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SpringBoot

1. SpringBootWeb入门

1.1 概述

在没有正式的学习SpringBoot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下什么是Spring。

我们可以打开Spring的官网(https://spring.io),去看一下Spring的简介:Spring makes Java simple。

Spring的官方提供很多开源的项目,我们可以点击上面的projects,看到spring家族旗下的项目,按照流行程度排序为:

Spring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开发生态圈,Spring提供了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用于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我们在项目开发时,一般会偏向于选择这一套spring家族的技术,来解决对应领域的问题,那我们称这一套技术为spring全家桶

而Spring家族旗下这么多的技术,最基础、最核心的是 SpringFramework。其他的spring家族的技术,都是基于SpringFramework的,SpringFramework中提供很多实用功能,如:依赖注入、事务管理、web开发支持、数据访问、消息服务等等。

而如果我们在项目中,直接基于SpringFramework进行开发,存在两个问题:

  • 配置繁琐

  • 入门难度大

所以基于此呢,spring官方推荐我们从另外一个项目开始学习,那就是目前最火爆的SpringBoot。 通过springboot就可以快速的帮我们构建应用程序,所以springboot呢,最大的特点有两个 :

  • 简化配置

  • 快速开发

Spring Boot 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快速的构建应用程序、简化开发、提高效率 。

而直接基于SpringBoot进行项目构建和开发,不仅是Spring官方推荐的方式,也是现在企业开发的主流。

1.2 入门程序

需求:基于SpringBoot的方式开发一个web应用,浏览器发起请求/hello后,给浏览器返回字符串 "Hello xxx ~"。

1). 定义HelloController类,添加方法hello,并添加注解

复制代码
HelloController中的内容,具体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sql.SQLOutput;

@RestController// 标识这是一个控制器(请求处理类)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标识这个方法处理请求路径为/hello的请求
    public String hello(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ln("Hello Controller ... hello: "+name);
        return "Hello "+name;
    }
}

2). 运行测试

运行SpringBoot自动生成的引导类 (标识有@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类)

复制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SpringbootWebQuickstar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SpringbootWebQuickstartApplication.class, args);
    }

}

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80/hello?name=itheima

1.3 入门解析

那在上面呢,我们已经完成了SpringBootWeb的入门程序,并且测试通过。 在入门程序中,我们发现,我们只需要一个main方法就可以将web应用启动起来了,然后就可以打开浏览器访问了。

那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 为什么一个main方法就可以将Web应用启动了?

因为我们在创建springboot项目的时候,选择了web开发的起步依赖 spring-boot-starter-web。而spring-boot-starter-web依赖,又依赖了spring-boot-starter-tomcat,由于maven的依赖传递特性,那么在我们创建的springboot项目中也就已经有了tomcat的依赖,这个其实就是springboot中内嵌的tomcat。

而我们运行引导类中的main方法,其实启动的就是springboot中内嵌的Tomcat服务器。 而我们所开发的项目,也会自动的部署在该tomcat服务器中,并占用8080端口号 。

起步依赖:

  • 一种为开发者提供简化配置和集成的机制,使得构建Spring应用程序更加轻松。起步依赖本质上是一组预定义的依赖项集合,它们一起提供了在特定场景下开发Spring应用所需的所有库和配置。

    • spring-boot-starter-web:包含了web应用开发所需要的常见依赖。

    • spring-boot-starter-test:包含了单元测试所需要的常见依赖。

  • 官方提供的starter: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3.1.3/reference/htmlsingle/#using.build-systems.starters

2. HTTP协议

2.1 HTTP概述

2.1.1 介绍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 http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 http协议要求:浏览器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时,或是服务器在向浏览器发送响应数据时,都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想知道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格式有哪些,可以打开浏览器,点击F12打开开发者工具,点击Network(网络)来查看

浏览器向服务器进行请求时,服务器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解析:

服务器向浏览器进行响应时,浏览器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解析:

而我们学习HTTP协议,就是来学习请求和响应数据的具体格式内容。

2.1.2 特点

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HTTP协议,那么我们在看看HTTP协议有哪些特点:

  • 基于TCP协议: 面向连接,安全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建立连接之前是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安全

  • 基于请求-响应模型: 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先请求后响应)

