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ing)是:将众多分散的、自治的 【其中一台设备坏掉不会影响其余设备的运行,(独立运行)】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 +线路 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 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互连 网、互联网的区别:
(1)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ing):
-
简称网络:有若干结点 (node)+连接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 路由器(router):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起来 ,形成更大计算机网络,为"互连网"。
-
-
链路:有线链路、无线链路;
(2)互连网(internet):
-
任意协议通信;
- 例:某银行内部使用的网络;
(3)互联 网(或因特网,Internet):
-
由各大ISP+国际机构组建的,覆盖全球范围的互连网;
-
互联网 采用TCP/IP协议通信
-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中国电信/移动/联通);
(4)知识回顾+重要内容:
2:组成、功能:
3: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
(1)定义:通过物理线路的连接,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2)交换过程:
-
建立连接(尝试占用通信资源);
-
通信(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3)优缺点:
-
优点:
-
通信前建立专用物理链路 ,通信中始终占用 端到端的线路资源。数据直达,传输速率高
-
更适用于:低频次、大量地传输数据
-
-
缺点:
-
建立/释放连接 ,需要额外时间开销
-
线路双方独占,利用率低
-
线路分配的灵活性差
-
交换节点不支持"差错控制"(无法发现传输中发生的数据错误)
-
【注意】:计算机之间数据往往是"突发式"传输,即往往高频次,少量地传输数据。
<2>报文交换:
(1)优点缺点:
-
优点:
-
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
-
数据以"报文 "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 ",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
-
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 一整条物理线路,比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
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奇偶校验)]
-
-
缺点:
-
报文不定长,不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
长报文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大、缓存开销大
-
长报文容易出错,重传代价高
-
<3>分组交换(目前使用):
(1)运行过程:
(2)优缺点:
-
优点:
-
无需建立连接;
-
数据"分组 "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 ",通信线路灵活分配;
-
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 一整条物理线路。比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
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
-
比报文交换改进了:
-
分组定长,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
分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小、缓存开销小
-
不易出错,重传代价抵
-
-
-
缺点:
-
比报文交换,控制信息占比增加;
-
比电路交换,依然存储转发时延;
-
报文被拆分成多个分组,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时序、丢失等问题,增加处理的复杂度;
-
4:虚电路交换技术(了解):
4:三种交换方式性能对比:
数轴代表时间:每一个小格=1ms;
<1>电路交换性能分析:
-
连接建立:A到B到C到D,每到一个节点用时1ms,共3ms;中间处理用时2ms;D到C到B到A响应共用时3ms;
-
数据传输:报文大小4/0.5=8ms;报文最上面表示:发送报文第一个比特用时3ms;所以共用时11ms;
-
释放连接:共用时3ms;
<2>报文交换性能分析
-
每段报文发送t=4/0.5=8ms;
-
A到B到C到D,发送时消耗1ms,中间存储转发时间为2ms;
-
总共用时:31ms
<3>分组交换性能分析
-
将报文分组,第一组第一段报文传播t=1ms;一个分组报文t=2ms;第一个分组总t=3ms;
-
其余分组用时2ms,存储转发时延=0.5ms,A到B共延时1.5ms;
-
A到B=3+2x3+1.5ms=10.5ms
-
分组1发送完最后一段报文,存储0.5ms后转发出去;所以B发送延迟t=0.5+2ms=3.5ms,D延迟t=3.5ms
-
共用时=10.5+3.5+3.5=17.5ms
<4>比较:
5:计算机网络分类:
【注】:
-
如今局域网几乎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因此"以太网 "几乎成了"局域网"代名词;
-
局域网通过路由器接入广域网;
6:性能指标
<1>信道:
-
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通道(信道≠通信线路);
-
一条通信线路在逻辑上:对应一条发送信道 和一条接收信道;
-
传播电磁波(可携带数据)信号
<2>速率、带宽、吞吐量
(1)速率
-
也称:数据率、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
-
单位:bit/s,或b/s,或bps
-
连接到网络节点上的节点在信道上传输数据的速率。
(2)带宽
-
某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计网)
- 允许通过信号频带范围,单位Hz(通信原理)
-
带宽越大,传输数据能力越强;
(3)吞吐量:
-
单位时间 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实际的综合数据率)。
-
受带宽限制、受复杂的网络负载情况影响。
【注意】:
-
B/s(1B=8b,B=Byte字节,b=bit比特);
-
(速率)数量前缀:
-
计组、操作系统:
-
-
例:总线为8MB/s=8*2的二十次方B/s;
-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
<3>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延:
(1)时延:
-
又称:延迟或迟延;
-
指数据(一个保温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时间。
-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受网络负载、路由器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考试中一般不考虑)
-
例:
(2)时延带宽积:
-
含义:一条链路中,已发送端发出但尚未到达接收端的最大比特数;
-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 (s) X 带宽(bit/s)
-
例:
【注】:时延带宽积用于设计最短帧长;
(3)往返时延RTT:
-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完数据 ,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4>信道利用率:
(1)定义:某个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 例:
【注】:信道利用率不能太低(高),浪费资源(容易导致网络拥塞);
7.分层结构:
<1>设计思想:
(1)分层: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
(2)快递站典例:
(3)计算机发送/接收数据过程:
- 重要名词解释:
-
实体:第n层中活动元素(软件+硬件)为第n层实体;
-
对等层: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
-
对等实体:同一层的实体
-
协议(网络协议):控制对等实体之间 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是水平的。
-
接口 (服务访问点SAP):同一节点内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
-
服务 :下层为紧邻上层 提供功能调用,它是垂直的。
(4)PDU、SDU、PCI的概念:
-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第n层的PDU记为n-PDU;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上一层实体所要求的功能而传送的数据。第n层的SDU记为n-SDU;
-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n层的PCI记为n-PCI;
-
三者关系:n-SDU+n-PCI=n-PDU=(n-1)-SDU
- 解释:第n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第n层的协议控制信息=第n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第n-1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2>体系结构:
(1)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不设计实现)。
-
注:实现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
体系结构式抽象的,而(功能、层次)实现则是具体的。
<3>协议(网络协议):
(1)定义:控制对等实体之间 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是水平的。
(2)三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 例:协议控制信息(首部)部分占几个字节、每个字节是什么含义;协议的数据部分最多由多少字节;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何种应答。
- 例:协议中需要明确规定:发送方发完数据后,接收方是否需要"应答",以及应答的种类有哪些(如:传输成功、传输失败)。
-
同步(或时序):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 例: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后,接收方需要立即应答。如果发送方在10秒内未收到"传输成功"应答,则发送方会再次发送数据。
《4》知识回顾图:
8.OSI参考模型
<1>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层次:
<2>各层任务功能分析:
(1)物理层:
-
任务:实现相邻节点之间比特(0或1)的传输
-
功能:
-
需定义电路接口参数(如:形状、尺寸、引脚数等);
-
需定义传输信号的含义、电气特征[如:5v(高电频信号)表示1,1v(低电频信号)表示0;每比特电信号持续时间0.1ms];
-
(2)链路层:
-
任务:
-
确保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逻辑上无差错;
-
以帧(含多个比特)传输,需使用校验编码技术;
-
-
功能:
-
差错控制:检错+纠错;或检错+丢弃+重传。
- 例:
-
流量控制:协调两个结点的速率。
- 过快,会造成帧丢失;
-
【注意】
-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是以**"帧"为单位,** 只能保证帧的全局正确**;**
(3)网络层:
-
把"分组"从源节点转发到目的结点。
-
功能:
-
路由选择 :构造并维护路由表,决定分组到达目的节点的最佳路径;
-
分组转发:将"分组"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
拥塞控制:发现网络拥塞,并采取措施缓解拥塞;
-
网际互联: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
其他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可靠传输管理;
-
连接与释放: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先建立一条虚电路 连接,确保分组有序、不重复到达;
-
可靠传输:接收方需返回分组确认信息;
-
-
【注意】:
-
网络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是以**"分组"为单位**;
-
网络层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才能保证分组全局正确;
(4)传输层:
-
任务:实现端到端 通信(即实现进程到进程 的通信,"端"指"端口");
-
功能:
-
复用分用概念:发送端几个高层实体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
复用:发送方多个进程通过端口号请求传输层服务;
-
分用:接收方传输层通过端口号收到的数据分配给对应的进程;
-
-
其他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可靠传输管理;
-
连接建立与释放:确保报文段有序、不重复到达;
-
可靠传输管理:接收方需返回报文段确认信息;
-
-
【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保证报文段的全局正确;
(5)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会话层:
-
任务:管理进程间会话;
-
功能:会话管理(采用检查点机制,当通信失效时从检查点继续恢复通信)
-
-
表示层:
-
任务:解决不同主机上信息表示不一致的问题;
-
功能:数据格式转化(如编码转换、压缩/解压、加密/解密)
-
-
应用层:
-
任务:实现特定网络应用;
-
功能繁多,根据应用需求设计;
-
<3>总结:
【注意】全局正确局部才正确,局部不能规定全局;
(1)OSI模型缺点:网络核心部分(路由器)的功能复杂,负载高,造价高;
9.TCP/IP模型
-
记住:各层的名称和顺序;
-
了解:
-
TCP/IP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区别;
-
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
-
<1>理念:
如果某些应用需要数据格式转换、会话管理功能 ,就交给应用层的特定协议去实现;
【注】:TCP/IP模型应用层包含OSI的表示层与会话层,TCP/IP在实际使用中功能选择更灵活;
<2>主要区别详解:
(1)网络接口层:
-
任务:实现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网络层传输"分组"),但具体传输方式不规定;
- 优点:使TCP/IP网络体系结构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适应性;
(2)网络层:
-
功能:路由选择、分组转发、拥塞控制、网际互联;
-
只保证"尽最大能力交付"
-
缺点:数据传输不完全可靠;
-
(3)传输层:
- 功能:复用分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连接建立与释放、可靠传输管理。
<3>总结:
(1)优点:网络核心部分(路由器)的功能简单,负载低;
【注】将数据传输正确、可靠由传输层负责,压力给到"网络边缘部分(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