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学习笔记】模糊综合评价

声明:以下笔记中的图片均来自"数学建模学习交流"清风老师的课程ppt,仅用作学习交流使用

模糊综合评价

文章目录

模糊数学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发表的论文"Fuzzy sets"标志模糊数学诞生。模糊数学又称Fuzzy 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种数学理论和方法。由于模糊性概念已经找到了模糊集的描述方式,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评价、推理、决策和控制的过程也可以用模糊性数学的方法来描述。

经典集合和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

经典集合和特征函数

集合 :既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的集体 互斥性 确定性 非此即彼
特征函数 : f A : ℧ → { 0 , 1 } f_A: \mho \to \{0,1\} fA:℧→{0,1}
℧ \mho ℧: 论域 (我们感兴趣的一些对象的集合); f A f_A fA表示A集合的特征函数

举例: ℧ \mho ℧为全班成绩的集合, A A A为成绩及格的集合
f A = { 1 , x ∈ A ( x ≥ 60 ) 0 , x ∉ A ( x < 60 ) ∀ x ∈ ℧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f_A &= \left\{ \begin{array}{rl} 1, & x\in A & (x\geq 60)\\ 0, & x\notin A & (x<60) \\ \end{array} \right. &&& \forall x \in \mho \end{aligned} \end{equation} fA={1,0,x∈Ax∈/A(x≥60)(x<60)∀x∈℧

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

模糊集合 :用来描述模糊性概念的集合 承认亦此亦彼
隶属函数 : u A : ℧ → [ 0 , 1 ] u_A: \mho \to [0,1] uA:℧→[0,1]

举例: ℧ \mho ℧为一群人年龄的集合, A A A="年轻"

u A = { 1 , 0 < x < 20 40 − x 20 , 20 ≤ x ≤ 40 0 , x > 40 ∀ x ∈ ℧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u_A &= \left\{ \begin{array}{rl} 1, & 0<x<20\\ \frac{40-x}{20}, & 20 \leq x \leq 40 \\ 0, & x>40 \\ \end{array} \right. &&& \forall x \in \mho \end{aligned} \end{equation} uA=⎩ ⎨ ⎧1,2040−x,0,0<x<2020≤x≤40x>40∀x∈℧

对于 ℧ \mho ℧中的每一个元素,均对应A中的一个隶属度,介于 [ 0 , 1 ] [0,1] [0,1],越大表示越属于这种集合。

模糊集合的分类
  • 偏小型:年轻 冷
  • 中间型:中年 暖
  • 偏大型:老年 热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 模糊统计法
  • 需要设计发放问卷,在实际研究中用的比较多,但是数模比赛中用的少
  • 原理:找多个人对同一个模糊概念进行描述,用隶属频率定义隶属度。

例:定义"年轻人"的隶属函数

  1. 定义人的年龄的论域 ℧ \mho ℧,调查n个人
  2. 让这n个人仔细考虑好"年轻"的含义后,给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年龄区间
  3. 对于任意一个确定的年龄,例如25,若这n个人中有m个人的年龄区间包含25,则称 m n \frac{m}{n} nm为25岁对于"年轻"的隶属频率
  4. 依次类推,我们可以找出所有年龄对于"年轻"的隶属频率
  5. 若n很大时,隶属频率会趋于稳定,此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隶属度,进而得到隶属函数
方法二 借助已有的客观尺度
  • 需要有合适的指标,并能收集到数据

例如:

论域 模糊集 隶属度
设备 设备完好 设备完好率
产品 质量稳定 正品率
家庭 小康家庭 恩格尔系数

这里找的指标如果范围超过隶属函数的值域,则需要归一化

方法三 指派法(最常用)
  • 根据问题的性质直接套用某些分布作为隶属函数,主观性较强

其中最最常用的是梯形分布

例:试用柯西分布确定"年轻"的隶属函数

"年轻"是偏小型,对应的柯西分布为
A ( x ) = { 1 , x ≤ a 1 1 + α ( x − a ) β , x > a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A(x) &= \left\{ \begin{array}{rl} 1, & x \leq a\\ \frac{1}{1+\alpha (x-a) \beta }, & x >a \\ \end{array} \right. \end{aligned} \end{equation} A(x)={1,1+α(x−a)β1,x≤ax>a