请求和响应是一一对应关系,没有请求,就没有响应

  • 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 对于数据没有记忆能力。每次请求-响应都是独立的

无状态指的是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端之后,服务端根据请求响应数据,响应完后,不会记录任何信息。

  • 缺点: 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

  • 优点: 速度快

  • 请求之间无法共享数据会引发的问题:

    • 如:京东购物。加入购物车和去购物车结算是两次请求

    • 由于HTTP协议的无状态特性,加入购物车请求响应结束后,并未记录加入购物车是何商品

    • 发起去购物车结算的请求后,因为无法获取哪些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会导致此次请求无法正确展示数据

  • 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发现京东是可以正常展示数据的,原因是Java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使用会话技术(Cookie、Session)来解决这个问题。

刚才提到HTTP协议是规定了请求和响应数据的格式,那具体的格式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剖析。

HTTP协议又分为:请求协议和响应协议

2.2 HTTP请求协议

2.2.1 介绍

  • 请求协议: 浏览器将数据以请求格式发送到服务器。包括:请求行、请求头 、请求体

  • GET方式的请求协议:

  • 请求行 (以上图中红色部分) :HTTP请求中的第一行数据。由:请求方式资源路径协议/版本组成(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 请求方式:GET

    • 资源路径:/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 请求路径:/brand/findAll

      • 请求参数:name=OPPO&status=1

        • 请求参数是以key=value形式出现

        • 多个请求参数之间使用&连接

      • 请求路径和请求参数之间使用?连接

    • 协议/版本:HTTP/1.1

  • 请求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 :第二行开始,上图黄色部分内容就是请求头。格式为key: value形式

    • http是个无状态的协议,所以在请求头设置浏览器的一些自身信息和想要响应的形式。这样服务器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知道是谁,想干什么了

    • 常见的HTTP请求头有:

|-----------------|----------------------------------------------------------------------------------------------------|
| 请求头 | 含义 |
| Host | 表示请求的主机名 |
| User-Agent | 浏览器版本。 例如:Chrom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Chrome/79 ,IE浏览器的标识类似Mozilla/5.0 (Windows NT ...)like Gecko |
| Accept | 表示浏览器能接收的资源类型,如text/*,image/*或者*/*表示所有; |
| Accept-Language | 表示浏览器偏好的语言,服务器可以据此返回不同语言的网页; |
| Accept-Encoding | 表示浏览器可以支持的压缩类型,例如gzip, deflate等。 |
| Content-Type | 请求主体的数据类型 |
| Content-Length | 数据主体的大小(单位:字节) |

举例说明:服务端可以根据请求头中的内容来获取客户端的相关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服务端就可以处理不同的业务需求。

比如:

  • 不同浏览器解析HTML和CSS标签的结果会有不一致,所以就会导致相同的代码在不同的浏览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 服务端根据客户端请求头中的数据获取到客户端的浏览器类型,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浏览器设置不同的代码来达到一致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器兼容问题)

  • 请求体 :存储请求参数

    • GET请求的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故不需要设置请求体

POST方式的请求协议:

  • 请求行(以上图中红色部分):包含请求方式、资源路径、协议/版本

    • 请求方式:POST

    • 资源路径:/brand

    • 协议/版本:HTTP/1.1

  • 请求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

  • 请求体(以上图中绿色部分) :存储请求参数

    • 请求体和请求头之间是有一个空行隔开(作用:用于标记请求头结束)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
| 区别方式 | GET请求 | POST请求 |
| 请求参数 | 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br/>例:/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 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 |
| 请求参数长度 | 请求参数长度有限制(浏览器不同限制也不同) | 请求参数长度没有限制 |
| 安全性 | 安全性低。原因:请求参数暴露在浏览器地址栏中。 | 安全性相对高 |

2.2.2 获取请求数据

Web服务器(Tomcat)对HTTP协议的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封装(HttpServletRequest),并在调用Controller方法的时候传递给了该方法。这样,就使得程序员不必直接对协议进行操作,让Web开发更加便捷。

代码演示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

import jakarta.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request")
    public String 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1.获取请求方式
        String method = request.getMethod();
        System.out.println("请求方式:" + method);
        //2.获取请求url地址
        String url = request.getRequestURL().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请求url:" + url);
        String uri = request.getRequestURI();
        System.out.println("请求uri:" + uri);
        //3.获取请求协议
        String protocol = request.getProtocol();
        System.out.println("请求协议:" + protocol);
        //4.获取请求参数 - name
        String 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name");
        System.out.println("请求参数name:" + name);
        //5.获取请求头 - Accept
        String accept = request.getHeader("Accept");
        System.out.println("请求头Accept:" + accept);

        return "success";
    }
}

最终输出内容如下所示:

