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副主编在评职称时是否能用需要根据具体的职称评审要求来判断。
一、部分情况下可以使用
- 职称评审文件认可
-
有些地区或单位的职称评审文件明确规定,在学术著作中担任副主编可以作为业绩成果。例如,在教育领域某些学科的职称评定中,如果是正规出版的教育教学类著作,副主编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这是因为副主编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著作的创作过程,对知识的传播和学术贡献有相应的体现。
-
对于一些工程技术类职称评审,如建筑工程行业的职称评定,如果是关于建筑技术、工程管理等相关著作的副主编,并且著作内容与职称申报的专业方向相符,也有可能被认可。
- 单位内部认可规则
- 有些单位自身制定了较为宽松的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如果单位内部认可挂名副主编的著作作为科研成果,那么在评职称时就可以使用。例如,在一些小型科研机构,为了鼓励员工参与学术活动,对于员工挂名的副主编著作,只要能够证明其对著作内容有所了解并且与工作相关,就可以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参考材料。
二、很多情况下不能使用
- 评审要求严格的地区和单位
- 许多职称评审机构对学术成果的质量和作者贡献度要求很高。如果只是挂名,没有实质参与著作的撰写、编辑、校对等工作,评审委员会很可能不认可。比如在一些医学专业的职称评审中,要求申报者提供的著作必须是自己真实参与创作的,能够体现其在医学科研或临床实践中的见解和成果。挂名副主编而没有实际贡献的情况,在这种严格的评审环境下就不能使用。
- 涉及学术不端审查
- 目前,学术界和职称评审部门越来越重视学术诚信。如果被发现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挂名副主编,如花钱购买挂名资格等行为,不但不能用于职称评审,还会受到严肃的处理。例如,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如果被查出有学术不端行为,会被取消评审资格,并且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再次申报,同时还可能面临学校内部的纪律处分。
挂名副主编在评职称时能不能用不能一概而论,要仔细研究职称评审文件和单位的具体要求,并且确保挂名行为是符合学术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