这里有三个未知参数: a , α , β a, \alpha, \beta a,α,β

根据生活经验或别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令 a = 20 , A ( 30 ) = 0.5 a=20, A(30)=0.5 a=20,A(30)=0.5, β \beta β在指数部分,我们一般倾向于简化模型,则 β \beta β可取1或2,此处我们令 β = 2 \beta =2 β=2,可以解得 α = 0.01 \alpha =0.01 α=0.01

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问题概述

模糊评价问题解决以下两种问题:

  • 将论域中的一个对象指定评语集中的一个评语
  • 将方案作为评语集并选一个最终方案

模糊综合评价中引入了三个集合:

  • 因素集 (评价指标集) U = { u 1 , u 2 , . . . , , u n } U=\{u_1,u_2,...,,u_n\} U={u1,u2,...,,un} eg:专业排名、课外实践、志愿服务、竞赛成绩
  • 评语集 (评价的结果) V = { v 1 , v 2 , . . . , v m } V=\{v_1,v_2,...,v_m\} V={v1,v2,...,vm} eg:优、良、差
  • 权重集 (指标的权重) A = { a 1 , a 2 , . . . , a n } A=\{a_1,a_2,...,a_n\} A={a1,a2,...,an} eg:0.1, 0.5, 0.2, 0.3

权重与因素一一对应,有n个元素,m为评语集的元素个数,n,m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适用于指标较少的考核,且指标间的独立性较强

第一步 确定三个集合

确定权重的方法:无数据:层次分析法;有数据:熵权法

第二步 确定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对指标 u i u_i ui来说,对各个评语的隶属度为 V V V上的模糊子集。

对指标 u i u_i ui的评判记为 R i = [ r i 1 , r i 2 , . . . , r i m ] R_i=[r_{i1},r_{i2},...,r_{im}] Ri=[ri1,ri2,...,rim]

则各个指标的模糊综合判断矩阵为
R = [ r 11 r 12 ⋯ r 1 m r 21 r 22 ⋯ r 2 m ⋮ ⋮ ⋱ ⋮ r n 1 r n 2 ⋯ r n m ] R= \begin{bmatrix} r_{11} & r_{12} & \cdots & r_{1m} \\ r_{21} & r_{22} & \cdots & r_{2m}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r_{n1} & r_{n2} & \cdots & r_{nm} \end{bmatrix} R= r11r21⋮rn1r12r22⋮rn2⋯⋯⋱⋯r1mr2m⋮rnm

这是一个从 U U U到 V V V的模糊关系矩阵

第三步 综合评判

模糊变换 T R : F ( U ) → F ( V ) T_R:F(U) \to F(V) TR:F(U)→F(V)

由此变换可得到综合评判结果
B 1 × m = A 1 × n ⋅ R n × m B_{1 \times m} = A_{1 \times n} \cdot R_{n \times m} B1×m=A1×n⋅Rn×m

最终取数值最大的评语作为综合评判结果。

例:某单位对员工的年终综合评定
例:某露天煤矿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因素中指标较多,可以对其进行归类之后简化计算。一般有二级、三级模糊评价,四级及以上太复杂了,基本不会出现。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实际上就是拆分成两个一级模糊综评的步骤进行