2.3 HTTP响应协议

2.3.1 格式介绍

  • 响应协议:服务器将数据以响应格式返回给浏览器。包括:响应行 、响应头 、响应体
  • 响应行(以上图中红色部分):响应数据的第一行。响应行由协议及版本响应状态码状态码描述组成

    • 协议/版本:HTTP/1.1

    • 响应状态码:200

    • 状态码描述:OK

  • 响应头(以上图中黄色部分):响应数据的第二行开始。格式为key:value形式

    • http是个无状态的协议,所以可以在请求头和响应头中设置一些信息和想要执行的动作,这样,对方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知道你是谁,你想干什么

    • 常见的HTTP响应头有:

java 复制代码
Java

Content-Type:表示该响应内容的类型,例如text/html,image/jpeg ;

Content-Length:表示该响应内容的长度(字节数);

Content-Encoding:表示该响应压缩算法,例如gzip ;

Cache-Control:指示客户端应如何缓存,例如max-age=300表示可以最多缓存300秒 ;

Set-Cookie: 告诉浏览器为当前页面所在的域设置cookie ;
  • 响应体(以上图中绿色部分): 响应数据的最后一部分。存储响应的数据

    • 响应体和响应头之间有一个空行隔开(作用:用于标记响应头结束)

2.3.2 响应状态码

|-------|--------------------------------------------------------|
| 状态码分类 | 说明 |
| 1xx | 响应中 --- 临时状态码。表示请求已经接受,告诉客户端应该继续请求或者如果已经完成则忽略 |
| 2xx | 成功 --- 表示请求已经被成功接收,处理已完成 |
| 3xx | 重定向 --- 重定向到其它地方,让客户端再发起一个请求以完成整个处理 |
| 4xx | 客户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客户端,如:客户端的请求一个不存在的资源,客户端未被授权,禁止访问等 |
| 5xx | 服务器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服务端,如:服务端抛出异常,路由出错,HTTP版本不支持等 |

关于响应状态码,我们先主要认识三个状态码,其余的等后期用到了再去掌握:

  •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端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2.3.3 设置响应数据

Web服务器对HTTP协议的响应数据进行了封装(HttpServletResponse),并在调用Controller方法的时候传递给了该方法。这样,就使得程序员不必直接对协议进行操作,让Web开发更加便捷。

代码演示: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

import jakarta.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ResponseEnt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sponse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response")
    public void 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1.设置响应状态码
        response.setStatus(401);
        //2.设置响应头
        response.setHeader("name","itcast");
        //3.设置响应体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response.getWriter().write("<h1>hello response</h1>");
    }

    @RequestMapping("/response2")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2(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ResponseEntity
                .status(401)
                .header("name","itcast")
                .body("<h1>hello response</h1>");
    }

}

浏览器访问测试:

响应状态码 和 响应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通常不手动设定。服务器会根据请求处理的逻辑,自动设置响应状态码和响应头。

3. SpringBootWeb案例

3.1 需求说明

需求:基于SpringBoot开发web程序,完成用户列表的渲染展示

当在浏览器地址栏,访问前端静态页面(http://localhost:8080/usre.html)后,在前端页面上,会发送ajax请求,请求服务端(http://localhost:8080/list),服务端程序加载 user.txt 文件中的数据,读取出来后最终给前端页面响应json格式的数据,前端页面再将数据渲染展示在表格中。

3.2 代码实现

com.itheima 下再定义一个包 pojo,专门用来存放实体类。 在该包下定义一个实体类User: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pojo;

import lombok.AllArgsConstructor;
import lombok.Data;
import lombok.NoArgsConstructor;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
 * 封装用户信息
 */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由于在案例中,需要读取文本中的数据,并且还需要将对象转为json格式,所以这里呢,我们在项目中再引入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包hutool。 然后调用里面的工具类,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完成业务操作。

