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之云技术
声明!
学习视频来自B站up主 泷羽sec 有兴趣的师傅可以关注一下,如涉及侵权马上删除文章,笔记只是方便各位师傅的学习和探讨,文章所提到的网站以及内容,只做学习交流,其他均与本人以及泷羽sec团队无关,切勿触碰法律底线,否则后果自负!!!!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面连接进入b站主页B站泷羽sec
文章目录
- 基础之云技术
- 一、云架构介绍
- 二、云服务
- 三、云分类
- 四、共享责任模型
- 五、云架构
- 六、云架构设计
- 七、集成部署
- 八、云设计模式
- 九、安全控制
- 十、容器与云
- 十一、docker
- 十二、PODMAN
- 十三、容器的真相
- 十四、Kubernetes(k8s)
-
- 1.Kubernetes
- [2.Kubernetes 的核心概念](#2.Kubernetes 的核心概念)
- [3.安装 Kubernetes](#3.安装 Kubernetes)
- 十五、Git
-
- 1.Git
- [2.安装 Git](#2.安装 Git)
- [3.Git 的安全措施](#3.Git 的安全措施)
- 总结
一、云架构介绍
不管是防御系统还是进攻系统,强大的底层技术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只有了解底层技术,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构建防御体系。从进攻的角度讲,了解底层技术才能发现漏洞并开发出漏洞利用的方法。所以呢,攻击者和防御者都必须清楚对方的运作方式。
以前构建系统的时候,需要购买设备、租用数据中心机柜,然后搭建基础设施。随着处理器的不断进化,虚拟机出现了。它能把一台机器的资源分成多台机器来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变得更加灵活可拓展,实现了从裸机基础设施到虚拟化基础设施的转变。接着,容器化技术登场,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实现了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的虚拟交付。现在,我们把最新一代的基础设施称为"云",它可不是单一的技术哦,而是众多技术的集合。
二、云服务
云是一种 IT 基础设施系统,它将资源的创建抽象在容错、地理分布和可扩展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并以服务器的形式按需求交付能力,非常易于使用,可以自动创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等。云基础架构必须稳定,不能频繁出现中断。地理分布的云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容错能力,而且云必须能够快速扩展,以满足各种需求。
有很多公有云服务商,比如 Amazon Web Services(AWS)、Azure、Google(GCP),还有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等。组织可以使用 OpenStack 等工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搭建私有云,或者一部分业务运行在私有云中,一部分运行在公有云中。
三、云分类
-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就像提供建筑材料和工具,让你可以自己搭建房子。
- 平台即服务(PaaS):类似有了基本框架的房子,你只需进行装修和布置。
- 软件即服务(SaaS):直接给你一个装修好可以直接入住的房子。
四、共享责任模型
云服务在提供容错和扩展的同时,也在不同层面增加了安全性的模糊性。如果是 AWS 程序漏洞导致大量数据泄露,AWS 不承担责任。但如果 AWS 数据中心物理安全遭到破坏,客户数据被盗取,AWS 就得承担责任。
五、云架构
- 虚拟化:把一台机器的资源分成多台虚拟机器,多台裸机汇集形成资源集群,隔离资源的使用,灵活且可扩展资源池。它抽象了硬件安装过程,但仍有改进空间,并非专为云而生。技术栈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提升,促使了容器的出现。
- 容器:容器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空间,允许开发人员与堆栈各部分灵活交互,实现按需生成服务,提高网络抽象程度,方便应用迁移扩展,更高效地使用资源。系统管理和网络工程可以外包给其他公司。云是多种技术的集合。
六、云架构设计
- 组件选择:确定架构(这很难改),选择绑定或非绑定组件,可以自己开发、用开源的或者购买。云原生组件是为分布式系统设计的,CNCF 认证不是必须的,要安全编码,部分是开源的。
-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包括引导介质(Packer)、安装系统(Terraform)、自动配置(Ansible)、状态强制(Monit)。
七、集成部署
使用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管道来构建环境,包括测试、测量和扫描代码更改的自动化测试和部署(GitOps)。要做到有弹性可靠,即任何单点故障都有故障转移或其他机制,让业务能持续提供(这叫冗余)。全球负载均衡(GSLB,比如智能 DNS、GTM)能解决客户单访问的单点故障隐患。还要平衡控制,控制保护系统免受漏洞和内部攻击的组件,应平衡控制和可用性。
八、云设计模式
云架构设计不必从头开始,采用已检验的设计模式是最佳选择。
- 微服务架构:为松散耦合、模块化服务而设计,微服务协同工作完成整体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修改代码和重用,提高系统整体弹性和容错。大多数云利用微服务架构,云原生应用被构建充当微服务,便于水平扩展。安全优势是每个微服务应用强化、隔离,单一服务漏洞对整体系统影响小。缺点是调试更复杂,需要跨不同服务跟踪事务;性能可能有短板。
- 零信任架构:对资源的每个请求都需要验证来源已授权,然后授权短期访问(用令牌)。实现零信任架构的一种常见方法是 Open ID Connect(OIDC)联盟访问。授权处于活动状态时可以访问任何联合内服务。密码重置是针对零信任架构的常见攻击方式。
九、安全控制
- 网络控制:传统架构用防火墙实现网络控制,云环境网络抽象为 SDN、SD WAN。SDN 可以对不同的接口(如 API 或 GUI)设置网络规则。通过 mTLS 不仅能加密流量,还能对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有证书才能访问微服务。不正确的访问管理可导致权限提升,甚至破坏整个基础设施。现代访问管理系统多使用令牌进行访问控制,提供对服务的短时访问权。JWT 通常用于访问云端资源,伪造和破解密码是常见攻击手段。另一种类型的权限控制机制是强制访问控制 MAC。