  • 划分因素集 确定三集
    第一级因素集 U = { U 1 , U 2 , . . . , U k } U =\{U_1,U_2,...,U_k\} U={U1,U2,...,Uk}
    第二级因素集 U i = { u 1 ( i ) , u 2 ( i ) , . . . , u n i ( i ) } U_i=\{u^{(i)}_1,u^{(i)}2,...,u^{(i)}{n_i}\} Ui={u1(i),u2(i),...,uni(i)}
  • 对第二级因素集进行评判
    得到第二级综合评判矩阵
    R i = [ r 11 ( i ) r 12 ( i ) ⋯ r 1 m ( i ) r 21 ( i ) r 22 ( i ) ⋯ r 2 m ( i ) ⋮ ⋮ ⋱ ⋮ r n i 1 ( i ) r n i 2 ( i ) ⋯ r n i m ( i ) ] R_i= \begin{bmatrix} r_{11}^{(i)} & r_{12}^{(i)} & \cdots & r_{1m}^{(i)} \\ r_{21}^{(i)} & r_{22}^{(i)} & \cdots & r_{2m}^{(i)}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r_{n_i1}^{(i)} & r_{n_i2}^{(i)} & \cdots & r_{n_im}^{(i)} \end{bmatrix} Ri= r11(i)r21(i)⋮rni1(i)r12(i)r22(i)⋮rni2(i)⋯⋯⋱⋯r1m(i)r2m(i)⋮rnim(i)
    若对于第二级因素集 U i = { u 1 ( i ) , u 2 ( i ) , . . . , u n i ( i ) } U_i=\{u^{(i)}_1,u^{(i)}2,...,u^{(i)}{n_i}\} Ui={u1(i),u2(i),...,uni(i)} 的权重为 A i = { A 1 ( i ) , A 2 ( i ) , . . . , A n i ( i ) } A_i=\{A^{(i)}_1,A^{(i)}2,...,A^{(i)}{n_i}\} Ai={A1(i),A2(i),...,Ani(i)},
    则综合评判为 B i = A i × R i ( i = 1 , 2 , . . . , k ) B_i=A_i \times R_i \ \ \ \ \ \ \ \ (i=1,2,...,k) Bi=Ai×Ri (i=1,2,...,k)
  • 对第一级因素集进行评判
    由上一步得到的 B i B_i Bi可得第一级综合评判矩阵
    R = [ B 1 B 2 ⋮ B k ] R= \begin{bmatrix} B_{1} \\ B_{2} \\ \vdots \\ B_{k} \end{bmatrix} R= B1B2⋮Bk
    若对于第二级因素集 U = { U 1 , U 2 , . . . , U k } U =\{U_1,U_2,...,U_k\} U={U1,U2,...,Uk} 的权重为 A = { A 1 , A 2 , . . . , A k } A =\{A_1,A_2,...,A_k\} A={A1,A2,...,Ak}
    则综合评判为 B = A × R B = A \times R B=A×R
  •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相应评语或等级
例:评价学生表现并作为奖学金评判标准

因素集 U { 学习成绩 U 1 { 专业课成绩 u 1 ( 1 ) 非专业课成绩 u 2 ( 1 ) 竞赛成绩 U 2 { 国家级竞赛成绩 u 1 ( 2 ) 省级竞赛成绩 u 2 ( 2 ) 校级竞赛成绩 u 3 ( 2 ) 个人荣誉 U 3 { 国家级荣誉奖项 u 1 ( 3 ) 省级荣誉奖项 u 2 ( 3 ) 校级荣誉奖项 u 3 ( 3 ) 志愿服务 U 4 { 志愿服务时长 u 1 ( 4 ) 因素集U\left\{ \begin{array}{ll} 学习成绩U_1\left\{ \begin{array}{ll} 专业课成绩u^{(1)}_1 \\ 非专业课成绩u^{(1)}_2 \end{array} \right.\\\\ 竞赛成绩U_2\left\{ \begin{array}{ll} 国家级竞赛成绩 u^{(2)}_1\\ 省级竞赛成绩 u^{(2)}_2\\ 校级竞赛成绩 u^{(2)}_3 \end{array} \right.\\\\ 个人荣誉U_3\left\{ \begin{array}{ll} 国家级荣誉奖项u^{(3)}_1\\ 省级荣誉奖项u^{(3)}_2 \\ 校级荣誉奖项u^{(3)}_3 \end{array} \right.\\ \\ 志愿服务U_4\left\{ \begin{array}{ll} 志愿服务时长u^{(4)}_1 \end{array} \right.\\ \end{array} \right. 因素集U⎩ ⎨ ⎧学习成绩U1{专业课成绩u1(1)非专业课成绩u2(1)竞赛成绩U2⎩ ⎨ ⎧国家级竞赛成绩u1(2)省级竞赛成绩u2(2)校级竞赛成绩u3(2)个人荣誉U3⎩ ⎨ ⎧国家级荣誉奖项u1(3)省级荣誉奖项u2(3)校级荣誉奖项u3(3)志愿服务U4{志愿服务时长u1(4)