  • pom.xml中引入依赖
html 复制代码
<dependency>
    <groupId>cn.hutool</groupId>
    <artifactId>hutool-all</artifactId>
    <version>5.8.27</version>
</dependency>
  • com.itheima包下新建一个子包controller,在其中创建一个UserController
java 复制代码
import cn.hutool.core.io.IoUtil;
import cn.hutool.json.JSONConfig;
import cn.hutool.json.JSONUtil;
import com.itheima.pojo.Us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import java.time.format.DateTimeFormatt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list")
    public String list(){
        //1.加载并读取文件
        InputStream in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user.txt");
        ArrayList<String> lines = IoUtil.readLines(in, StandardCharsets.UTF_8, new ArrayList<>());
        
        //2.解析数据,封装成对象 --> 集合
        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
            String username = parts[1];
            String password = parts[2];
            String name = parts[3];
            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

            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3.响应数据
        //return JSONUtil.toJsonStr(userList, JSONConfig.create().set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return userList;
    }
    
}

**4). 启动服务测试,访问:**http://localhost:8080/user.html

3.3 @ResponseBody

前面我们学习过HTTL协议的交互方式:请求响应模式(有请求就有响应)。那么Controller程序呢,除了接收请求外,还可以进行响应。

在我们前面所编写的controller方法中,都已经设置了响应数据。

controller方法中的return的结果,怎么就可以响应给浏览器呢?

答案:使用@ResponseBody注解

@ResponseBody注解:

  • 类型:方法注解、类注解

  • 位置:书写在Controller方法上或类上

  • 作用:将方法返回值直接响应给浏览器,如果返回值类型是实体对象/集合,将会转换为JSON格式后在响应给浏览器

但是在我们所书写的Controller中,只在类上添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方法添加了@RequestMapping注解,并没有使用@ResponseBody注解,怎么给浏览器响应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类上加了@RestController注解,而这个注解是由两个注解组合起来的,分别是:@Controller 、@ResponseBody。 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类上已经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了,而一旦在类上加了@ResponseBody注解,就相当于该类所有的方法中都已经添加了@ResponseBody注解。

提示: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一般直接在请求处理类上加@RestController注解,就无需在方法上加@ResponseBody注解了。

3.4 问题分析

上述案例的功能,我们虽然已经实现,但是呢,我们会发现案例中:解析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处理数据的逻辑代码,给页面响应的代码全部都堆积在一起了,全部都写在controller方法中了。

当前程序的这个业务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业务逻辑再稍微复杂一点,我们会看到Controller方法的代码量就很大了。

  • 当我们要修改操作数据部分的代码,需要改动Controller

  • 当我们要完善逻辑处理部分的代码,需要改动Controller

  • 当我们需要修改数据响应的代码,还是需要改动Controller

这样呢,就会造成我们整个工程代码的复用性比较差,而且代码难以维护。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在现在的开发中,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思路,那就是分层开发。

4. 分层解耦

4.1 三层架构

4.1.1 介绍

在我们进行程序设计以及程序开发时,尽可能让每一个接口、类、方法的职责更单一些(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或一个方法,就只做一件事情,只管一块功能。

这样就可以让类、接口、方法的复杂度更低,可读性更强,扩展性更好,也更利于后期的维护。

我们之前开发的程序呢,并不满足单一职责原则。下面我们来分析下之前的程序:

那其实我们上述案例的处理逻辑呢,从组成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数据访问:负责业务数据的维护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操作。

  • 逻辑处理:负责业务逻辑处理的代码。

  • 请求处理、响应数据:负责,接收页面的请求,给页面响应数据。

按照上述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我们项目开发中呢,可以将代码分为三层,如图所示:

  • Controller:控制层。接收前端发送的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响应数据。

  • Service:业务逻辑层。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

  • Dao: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Object),也称为持久层。负责数据访问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

基于三层架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如图所示:

  • 前端发起的请求,由Controller层接收(Controller响应数据给前端)

  • Controller层调用Service层来进行逻辑处理(Service层处理完后,把处理结果返回给Controller层)

  • Serivce层调用Dao层(逻辑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数据要从Dao层获取)

  • Dao层操作文件中的数据(Dao拿到的数据会返回给Service层)

思考:按照三层架构的思想,如果要对业务逻辑(Service层)进行变更,会影响到Controller层和Dao层吗?

