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师知识点三二:案例知识点三

前言

今年报考了11月份的软考高级:系统分析师。

考试时间:11月9日。

倒计时:5天。

目标:优先应试,其次学习,再次实践。

复习计划第三阶段:总结案例知识点,并作为论文的框架知识点来源。

题源:软考官网每日一练以及历年真题。

案例知识点总结

一、数据流图、活动图、流程图

问:

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数据流图、活动图和流程多,请分别描述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答:

数据流图

特点:通过系统内数据的流动来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强调系统中的数据流动。由:数据流,外部实体,加工,数据存储组成。

适用场景:结构化需求分析,为系统做功能建模。

活动图:

特点:与流程图类似,但可以表现并行执行。

适用场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建模。

流程图:

特点:能清晰展现业务执行的流程顺序。强调控制流

适用场景:结构化需求分析与结构化设计,为系统械理业务流程。

二、需求评审

问:

需求评审是通过将需求规格说明书递交给相关人员检查,以发现其中存在缺陷的过程。在需求工程中,需求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结合题干案例,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需求评审的内容及作用

答:

需求评审内容

(1)SRS正确地描述了预期的、满足项目干系人需求的系统行为和特征

(2)SRS中的软件需求是从系统需求、业务规格和其他来源中正确推导而来的。

(3)需求是完整的和高质量的。本例中存在需求描述不完整的情况,如:谁向系统请求?输入个人详细信息要输入哪些?选择账户类型,有哪些账户类型供选择?

(4)需求的表示在所有地方都是一致的

(5)需求为继续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6)用例优先级合理度评估

需求评审作用:

1、发现二义性需求

2、发现不确定性用户未达成共识的需求

3、发现遗漏的需求

4、为项目干系人在需求问题上达成共识提供支撑

5、降低风险

6、提高软件质量

三、3种设计类类型

问:

识别设计类是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类表达了类的职责,即该类所承担的任务。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设计类通常包含哪3种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主要职责,并从题干描述案例涉及的具体类为每种类型的设计类举出两个实例。

答:

(1)实体类。实体类映射需求中的每个实体,保存需要存储在永久存储体中的信息,例如,员工信息、请假申请表。

(2)控制类。控制类是用于控制用例工作的类,用于对一个或几个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为进行建模。例如,提交请假,审批请假。

(3)边界类。边界类用于封装在用例内、外流动的信息或数据流。例如,请假中请页面、请假批准单。

四、类之间的关系

问:

识别类之间的关系是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见的类之间关系包括泛化关系、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等。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对泛化关系和关联关系的内涵进行描述,并根据题干具体类的描述为这两种关系各举出一种实例

答:

(1)泛化关系:泛化关系描述了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继承关系是泛化关系的反关系,也就是说,子类继承了父类,而父类则是子类的泛化。

(2)关联关系:关联提供了不同类的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它在一段时间内将多个类的实例连接在一起。关联体现的是对象实例之间的关系,而不表示两个类之间的关系。

其余的关系涉及类元自身的描述,而不是它们的实例。对于关联关系的描述,可以使用关联名称、角色、多重性和导向性来说明。

泛化关系实例:员工与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也是员工的一种。

关联关系:员工与请假记录之间有关联关系。

五、MBSE和基于文本设计方式

问:

什么是MBSE方法?并列举出三个基于文本设计方式的局限性。

答: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用于支持与复杂系统的开发相关的需求,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

与以文档为中心的工程,MBSE将模型放在系统设计的中心。

MBSE是向以模型为中心的一系列方法转变这一长期趋势的一部分,这些方法被应用于机械、电子和软件等工程领域,以期望取代原来系统工程师们所控长的以文档为中心的方法,并通过完全融入系统工程过程来影响木来系统工程的实践。

基于文档的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有:

(1)在基于文档的方法中,许多文档是由不同的作者生成的,以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例如系统行为,软件,硬件,安全,安全性或其他学科)中捕获系统的设计。不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容易产生歧义。

(2)开发复杂系统的能力有限,基于文本的设计方案无法进行前期仿真验证。

(3)自然语言容易引入形容词等模糊描述,很难保证准确性

六、区块链的重要特征

问:

去中心化和开放性是区块链的重要特征,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什么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开放性。

答:

1、去中心化:区块链采用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因此是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

2、开放性:区块链的系统是一个开放性质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都公开。

写在最后

以上均为从案例题中提炼的知识点,如何对应到题,只能靠刷题多看。

但是如有发现谬误,感谢各位随时指出。

--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我码玄黄】,各大平台同名。

相关推荐
奔跑吧邓邓子4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网关协议深度剖析
网络工程师·软考·网关协议·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2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STP 协议,网络的 “交通协管员”
网络工程师·软考·中级·stp协议
奔跑吧邓邓子14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RIP 协议
网络工程师·软考·rip协议·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5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级联
网络工程师·软考·级联·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5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堆叠
网络工程师·软考·中级
蝸牛ちゃん18 天前
面向对象系统的单元测试层次
系统架构·单元测试·软考高级
蝸牛ちゃん18 天前
万字深度详解DHCP服务:动态IP地址分配的自动化引擎
网络·网络协议·tcp/ip·系统架构·自动化·软考高级·dhcp
蝸牛ちゃん19 天前
设计模式(十一)结构型:外观模式详解
设计模式·系统架构·软考高级·外观模式
蝸牛ちゃん20 天前
设计模式(二十四)行为型:访问者模式详解
设计模式·系统架构·软考高级·访问者模式
蝸牛ちゃん20 天前
设计模式(十六)行为型:解释器模式详解
设计模式·系统架构·解释器模式·软考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