评语集 V = { 一等奖学金 V 1 ,二等奖学金 V 2 ,无奖学金 V 3 } V=\{一等奖学金V_1,二等奖学金V_2,无奖学金V_3\} V={一等奖学金V1,二等奖学金V2,无奖学金V3}

假设我们通过投票(模糊统计法)得到
R 1 = [ 0.8 0.2 0 0.7 0.3 0 ] R_1= \begin{bmatrix} 0.8 & 0.2 & 0 \\ 0.7 & 0.3 & 0 \\ \end{bmatrix} R1=[0.80.70.20.300]

又由已知
A 1 = [ 0.6 0.4 ] A_1= \begin{bmatrix} 0.6 & 0.4 \end{bmatrix} A1=[0.60.4]

可得
B 1 = A 1 × R 1 = [ 0.6 0.4 ] B_1=A_1 \times R_1 = \begin{bmatrix} 0.6 & 0.4 \end{bmatrix} B1=A1×R1=[0.60.4]

以此类推可得所有 B i B_i Bi

最终我们可以构造
R = [ B 1 B 2 B 3 B 4 ] = [ 0.76 0.24 0 0.15 0.27 0.58 0.4 0.2 0.4 0.1 0.8 0.1 ] R= \begin{bmatrix} B_1\\B_2\\B_3\\B_4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0.76 & 0.24 & 0\\ 0.15 & 0.27 & 0.58 \\ 0.4 & 0.2 &0.4\\ 0.1 & 0.8 & 0.1 \end{bmatrix} R= B1B2B3B4 = 0.760.150.40.10.240.270.20.800.580.40.1

又由于
A = [ 0.4 0.3 0.2 0.1 ] A= \begin{bmatrix} 0.4 & 0.3 &0.2 &0.1 \end{bmatrix} A=[0.40.30.20.1]


R = A × R = [ 0.439 0.297 0.264 ] R= A \times R= \begin{bmatrix} 0.439 &0.297 &0.264 \end{bmatrix} R=A×R=[0.4390.2970.264]

由于0.439最大,则该同学获得一等奖学金的隶属度最大,所以该同学应评为一等奖学金。

若一等奖学金名额有限,应该如何分配?选择一等奖学金隶属度最大的三位同学。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一道例题

相关推荐
cdut_suye2 分钟前
踏浪而行,2024年技术创作的星光轨迹
经验分享·笔记·学习方法·热榜·博客之星·学习历程·回顾2024
百流25 分钟前
scala文件编译相关理解
开发语言·学习·scala
胡萝卜不甜2 小时前
数学建模论文通用模板(细节方法二)
数学建模
雁于飞2 小时前
c语言贪吃蛇(极简版,基本能玩)
c语言·开发语言·笔记·学习·其他·课程设计·大作业
梅见十柒2 小时前
计算机系统原理:一些断言
经验分享·笔记
青椒大仙KI113 小时前
25/1/21 算法笔记<ROS2> 服务通信,参数
笔记
bohu8311 小时前
OpenCV笔记3-图像修复
笔记·opencv·图像修复·亮度增强·图片磨皮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11 小时前
ISIS基础知识
网络·网络协议·学习·智能路由器·信息与通信
doubt。12 小时前
【BUUCTF】[RCTF2015]EasySQL1
网络·数据库·笔记·mysql·安全·web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