答案:不会影响。 (程序的扩展性、维护性变得更好了)

4.1.2 代码拆分

我们使用三层架构思想,来改造下之前的程序:

  • 控制层包名:com.itheima.controller

  • 业务逻辑层包名:com.itheima.service

  • 数据访问层包名:com.itheima.dao

1). 控制层:接收前端发送的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响应数据

com.itheima.controller 中创建UserController类,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controller;

import com.itheima.pojo.User;
import com.itheima.service.UserService;
import com.itheima.service.impl.UserServiceImpl;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util.List;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Impl();

    @RequestMapping("/list")
    public List<User> list(){
        //1.调用Service
        List<User> userList = userService.findAll();
        //2.响应数据
        return userList;
    }

}

2). 业务逻辑层: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

com.itheima.service中创建UserSerivce接口,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service;

import com.itheima.pojo.User;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com.itheima.service.impl 中创建UserSerivceImpl实现类,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service.impl;

import com.itheima.dao.UserDao;
import com.itheima.dao.impl.UserDaoImpl;
import com.itheima.pojo.User;
import com.itheima.service.UserService;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import java.time.format.DateTimeFormatte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 new UserDaoImpl();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List<String> lines = userDao.findAll();
        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
            String username = parts[1];
            String password = parts[2];
            String name = parts[3];
            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
            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return userList;
    }
}

3).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的访问操作,包含数据的增、删、改、查

com.itheima.dao中创建UserDao接口,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dao;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

    public List<String> findAll();

}

com.itheima.dao.impl 中创建UserDaoImpl实现类,代码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itheima.dao.impl;

import cn.hutool.core.io.IoUtil;
import com.itheima.dao.UserDao;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implements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String> findAll() {
        InputStream in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user.txt");
        ArrayList<String> lines = IoUtil.readLines(in, StandardCharsets.UTF_8, new ArrayList<>());
        return lines;
    }
}

具体的请求调用流程:

三层架构的好处:

  1. 复用性强

  2. 便于维护

  3. 利用扩展

4.2 分层解耦

4.2.1 问题分析

由于我们现在在程序中,需要什么对象,直接new一个对象 new UserServiceImpl()

如果说我们需要更换实现类,比如由于业务的变更,UserServiceImpl 不能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我们需要切换为 UserServiceImpl2 这套实现,就需要修改Contorller的代码,需要创建 UserServiceImpl2 的实现new UserServiceImpl2()

Service中调用Dao,也是类似的问题。这种呢,我们就称之为层与层之间 耦合 了。 那什么是耦合呢 ?

首先需要了解软件开发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内聚和耦合。

  • **内聚:**软件中各个功能模块内部的功能联系。

  • **耦合:**衡量软件中各个层/模块之间的依赖、关联的程度。

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指的是一个模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各个元素(语句、程序段)之间的联系程度越高,则内聚性越高,即 "高内聚"。

**低耦合:**指的是软件中各个层、模块之间的依赖关联程序越低越好。

目前层与层之间是存在耦合的,Controller耦合了Service、Service耦合了Dao。而 高内聚、低耦合的目的是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

那最终我们的目标呢,就是做到层与层之间,尽可能的降低耦合,甚至解除耦合。

4.2.2 解耦思路

之前我们在编写代码时,需要什么对象,就直接new一个就可以了。 这种做法呢,层与层之间代码就耦合了,当service层的实现变了之后, 我们还需要修改controller层的代码。

那应该怎么解耦呢?

1). 首先不能在EmpController中使用new对象。代码如下:

此时,就存在另一个问题了,不能new,就意味着没有业务层对象(程序运行就报错),怎么办呢?

我们的解决思路是:

  • 提供一个容器,容器中存储一些对象(例:UserService对象)

  • Controller程序从容器中获取UserService类型的对象

2). 将要用到的对象交给一个容器管理。

3). 应用程序中用到这个对象,就直接从容器中获取

那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将对象交给容器管理呢? 程序运行时,容器如何为程序提供依赖的对象呢?

