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D卡概述
SD存储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由于它体积小、数据传输速度快、可热插拔等优良的特性,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外语缩写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
SD卡是由松下电器、东芝和SanDisk联合推出,1999年8月发布。SD卡的数据传送和物理规范由MMC发展而来,大小和MMC卡差不多,尺寸为32mm x 24mm x 2.1mm。长宽和MMC卡一样,只是比MMC卡厚了0.7mm,以容纳更大容量的存贮单元。S与 MMC 卡保持着向上的兼容,MMC卡可以被新的SD设备存取,兼容性则取决于应用软件,但SD卡却不可以被MMC设备存取。
1、SD卡介绍
SD卡外形如下:

·
机械式写保护开关介绍:上图可以看到黄色的滑块就是写保护开关,曾拆解过,内部没有和卡内的任何地方关联,只是摆在这里起"位置指示作用"。当这个黄色的滑块处于 "非LOCK" 位置时(现在图片上的位置),插入读卡器中,读卡器中有一个簧片开关被这个黄色的突起"顶起"保证连通,此时就告诉读卡器:这张卡是可以读写的。当滑块至于"LOCK"位置时,原有的位置就成了"下凹"区,不能触动相应开关,也就会告诉读卡器,这张卡只能读不能写了。
SD卡速度等级:

SD2.0的规范中对SD卡的速度分级方法是: 普通卡 和 高速卡 的速率定义为Class2、Class4、Class6 和Class 10 四个等级。SD3.01规范被称为超高速卡, 速率定义为UHS-I和UHS-II。其各个速率等级规定了SD卡的写入速度范围。
SD卡容量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容量等级可向下兼容,且磁盘所需的文件系统管理方式要求不相同。
2、micro SD卡---TF卡
微型SD卡,可配合SD卡托使用。外形体积小,相比于SD卡,减少一个引脚。
3、SD卡内部结构简介
SD卡是基于FLASH存储介质的存储器件,其内部使用卡内智能控制模块进行FLASH操作控制,包括协议、安全算法、数据存取、ECC算法、缺陷处理和分析、电源管理、时钟管理。通过这种集成,简化了开发人员的开发流程,直接通过SDIO接口或SPI接口实现对SD卡的操作,大大提高开发效率。SD卡内部结构如下所示。

二、SD卡硬件基础
1、SD卡引脚
引脚定义分为SDIO和SPI接口两种定义方式:


2、TF卡引脚定义

3、TF卡内部寄存器










4、SDIO模式命令集


5、SPI模式命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