        |              |
                   +-----------------------+        +-----------------------+
                   | ConcreteStrategyA     |        | ConcreteStrategyB     |
                   +-----------------------+        +-----------------------+
                   | + Algorithm(): void   |        | + Algorithm(): void   |
                   +-----------------------+        +-----------------------+

3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支付系统,它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信用卡支付、PayPal支付和比特币支付。我们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封装这些支付方式,并让客户端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支付策略。

策略接口

csharp 复制代码
// 策略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PaymentStrategy
{
    void Pay(double amount);
}

具体策略类

csharp 复制代码
// 具体策略 - 信用卡支付
public class CreditCardPayment : IPaymentStrategy
{
    private string _cardNumber;

    public CreditCardPayment(string cardNumber)
    {
        _cardNumber = cardNumber;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Console.WriteLine($"Paid {amount} using Credit Card {_cardNumber}.");
    }
}

// 具体策略 - PayPal支付
public class PayPalPayment : IPaymentStrategy
{
    private string _email;

    public PayPalPayment(string email)
    {
        _email = email;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Console.WriteLine($"Paid {amount} using PayPal account {_email}.");
    }
}

// 具体策略 - 比特币支付
public class BitcoinPayment : IPaymentStrategy
{
    private string _walletAddress;

    public BitcoinPayment(string walletAddress)
    {
        _walletAddress = walletAddress;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Console.WriteLine($"Paid {amount} using Bitcoin wallet {_walletAddress}.");
    }
}

上下文类

csharp 复制代码
// 上下文类
public class PaymentContext
{
    private IPaymentStrategy _paymentStrategy;

    public void SetPaymentStrategy(IPaymentStrategy paymentStrategy)
    {
        _paymentStrategy = paymentStrategy;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_paymentStrategy.Pay(amount);
    }
}

客户端代码

csharp 复制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ymentContext context = new PaymentContext();

        // 使用信用卡支付
        context.SetPaymentStrategy(new CreditCardPayment("1234-5678-9012-3456"));
        context.Pay(100.0);

        // 使用PayPal支付
        context.SetPaymentStrategy(new PayPalPayment("user@example.com"));
        context.Pay(200.0);

        // 使用比特币支付
        context.SetPaymentStrategy(new BitcoinPayment("1BitcoinAddressXYZ"));
        context.Pay(300.0);
    }
}

运行结果

plaintext 复制代码
Paid 100 using Credit Card 1234-5678-9012-3456.
Paid 200 using PayPal account user@example.com.
Paid 300 using Bitcoin wallet 1BitcoinAddressXYZ.

在这个例子中,PaymentContext 是上下文类,它持有一个 IPaymentStrategy 策略接口的引用。客户端可以动态设置不同的支付策略,如 CreditCardPaymentPayPalPaymentBitcoinPayment,并通过 Pay() 方法执行支付操作。这样,支付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客户端代码。

4 特点

  • 优点:

    • 算法的灵活性: 策略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行为,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避免使用条件语句: 通过将不同的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策略类中,避免了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大量的条件分支语句。

    • 遵循开放-封闭原则: 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新的策略类来扩展系统的功能。

  • 缺点:

    • 增加类的数量: 每个策略都需要一个具体的策略类,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增加,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 策略选择的复杂性: 在一些情况下,策略的选择逻辑可能本身就比较复杂,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可能会成为一个挑战。

5 适用场景

  • 多种算法需要互换: 当一个系统有多个相似的算法或行为,并且这些算法或行为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互换使用时,策略模式非常适用。
  • 消除条件分支语句: 如果代码中存在大量的条件分支语句来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行为,策略模式可以通过将这些算法封装到独立的策略类中来简化代码。
  • 算法的频繁变化: 当算法或行为经常发生变化时,可以使用策略模式,使得每种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策略类中,便于维护和扩展。

6 总结

策略模式通过将不同的算法封装到独立的策略类中,实现了算法的灵活互换。它消除了大量的条件分支语句,使代码更加清晰和可扩展。尽管策略模式可能会增加类的数量,但它为系统的算法选择和扩展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强大的解决方案。在需要灵活选择算法或行为的场景中,策略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设计模式。

相关推荐
乐悠小码12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精讲---02抽象工厂模式
java·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乙己40719 小时前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prototype)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⑩-19 小时前
浅学Java-设计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攻心的子乐19 小时前
软考 关于23种设计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成钰1 天前
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一个类就只有一个实例
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o0向阳而生0o1 天前
110、23种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19/23)
设计模式·状态模式
_院长大人_1 天前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崎岖Qiu1 天前
【设计模式笔记17】:单例模式1-模式分析
java·笔记·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安冬的码畜日常2 天前
【JUnit实战3_27】第十六章:用 JUnit 测试 Spring 应用:通过实战案例深入理解 IoC 原理
spring·观察者模式·设计模式·单元测试·ioc·依赖注入·junit5
她说彩礼65万2 天前
C#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实现方式
单例模式·设计模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