我们想要实现上述解耦操作,就涉及到Spring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 控制反转: Inversion Of Control,简称IOC。对象的创建控制权由程序自身转移到外部(容器),这种思想称为控制反转。

    • 对象的创建权由程序员主动创建转移到容器(由容器创建、管理对象)。这个容器称为:IOC容器或Spring容器。
  • 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简称DI。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时,所依赖的资源,称之为依赖注入。

    • 程序运行时需要某个资源,此时容器就为其提供这个资源。

    • 例:EmpController程序运行时需要EmpService对象,Spring容器就为其提供并注入EmpService对象。

  • **bean对象:**IOC容器中创建、管理的对象,称之为:bean对象。

4.3 IOC&DI入门

1). 将Service及Dao层的实现类,交给IOC容器管理

在实现类加上 @Component 注解,就代表把当前类产生的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

A. UserDaoImpl

java 复制代码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implements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String> findAll() {
        InputStream in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user.txt");
        ArrayList<String> lines = IoUtil.readLines(in, StandardCharsets.UTF_8, new ArrayList<>());
        return lines;
    }
}

B. UserServiceImpl

java 复制代码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List<String> lines = userDao.findAll();
        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
            String username = parts[1];
            String password = parts[2];
            String name = parts[3];
            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
            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return userList;
    }
}

2). 为Controller 及 Service注入运行时所依赖的对象

A. UserServiceImpl

java 复制代码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List<String> lines = userDao.findAll();
        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
            String username = parts[1];
            String password = parts[2];
            String name = parts[3];
            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
            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return userList;
    }
}

B. UserController

java 复制代码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RequestMapping("/list")
    public List<User> list(){
        //1.调用Service
        List<User> userList = userService.findAll();
        //2.响应数据
        return userList;
    }

}

启动服务,运行测试。 打开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访问:http://localhost:8080/user.html 。 依然正常访问,就说明入门程序完成了。 已经完成了层与层之间的解耦。

4.4 IOC详解

通过IOC和DI的入门程序呢,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IOC和DI的基础操作。接下来呢,我们学习下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的细节。

4.4.1 Bean的声明

前面我们提到IOC控制反转,就是将对象的控制权交给Spring的IOC容器,由IOC容器创建及管理对象。IOC容器创建的对象称为bean对象。

在之前的入门案例中,要把某个对象交给IOC容器管理,需要在类上添加一个注解:@Component

而Spring框架为了更好的标识web应用程序开发当中,bean对象到底归属于哪一层,又提供了@Component的衍生注解:

|-------------|-----------------|------------------------------|
| 注解 | 说明 | 位置 |
| @Component | 声明bean的基础注解 | 不属于以下三类时,用此注解 |
| @Controller | @Component的衍生注解 | 标注在控制层类上 |
| @Service | @Component的衍生注解 | 标注在业务层类上 |
| @Repository | @Component的衍生注解 | 标注在数据访问层类上(由于与mybatis整合,用的少) |

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 @Service 注解声明Service层的bean。 使用 @Repository 注解声明Dao层的bean。 代码实现如下:

Service层:

java 复制代码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List<String> lines = userDao.findAll();
        List<User> userList = lines.stream().map(line -> {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Integer id = Integer.parseInt(parts[0]);
            String username = parts[1];
            String password = parts[2];
            String name = parts[3];
            Integer age = Integer.parseInt(parts[4]);
            LocalDateTime updateTime = LocalDateTime.parse(parts[5], DateTimeFormatter.ofPattern("yyyy-MM-dd HH:mm:ss"));
            return new User(id, username, password, name, age, updateTime);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return userList;
    }
}

Dao层:

java 复制代码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implements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List<String> findAll() {
        InputStream in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user.txt");
        ArrayList<String> lines = IoUtil.readLines(in, StandardCharsets.UTF_8, new ArrayList<>());
        return lines;
    }
}

注意1:声明bean的时候,可以通过注解的value属性指定bean的名字,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类名首字母小写。

注意2:使用以上四个注解都可以声明bean,但是在springboot集成web开发中,声明控制器bean只能用@Controller。

4.4.2 组件扫描

问题:使用前面学习的四个注解声明的bean,一定会生效吗?