- 身份管理:企业通常用 AD、LDAP 进行身份管理。AWS IAM 是身份和访问管理的公共云服务。Google 联盟认证 OIDC 经常用于 2FA。云身份提供者(IdP)作为真实身份来源,是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比如 Azure AD。
十、容器与云
虚拟化中每个 VM 需要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大大增加了总体开销。容器化是更现代的架构,容器共享内核与硬件,更快、更小、更高效。容器是对虚拟化的补充,而非取代。容器的系统开销更小,可以进一步分离应用组件,比如搜索、登录、查询、订单功能分开。容器使用映像作为模板生成,映像相当于计算机硬盘。容器使用不同发行版文件加载内核,运行容器。
十一、docker
1.安装
首先检查系统的更新:sudo apt-get install
下载docker: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一开始下的时候忘记截图了)
检查docker是否安装成功:docker -v
这样就是安装成功,建议把kali进行换源后下载,不然下载速度很慢。
在sources.list文件中注释掉原来的源,然后换上相应的源即可,我换的清华源
清华大学Kali镜像源
deb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kali kali-roll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kali kali-roll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2.启用Docker
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
没有错误信息则启用成功,也可以用以下代码进行检验是否启用成功:
sudo docker ps
这样则是启用成功。
3.Docker配置中国镜像源
1.首先进入root权限:sudo -s
2.进入配置文件:vim /etc/docker/daemon.json
3.将以下代码粘贴进去进行换源:
{
"registry-mirrors": [
"https://5tqw56kt.mirror.aliyuncs.com",
"https://docker.hpcloud.cloud",
"https://docker.m.daocloud.io",
"https://docker.1panel.live",
"http://mirrors.ustc.edu.cn",
"https://docker.chenby.cn",
"https://docker.ckyl.me",
"http://mirror.azure.cn",
"https://hub.rat.dev"
]
}
esc+冒号+wq!进行保存,如提示你没有写的权限则是为进入到root权限。
4.Docker安装Centos7
拉取Centos的Docker官方镜像:
sudo docker pull centos:7
运行一个基于centos7镜像的容器:
sudo docker run -it --name my_centos7 centos:7 /bin/bash
sudo docker run -d --name my_centos7 centos:7 /bin/bash
两个命令都会创建,exit退出后依然存在
-it 选项允许你交互式的运行容器,会占用终端。或者-d选项(Detached,分离模式),容器就会在后台启动运行,不会占用终端。
--name my_centos7 给容器命名为my_centos7.
/bin/bash 启动容器后执行的命令,这里启动bash让你能羽容器交互.
centos:7 指定使用的镜像.
输入exit就会退出容器.
docker start my_centos7 重开容器
docker exec -it my_centos7 bash 就可以重新进入容器
5.容器与云
创建Apache容器后台运行
docker container run -d --rm -p 8080:80 httpd
第一次运行镜像的容器时都会有Unable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因为本来就没有,所以需要Docker去网上pull
使用curl命令检查搭建是否成功
curl localhost:8080
存在回显,有具体标签,表示搭建成功
6.Docker常用命令
查看所有正在运行的容器:
docker container ls
查看所有以及创建的容器:
docker ps -a
查看特定容器的具体信息:
docker top <container_name or _id>
登录后台运行的容器:
docker exec -it my_centos7 bash
停止容器:
docker container stop my_centos7
挂载宿主机目录:
docker container run -d --rm -p 8080:80 -v /home/user/webroot/:/user/local/apache2/htdocs/ httpd
-d(Detached,分离模式),容器就会在后台启动运行,不会占用终端。
--rm 设置容器在退出时自动删除
-v /home/user/webroot/:/user/local/apache2/htdocs/ 进行目录挂载,左边的/home/user/webroot/是宿主机上的一个目录,右边的/user/local/apache2/htdocs/是容器内httpd服务器存放网页文档的默认目录
httpd部分 指定要运行的容器所基于的镜像名称
侦听宿主机80端口
docker container run -d --rm --network host -v /home/user/webroot/:/usr/local/apache2/htdocs/ httpd
--network host 将主机的网络模式设置为host模式
十二、PODMAN
Podman 是 Docker 的替代产品,无守护进程。
"sudo podman run -d --r-m --network host httpd":运行容器(不加sudo启动报错,默认禁止侦听1024以下端口)。
"podman pod create --name wha":创建空 pod。
"podman run -d --pod wha httpd":在 pod 中运行容器。
"podman run -pod wha -it alpine/curl /bin/asho":在 pod 中运行可找东西的工具并互动。
大部分容器化过程都采用开放容器计划(OCI)标准,所以 Podman 和 Docker 可互操作
十三、容器的真相
Linux 没有单一被称为"容器"的特性。实际上,"容器"是阻止进程访问其他进程和资源的特性组合,发生在内核级别,可以控制其限制级别。
容器的历史:
