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布式系统中,etcd 的一致性与高效性得益于其强大的 Raft 协议模块。而 processInternalRaftRequestOnce
是 etcd 服务器处理内部 Raft 请求的核心方法之一。本文将从源码角度解析这个方法的逻辑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etcd 的内部实现。
方法源码
go
func (s *EtcdServer) processInternalRaftRequestOnce(ctx context.Context, r pb.InternalRaftRequest) (*applyResult, error) {
ai := s.getAppliedIndex()
ci := s.getCommittedIndex()
if ci > ai+maxGapBetweenApplyAndCommitIndex {
return nil, ErrTooManyRequests
}
r.Header = &pb.RequestHeader{
ID: s.reqIDGen.Next(),
}
// check authinfo if it is not InternalAuthenticateRequest
if r.Authenticate == nil {
authInfo, err := s.AuthInfoFromCtx(ctx)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if authInfo != nil {
r.Header.Username = authInfo.Username
r.Header.AuthRevision = authInfo.Revision
}
}
data, err := r.Marshal()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if len(data) > int(s.Cfg.MaxRequestBytes) {
return nil, ErrRequestTooLarge
}
id := r.ID
if id == 0 {
id = r.Header.ID
}
ch := s.w.Register(id)
c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tx, s.Cfg.ReqTimeout())
defer cancel()
start := time.Now()
err = s.r.Propose(cctx, data)
if err != nil {
proposalsFailed.Inc()
s.w.Trigger(id, nil) // GC wait
return nil, err
}
proposalsPending.Inc()
defer proposalsPending.Dec()
select {
case x := <-ch:
return x.(*applyResult), nil
case <-cctx.Done():
proposalsFailed.Inc()
s.w.Trigger(id, nil) // GC wait
return nil, s.parseProposeCtxErr(cctx.Err(), start)
case <-s.done:
return nil, ErrStopped
}
}
方法解析
1. 校验状态与索引
go
ai := s.getAppliedIndex()
ci := s.getCommittedIndex()
if ci > ai+maxGapBetweenApplyAndCommitIndex {
return nil, ErrTooManyRequests
}
getAppliedIndex
和 getCommittedIndex
分别获取当前节点的已应用索引和已提交索引。如果两者的差值过大,说明节点存在过多未应用的日志条目,可能导致性能问题,因此直接返回错误。
maxGapBetweenApplyAndCommitIndex
:定义了允许的最大索引差距。- 防止机制:避免提交速度过快导致内存积压。
2. 生成请求头
go
r.Header = &pb.RequestHeader{
ID: s.reqIDGen.Next(),
}
每个请求分配一个唯一的 ID
,以便后续跟踪和处理。
3. 身份验证检查
go
if r.Authenticate == nil {
authInfo, err := s.AuthInfoFromCtx(ctx)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if authInfo != nil {
r.Header.Username = authInfo.Username
r.Header.AuthRevision = authInfo.Revision
}
}
- 目的:除认证请求外,其他请求需要验证用户身份。
- 逻辑 :
- 调用
AuthInfoFromCtx
从上下文中提取用户身份。 - 将身份信息写入请求头,供后续处理。
- 调用
4. 请求大小检查
go
if len(data) > int(s.Cfg.MaxRequestBytes) {
return nil, ErrRequestTooLarge
}
- 目的:防止超大请求导致内存或网络问题。
- 机制:检查请求序列化后的大小是否超过配置的最大限制。
5. 注册请求等待通道
go
id := r.ID
if id == 0 {
id = r.Header.ID
}
ch := s.w.Register(id)
- 注册通道 :使用请求
ID
在s.w
(wait 组件)中注册一个等待通道,用于异步获取结果。
6. 发起 Raft 提案
go
c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tx, s.Cfg.ReqTimeout())
defer cancel()
start := time.Now()
err = s.r.Propose(cctx, data)
- 发起提案 :调用
s.r.Propose
将请求数据交给 Raft 模块进行分布式一致性处理。 - 超时控制 :通过
Context.WithTimeout
设置提案的最大执行时间,避免长期阻塞。 - 错误处理:如果提案失败,增加失败计数,并触发通道清理。
7. 等待提案结果
go
select {
case x := <-ch:
return x.(*applyResult), nil
case <-cctx.Done():
proposalsFailed.Inc()
s.w.Trigger(id, nil) // GC wait
return nil, s.parseProposeCtxErr(cctx.Err(), start)
case <-s.done:
return nil, ErrStopped
}
- 等待逻辑 :
- 通道
ch
:正常返回应用结果。 - 上下文超时:处理超时错误,并清理等待通道。
- 服务关闭:直接返回停止错误。
- 通道
- 触发机制 :使用
Trigger
清理通道,避免资源泄露。
8. 性能指标统计
proposalsPending.Inc()
:增加当前挂起的提案计数。proposalsFailed.Inc()
:统计失败提案次数。
关键逻辑总结
processInternalRaftRequestOnce
方法的核心逻辑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预检查:检查索引状态、请求大小和用户认证。
- 请求处理:序列化请求并将其提交到 Raft 模块。
- 结果等待:通过通道或超时控制获取提案的处理结果。
流程图
超出限制 正常 超出限制 正常 正常 超时 服务关闭 收到内部请求 检查已应用索引与已提交索引 返回 ErrTooManyRequests 生成请求头并检查认证信息 检查请求大小 返回 ErrRequestTooLarge 注册等待通道 调用 Raft 提案 等待结果 返回提案结果 返回超时错误 返回 ErrStopped
zz总结
processInternalRaftRequestOnce
是 etcd 服务端处理内部 Raft 请求的重要方法,它结合了请求校验、身份认证、Raft 提案以及结果返回的完整逻辑链条。理解其实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掌握 etcd 的核心一致性协议和服务端处理流程。