答案:不一定。(原因:bean想要生效,还需要被组件扫描)

  • 前面声明bean的四大注解,要想生效,还需要被组件扫描注解 @ComponentScan 扫描。

  • 该注解虽然没有显式配置,但是实际上已经包含在了启动类声明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中,默认扫描的范围是启动类所在包及其子包。

所以,我们在项目开发中,只需要按照如上项目结构,将项目中的所有的业务类,都放在启动类所在包的子包中,就无需考虑组件扫描问题。

4.5 DI详解

上一小节我们讲解了控制反转IOC的细节,接下来呢,我们学习依赖注解DI的细节。

依赖注入,是指IOC容器要为应用程序去提供运行时所依赖的资源,而资源指的就是对象。

在入门程序案例中,我们使用了@Autowired这个注解,完成了依赖注入的操作,而这个Autowired翻译过来叫:自动装配。

@Autowired注解,默认是按照类型进行自动装配的(去IOC容器中找某个类型的对象,然后完成注入操作)

入门程序举例:在EmpController运行的时候,就要到IOC容器当中去查找EmpService这个类型的对象,而我们的IOC容器中刚好有一个EmpService这个类型的对象,所以就找到了这个类型的对象完成注入操作。

4.5.1 @Autowired用法

@Autowired 进行依赖注入,常见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 属性注入

java 复制代码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方式一: 属性注入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 优点:代码简洁、方便快速开发。

  • 缺点:隐藏了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会破坏类的封装性。

2). 构造函数注入

java 复制代码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方式二: 构造器注入
    private final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Autowired //如果当前类中只存在一个构造函数, @Autowired可以省略
    public UserController(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   
  • 优点:能清晰地看到类的依赖关系、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 缺点:代码繁琐、如果构造参数过多,可能会导致构造函数臃肿。

  • 注意:如果只有一个构造函数,@Autowired注解可以省略。(通常来说,也只有一个构造函数)

3). setter注入

java 复制代码
/**
 * 用户信息Controller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方式三: setter注入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UserService(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    
  • 优点:保持了类的封装性,依赖关系更清晰。

  • 缺点:需要额外编写setter方法,增加了代码量。

在项目开发中,基于@Autowired进行依赖注入时,基本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官方推荐第二种方式,因为会更加规范)但是在企业项目开发中,很多的项目中,也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因为更加简洁、高效(在规范性方面进行了妥协)。

4.5.2 注意事项

那如果在IOC容器中,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对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准备了两个UserService的实现类,并且都交给了IOC容器管理。 代码如下:

此时,我们启动项目会发现,控制台报错了:

出现错误的原因呢,是因为在Spring的容器中,UserService这个类型的bean存在两个,框架不知道具体要注入哪个bean使用,所以就报错了。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Spring提供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Primary

  • @Qualifier

  • @Resource

方案一:使用@Primary注解(在被调用类中操作)

当存在多个相同类型的Bean注入时,加上@Primary注解,来确定默认的实现。

java 复制代码
@Primary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

方案二:使用@Qualifier注解(在调用类中操作)

指定当前要注入的bean对象。 在@Qualifier的value属性中,指定注入的bean的名称。 @Qualifier注解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合@Autowired使用。

java 复制代码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Qualifier("userServiceImpl")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方案三:使用@Resource注解(在调用类中操作)

是按照bean的名称进行注入。通过name属性指定要注入的bean的名称。

java 复制代码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Resource(name = "userServiceImpl")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面试题:@Autowird 与 @Resource的区别

  • @Autowired 是spring框架提供的注解,而@Resource是JDK提供的注解

  • @Autowired 默认是按照类型注入,而@Resource是按照名称注入

相关推荐
清风-云烟几秒前
使用redis-cli命令实现redis crud操作
java·linux·数据库·redis·spring·缓存·1024程序员节
安和昂9 分钟前
effective Objective—C 第三章笔记
java·c语言·笔记
四念处茫茫14 分钟前
【C语言系列】深入理解指针(2)
c语言·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
好像是个likun18 分钟前
spring Ioc 容器的简介和Bean之间的关系
java·后端·spring
LucianaiB20 分钟前
C语言之图像文件的属性
c语言·开发语言·microsoft·c语言之图像文件的属性
向着开发进攻20 分钟前
深入理解 Java 并发编程中的锁机制
java·开发语言
CURRY30_HJH25 分钟前
JAVA 使用反射比较对象属性的变化,记录修改日志。使用注解【策略模式】,来进行不同属性枚举值到中英文描述的切换,支持前端国际化。
java·开发语言
千千道28 分钟前
QT 中 UDP 的使用
开发语言·qt·udp
计算机-秋大田38 分钟前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电子点菜系统设计与实现(KLW+源码+讲解)
java·后端·微信小程序·小程序·课程设计
null_equals40 分钟前
你还在用idea吗
java·ide·intellij-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