197x 年代引入 chroot,可以指示进程的新根目录,但不完美。命名空间可实现每个进程分离网络、进程和其他命名空间。
1999 年 FreeBSD 发布 Jails,在 chroot 之上提供更多限制(Linux 不支持)。
2002 年引入命名空间,分离内核资源。
2006 年谷歌引入进程容器,后被称为 cgroup,可限制特定进程的内存和 CPU 资源。结合 cgroup 和命名空间发布了 Linux 容器(LXC)项目。
Linux 中有八种用户命名空间:挂载、进程 ID、网络、进程间通信、UTS、用户 ID、控制组、时间、syslog。
十四、Kubernetes(k8s)
1.Kubernetes
通常简称为 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它可以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在多个服务器上高效运行容器,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2.Kubernetes 的核心概念
1. Pod:是 Kubernetes 中最小的可部署单元,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这些容器共享网络命名空间和存储卷,一起被调度和管理。
2. Deployment:用于管理 Pod 的副本数量和更新策略,确保应用始终保持指定数量的副本在运行,可实现滚动更新等功能。
3. Service:定义一组 Pod 的访问方式,提供稳定的 IP 地址和端口,让外部可以访问到一组 Pod。
4. Node:是 Kubernetes 中的工作节点,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每个 Node 上运行着 Kubelet 和容器运行时,负责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
3.安装 Kubernetes
1. 安装 Minikube(用于本地开发的 Kubernetes 环境):下载安装包,根据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版本,按照安装向导进行操作。
2. 启动 Minikube:打开终端,运行"minikube start"命令。
部署应用到 Kubernetes
1. 创建一个 Deployment:"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 nginx --image=nginx",部署 Nginx 服务器。
2. 查看 Deployment:"kubectl get deployments"。
3. 创建一个 Service:"kubectl expose deployment nginx --port=80 --type=NodePort",让外部访问 Nginx 服务器。
4. 查看 Service:"kubectl get services"。
访问应用
在 Service 信息中找到 NodePort 的端口号,使用"<Minikube IP>:<NodePort>"在浏览器中访问 Nginx 服务器。
扩展应用
1. 扩展 Deployment 的副本数量:"kubectl scale deployment nginx --replicas=3"。
2. 查看副本数量:"kubectl get deployments"。
更新应用
1. 更新 Deployment 的镜像:"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nginx nginx=new-image:version"。
2. 查看更新进度:"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nginx"。
十五、Git
1.Git
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于跟踪文件的变化,方便团队协作开发软件项目。可以记录文件的历史版本,允许开发者在不同版本之间切换,并且可以合并多个开发者的修改。
2.安装 Git
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安装方法不同:
- Windows:从 Git 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程序进行安装。
- macOS:使用 Homebrew 等包管理器安装 Git。
- Linux:通过系统的包管理器安装 Git,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git"。
3.Git 的安全措施
1. 保护 Git 仓库很重要,因为它通常包含项目的源代码和敏感信息。
2. 使用强密码,为 Git 远程仓库设置强密码,避免简单或常用密码。
3. 限制访问权限,只授予必要人员访问权限,可使用 Git 提供的权限管理功能或第三方工具。
4. 避免提交敏感信息,若不小心提交,可使用"git rm --cached <文件名>"从暂存区删除,然后"git commit --amend"修改上一次提交。创建".gitignore"文件,列出不需要被跟踪的文件和目录。
5. 确保与 Git 远程仓库的通信是加密的,可以使用 SSH 或 HTTPS 协议进行通信。
6.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 Git 仓库的安全性,包括权限设置、敏感信息泄露等,可使用第三方工具。
7. 定期备份 Git 仓库,防止数据丢失,可以使用 Git 的备份工具或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中。
8. 克隆仓库:"git clone <远程仓库地址>"。
9. 处理冲突:当多个开发者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时,可能会出现冲突,在合并分支时需要手动解决冲突,然后提交更改。
10. 创建分支:"git branch <分支名>"。
11. 切换分支:"git checkout <分支名>"。
12. 合并分支:在一个分支上完成工作后,可将其合并到另一个分支。先切换到目标分支,然后使用"git merge <源分支名>"命令进行合并。
13. 初始化仓库:"git init"。
14. 添加文件:"git add <文件名>"或"git add."。
15. 提交更改:"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16. 查看状态:"git status"。
17. 查看历史记录:"git log"。
总结
不管是防御系统还是进攻系统,强大的底层技术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复现许多有趣的实验。切勿触碰法律底线,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